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手机泄压阀在整机中起到泄气通道、平衡整机内外气压的作用。在环境气压变化、温度变化或游戏使用场景(反复按压整机造成气压变化)中,对手机的音频性能以及结构可靠性能而言,均需要一个稳定的泄压路径,避免手机的内外压差过大,影响用户的体验。
3.相关技术中,通常将泄压阀放置于摄像头装饰件(camera deco)内,当组装完摄像机镜片(camera lens)后,通过装饰件和镜片之间的缝隙进行泄气。气流从装饰件和镜片之间的缝隙进入后,穿过泄压阀以及装饰件上的孔,进入到整机内部,形成平衡气压的目的。此种方式中,镜片和装饰件之间的设计间隙通常很小,装配所形成的缝隙不稳定,容易导致气通量大小产生较大的波动,不利于整机的一致性。此外,装饰件上的贯穿孔通常距离后摄比较近。而泄压阀的特性在于透气不透水,水蒸气可以通过泄压阀进入手机内部,所以泄压阀设置在装饰件上时,容易导致在摄像头区域产生水汽凝结,影响摄像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装配所形成的透气缝隙不一致而导致气通量不一致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在摄像头区域产生水汽凝结。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和设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一侧上的显示屏组件,所述中框和所述显示屏组件之间限定有中间腔室,所述中框设置有与所述中间腔室连通的透气孔,所述中框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与所述中间腔室连通的内腔,所述中间腔室内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用于在所述透气孔、中间腔室和内腔之间流通气体而阻隔液体。
6.可选地,所述透气孔的第一端开口位于所述中框的侧边,所述透气孔的与所述第一端开口相对的第二端开口朝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一侧且与所述显示屏组件呈倾斜设置。
7.可选地,所述透气孔的第一端开口在所述中框的厚度方向上居中设置。
8.可选地,所述中框设置有扬声器的出音孔,所述透气孔的第一端开口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孔位于所述中框的同一侧边。
9.可选地,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具有避让区域,所述显示屏组件、避让区域和所述中框共同围成所述中间腔室。
10.可选地,所述中框包括安装板和围绕在所述安装板的周缘布置的侧板,所述显示屏组件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中间腔室和所述内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贯穿孔连通。
11.可选地,所述泄压阀为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铺设在所述中框上且至少覆盖所述透气孔与所述中间腔室的连通处。
12.可选地,所述中框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中间腔室内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连通的槽孔,所述防水透气膜铺设在所述沉槽的底面上以覆盖所述槽孔。
13.可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与所述沉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槽孔布置的环形粘接层。
14.可选地,所述中框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中间腔室和所述内腔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沉槽间隔布置。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在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限定的中间腔室以及在中间腔室内设置的泄压阀,可以使得外界的气体依次流经透气孔、中间腔室后进入内腔中,反之,内腔中的气体也可以依次流经中间腔室、透气孔后进入外界大气,以实现换气/平衡气压的效果,同时将透气孔设置在中框上,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装饰件和镜片之间形成透气缝隙,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泄气路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装配所形成的透气缝隙不一致而导致气通量不一致的问题。另外,透气孔设置在中框上,中间腔室形成在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能够使得由透气孔、中间腔室以及内腔形成的换气通道远离摄像头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如相关技术中在摄像头区域产生水汽凝结。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18.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除显示屏组件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防水透气膜与环形粘接层的配合示意图;
20.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中框;101-透气孔;102-安装板;103-侧板;104-贯穿孔;105-沉槽;106-槽孔;2-显示屏组件;3-中间腔室;4-内腔;5-防水透气膜;6-密封层;601-避让区域;7-环形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4.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2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参考图1至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中框1和设置在中框1的第一侧上的显示屏组件2,中框1和显示屏组件2之间限定有中间腔室3,中框1设置有与中间腔室3连通的透气孔101,中框1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与中
间腔室3连通的内腔4,中间腔室3内设置有泄压阀,该泄压阀用于在透气孔101、中间腔室3和内腔4之间流通气体而阻隔液体。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中框1和显示屏组件2之间限定的中间腔室3以及在中间腔室3内设置的泄压阀,可以使得外界的气体依次流经透气孔101、中间腔室3后进入内腔4中,反之,内腔4中的气体也可以依次流经中间腔室3、透气孔101后进入外界大气,以实现换气/平衡气压的效果,与此同时,泄压阀能够防止外界的液体进入到内腔4中。将透气孔101设置在中框1上,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装饰件和镜片之间形成透气缝隙,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泄气路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装配所形成的透气缝隙不一致而导致气通量不一致的问题。另外,透气孔101设置在中框1上,中间腔室3形成在中框1和显示屏组件2之间,能够使得由透气孔101、中间腔室3以及内腔4形成的换气通道远离摄像头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如相关技术中在摄像头区域产生水汽凝结。
