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20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尤其涉及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


背景技术:

2.洗碗机现已成为厨用电器的主流产品,客户人群不断扩大,对于洗碗机的各细节的丰富体验,也成为购买洗碗机的一个重点考虑因素。
3.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的下水管道上通常会设置一个回水弯,防止下水道的异味返回洗碗机或水槽,避免洗碗机内部也有异味,污染已经洗涤完成的餐具。但在洗碗机洗涤完毕后,排出的废水残留在回水弯内,若后续未使用水槽排水,则废水产生的异味将会返回洗碗机内部,或通过水槽散发,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避免现有水槽式洗碗机清洗完毕后,废水残留在回水弯内异味返回水槽及洗碗机内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包括洗碗机、水槽、连接于水槽的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为软管,所述下水管依次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呈s型的回水弯结构;所述洗碗机包括主控板,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下水管在水槽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设有异味传感器;所述移动装置用于纵向移动所述第二弯折部。
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垂直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移动轴与所述第二弯折部驱动连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安装板。
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电机和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上点位开关和下点位开关,所述移动轴的端部设有相适配的触发开关。
1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设有抵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内弯处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1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洗碗机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下水管连通。
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移动轴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夹持部。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通过异味传感器检测下水管的异味值,并反馈至主控板,当异味值大于预设值,主控板控制移动装置带动下水管移动下
放至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平齐或低于第一弯折部,以排出回水弯内的废水,并开启进水阀和出水阀以对其进行冲洗,在冲洗后下水管复位再注入清水至回水弯;本结构的设置成本低,对各用户的应用环境适应性强,有效解决了洗碗机废水排出后异味返回的问题,避免取用厨具、或使用时闻到异味产生的不适感,丰富产品细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装置下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序号及名称:1、洗碗机 11、出水管 2、水槽 3、下水管 31、第一弯折部 32、第二弯折部 4、移动装置 41、导轨 42、移动轴 43、齿条 44、电机 45、齿轮 46、触发开关 47、夹持部 5、安装板 51、上点位开关 52、下点位开关 53、限位柱 6、异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参考图1至图2,包括洗碗机1、水槽2、连接于水槽2的下水管3;下水管3为软管,下水管3依次包括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形成呈s型的回水弯结构;洗碗机1包括主控板,第二弯折部32上设有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移动装置4,下水管3在水槽2与第一弯折部31之间设有异味传感器6;移动装置4用于纵向移动第二弯折部32。
18.其中,洗碗机1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洗碗机1包括出水管11,出水管11与下水管3连通,该出水管11与下水管3连通,且连接位置为第一弯折部31的上方。
19.本洗碗机的工作原理是:由异味传感器6检测下水管3的异味值,并反馈至主控板,当异味值大于预设值,主控板控制移动装置4带动下水管3移动下放至第一弯折部31与第二弯折部32平齐或低于第一弯折部31,以排出回水弯内的废水,并开启进水阀和出水阀以对其进行冲洗,在冲洗后下水管3复位再注入清水至回水弯;本结构的设置成本低,对各用户的应用环境适应性强,有效解决了洗碗机废水排出后异味返回的问题,避免取用厨具、或使用时闻到异味产生的不适感,丰富产品细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0.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移动装置4包括垂直设置的导轨41,导轨41上设有可在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轴42,移动轴42的一侧设有齿条43,移动轴42与第二弯折部32驱动连接;包括电机44,电机44驱动连接有与齿条43啮合的齿轮45,电机44与主控板电连接,洗碗机1的主控板控制电机44转动以驱动移动轴42带动第二弯折部32下移至预设位置。其中,该预设位置为第二弯折部32与第一弯折部31基本平齐或低于第一弯折部31的位置,此时回水弯结构消失,下水管3内的废水下排。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为移动装置4的一实施方案,其他实施例中,应当综合考虑设置成本、设置空间等进行设置。
22.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还包括安装板5,电机44和导轨41安装于安装板5,便于拆装、维修;安装板5上还设有与主控板电连接的上点位开关51和下点位开关52,移动轴42的端部设有相适配的触发开关46,移动轴42下移至预设位置时,触发开关46与下点位开关52接触导通,洗碗机1接收开关信号后反馈至电机44停止运转;同理,移动轴42于初始
位置时,触发开关46与上点位开关51接触导通,实现智能化控制。
23.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第一弯折部31上设有抵接于第一弯折部31的内弯处的限位柱53,限位柱53安装于安装板5;本下水管3的回水弯部分为软管,通过移动装置4及限位柱53配合,上移时限位柱53限制第一弯折部31移动,第二弯折部32继续上移,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回水弯结构;下移第二弯折部32时,在重力作用下,下水管3形成偏向下的通畅的管路。
24.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移动轴42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固定第二弯折部32的夹持部4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固定方式。
25.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进行的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碗机、水槽、连接于水槽的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为软管,所述下水管依次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呈s型的回水弯结构;所述洗碗机包括主控板,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下水管在水槽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设有异味传感器;所述移动装置用于纵向移动所述第二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垂直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移动轴与所述第二弯折部驱动连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上点位开关和下点位开关,所述移动轴的端部设有相适配的触发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设有抵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内弯处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洗碗机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下水管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夹持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回水异味的水槽式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水槽、连接于水槽的下水管;下水管依次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其形成呈S型的回水弯结构;第二弯折部上设有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移动装置,下水管在水槽与第一弯折部之间设有异味传感器;移动装置用于纵向移动第二弯折部。通过异味传感器检测下水管的异味值,并反馈至主控板,当异味值大于预设值,主控板控制移动装置带动下水管移动下放至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平齐或低于第一弯折部,以排出回水弯内的废水,并开启进水阀和出水阀以对其进行冲洗,在冲洗后下水管复位再注入清水至回水弯;本结构的设置成本低,有效解决了洗碗机废水排出后异味返回的问题。决了洗碗机废水排出后异味返回的问题。决了洗碗机废水排出后异味返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 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