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用节能制冷设备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房用节能制冷设备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机房等空气调节的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
3.而在机房使用制冷设备的时候,在其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干燥,而现有的调节方式大多是利用空气加湿器进行湿度调节,而空气加湿器尺寸相对较大,并不方便对其经常进行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房用节能制冷设备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用节能制冷设备湿度调节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房用节能制冷设备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外壳的外壁且对应出风管的位置贯穿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对应出风管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调节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调节机构进行限位支撑的支撑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由水泵、水箱、贯穿孔、第一安装板、铰接块、第二安装板、雾化喷头、水管、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水泵搭接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外壳外壁的一侧且对应水泵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位置与水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通过铰接块铰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出风管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安装板的位置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底部穿过贯穿孔并延伸至出风管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出水位置固定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雾化喷头固定连通,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
7.进一步的,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由支撑杆和限位套筒组成,所述水管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限位套筒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内壁的顶部。
9.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倾斜设置于出风管的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设置可
以对外界的空气湿度进行调节,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外界湿度较低的时候可以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的内部,而单片机则可以启动水泵进行运作,并可以将水箱内部的水雾化后传输至出风管的内部吹出,这样便可以对外界环境中的湿度进行有效调节,支撑机构的设置可以对水管进行支撑限位,从而可以防止水管输送水箱内部的水过程中发生管道弯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13.图中:1支撑框、2外壳、3出风管、4过滤网板、5调节机构、6支撑机构、7支撑板、8水泵、9水箱、10贯穿孔、11第一安装板、12铰接块、13 第二安装板、14雾化喷头、15水管、16湿度传感器、17单片机、18支撑杆、19限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房用节能制冷设备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壁设置有出风管3,所述外壳2的外壁且对应出风管3的位置贯穿设置有过滤网板4,所述外壳2的内部且对应出风管3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调节湿度的调节机构5,所述外壳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调节机构5进行限位支撑的支撑机构6。
1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5由水泵8、水箱9、贯穿孔10、第一安装板 11、铰接块12、第二安装板13、雾化喷头14、水管15、湿度传感器16和单片机17组成,所述外壳2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8,所述外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水泵8搭接于支撑板7的顶部,所述外壳2外壁的一侧且对应水泵8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9,所述水泵8的进水管位置与水箱 9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外壳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底部通过铰接块12铰接有第二安装板13,所述出风管3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安装板13的位置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0,所述第二安装板13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14,所述雾化喷头14的底部穿过贯穿孔10并延伸至出风管3的内部,所述水泵8的出水位置固定连通有水管15,所述水管 15远离水泵8的一端与雾化喷头14固定连通,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6,所述外壳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17,其中调节装置5的设置可以对外界的空气湿度进行调节,当湿度传感器16检测到外界湿度较低的时候可以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17的内部,而单片机17则可以启动水泵8进行运作,并可以将水箱9内部的水雾化后传输至出风管3的内部吹出,这样便可以对外界环境中的湿度进行有效调节。
17.进一步的,所述湿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17的输出端与水泵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6由支撑杆18和限位套筒19组成,所述水管 15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套筒19,所述限位套筒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18,所述支撑杆18远离限位
套筒19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2内壁的顶部,支撑机构6的设置可以对水管15进行支撑限位,从而可以防止水管15输送水箱9内部的水过程中发生管道弯折。
19.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14倾斜设置于出风管3的内部,倾斜设置的雾化喷头14可以方便出风管3在吹送冷风的过程中方便将水泵8排放的水分输送至外界环境中。
20.使用时,首先,当湿度传感器16检测到外界湿度较低的时候可以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17的内部,而单片机17则可以启动水泵8进行运作,水泵8 的运作可以将水箱9内部的水分通过水管15进行输送,并可以通过雾化喷头 14将水分进行雾化,并传输至出风管3的内部,而倾斜设置的雾化喷头14可以方便出风管3在吹送冷风的过程中方便将水泵8排放的水分输送至外界环境中,而支撑机构6的设置可以对水管15进行支撑限位,从而可以防止水管 15输送水箱9内部的水过程中发生管道弯折,当湿度传感器16检测到外界湿度较高的时候则会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17的内部,并利用单片机17停止水泵8运作。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