27.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电子手表等,以终端设备采用手机为例,中框1的第一侧上设置有显示屏组件2,即手机显示屏,中框1的第二侧上可以设置后盖,以在中框1和后盖之间形成内腔4,内腔4中可以设置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可以理解为例如设置在手机内部的主板、电池、麦克风及扬声器等电子元件,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中框1和后盖构造为一体,即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可以统称为中框,内腔4形成在该中框中。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理解终端设备为其他产品时的技术方案。
28.为了便于对本公开提供的终端设备进行防水气密性测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位于中框1的侧边,透气孔101的与第一端开口相对的第二端开口朝向显示屏组件一侧且与显示屏组件2呈倾斜设置。因在进行防水气密性测试时,需要将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的周围密封住,以在抽气时使得整机内部的气压形成压差。这样,将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设置在中框1的侧边上,很容易实现密封,而相关技术中在装饰件和镜片之间形成透气缝隙,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密封,测试效率低且操作不便。因此,显然在中框1的侧边上开设透气孔101,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透气缝隙,更有助于进行防水气密性测试。
2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4所示,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在中框1的厚度方向上居中设置。这样,在进行防水气密性测试时,更易于密封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的周围区域,以便快速地进行防水气密性测试。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终端设备采用手机时的顶部视图,此时,中框1的厚度方向可以理解为手机的厚度方向。
30.透气孔101可以开设在中框1的任意一个侧边处,例如在终端设备采用手机时,中框1设置有扬声器的出音孔,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与扬声器的出音孔位于中框1的同一侧边。例如,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和出音孔可以均设置在中框1的顶部侧边上,并且,出音孔和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可以对称设置,互不干扰的同时,能够增强美观性。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2和中框1之间设置有密封层6,密封层6具有避让区域601,显示屏组件2、避让区域601和中框1共同围成中间腔室3。可以理解的是,在设置密封层6时,可以设置避让区域601,以通过避让区域601和显示屏组件2以及中框1的配合共同围成中间腔室3,能够避免在中框1上开设额外的孔槽来形成中间腔室3,因此能够减少加工工序,提高产线效率。其中,密封层6可以为tp背胶、点胶或其它的粘接
层,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框1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四个侧边,中间腔室3可以通过避让区域601形成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侧边之间的拐角处,以便于在侧边上开设透气孔101,并减少透气孔101的钻孔长度。在例如透气孔101的第一端开口设置在中框1的顶部侧边时,中间腔室3可以形成在顶部侧边与相邻的任一侧边之间的拐角处。
33.中框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参考图1所示,中框1包括安装板102和围绕在安装板102的周缘布置的侧板103,显示屏组件2铺设在安装板102上,中间腔室3和内腔4分别位于安装板102的两侧且通过设置在安装板102上的贯穿孔104连通。其中,显示屏组件2通过例如密封层6粘接在安装板102上,并利用避让区域601形成中间腔室,贯穿孔104开设在避让区域601内。安装板102和后盖之间可以形成内腔4,并可以在内腔4中设置例如电子元件。其中,透气孔101可以开设在侧板103上。
34.泄压阀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泄压阀可以为防水透气膜5,该防水透气膜5铺设在中框1上且至少覆盖透气孔101与中间腔室3的连通处。将防水透气膜5铺设在透气孔101与中间腔室3的连通处,可以防止外界液体进入到中间腔室3内,避免水进入终端设备的内部。其中,防水透气膜5至少覆盖透气孔101与中间腔室3的连通处,可以理解为,防水透气膜5在覆盖透气孔101与中间腔室3的连通处的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地覆盖中间腔室3与内腔4的连通处,即也可以选择是否覆盖贯穿孔104,并在覆盖贯穿孔104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中框1上设置有位于中间腔室3内的沉槽105,沉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透气孔101连通的槽孔106,防水透气膜5铺设在沉槽105的底面上以覆盖槽孔106。通过设置沉槽105,能够起到易于固定和定位防水透气膜5的作用。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水透气膜5可以粘接在沉槽105的底面上。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防水功能,参考图1和图3所示,防水透气膜5与沉槽105的底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围绕槽孔106布置的环形粘接层7。通过该环形粘接层7能够避免外界的液体直接进入中间腔室3甚至内腔4中,以达到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其中,环形粘接层7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粘接材料或背胶。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中框1上设置有连通中间腔室3和内腔4的贯穿孔104,贯穿孔104与沉槽105间隔布置,以使得中间腔室3能够具有对气流的缓冲作用。
38.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公开提供的终端设备在进行换气/平衡气压时,外界的气体依次流经透气孔101、防水透气膜5、中间腔室3、贯穿孔104后进入内腔4中,反之,内腔4中的气体依次流经贯穿孔104、中间腔室3、防水透气膜5后经透气孔101排至外界大气中。
3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1.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