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粗立铣刀。


背景技术:

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目前,普通端铣刀在设计时未考虑高效强力开粗时排屑、震刀、共振等现象,导致刀具在高效切削加工时无法排屑,从而导致发生刀具折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屑能力强并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包括刀柄部及铣削部,所述铣削部的后端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铣削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个刀槽;所述刀槽包括主刀槽以及开设于所述主刀槽的前端的副刀槽,所述主刀槽和所述副刀槽均呈螺旋状,所述主刀槽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所述副刀槽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
5.较佳地,所述主刀槽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
6.较佳地,所述副刀槽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
7.较佳地,所述铣削部的端面呈四刃一齿过中心结构。
8.较佳地,四个所述刀槽沿所述铣削部的圆周方向依次为第一刀槽、第二刀槽、第三刀槽及第四刀槽,所述第一刀槽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三刀槽的螺旋角相同,所述第二刀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四刀槽的螺旋角相同,所述第一刀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刀槽的螺旋角不同。
9.较佳地,所述第一刀槽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三刀槽的螺旋角为38度,所述第二刀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四刀槽的螺旋角为36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采用双刀槽的结构,在主刀槽的前端开设用于排屑的副刀槽,充分提高刀具的排屑能力,保证刀具在高效切削加工时可进行有效排屑;同时,主刀槽和副刀槽均采用刀槽分度设计,即是说,四个主刀槽在同一圆周方向上的分布不等分,四个副刀槽在同一圆周方向上的分布不等分,从而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排屑能力强,并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避免发生刀具折断的现象。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的端面的正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的副刀槽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的主刀槽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的刀槽的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17.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100包括刀柄部1及铣削部2,铣削部2的后端与刀柄部1连接;铣削部2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个刀槽21;刀槽21包括主刀槽211以及开设于主刀槽211的前端的副刀槽212,主刀槽211和副刀槽212均呈螺旋状,主刀槽211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副刀槽212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从而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
18.请参阅图3,四个刀槽21的副刀槽212在铣削部2的圆周方向非等分地分布,图中α1和α2分别代表相邻两副刀槽212之间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副刀槽212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在图3中,α1的大小为82
°
,α2的大小为98度,α1加α2等于180
°
,因此,相邻两副刀槽212中的一者的刀槽分度为正八度,而相邻两副刀槽212中的另一者的刀槽分度为负八度。
19.请参阅图4,四个刀槽21的主刀槽211在铣削部2的圆周方向非等分地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主刀槽211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图中α3代表主刀槽211的刀槽分度,α3的角度大小为8度,即主刀槽211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
20.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铣削部2的端面呈四刃一齿过中心结构。该结构适合cnc加工插铣式加工并兼顾大余量开粗加工。
21.请参阅图2及图5,四个刀槽21沿铣削部2的圆周方向依次为第一刀槽21a、第二刀槽21b、第三刀槽21c及第四刀槽21d,第一刀槽21a的螺旋角和第三刀槽21c的螺旋角相同,第二刀槽21b的螺旋角与第四刀槽21d的螺旋角相同,第一刀槽21a的螺旋角与第二刀槽21b的螺旋角不同。具体地,第一刀槽21a的螺旋角和第三刀槽21c的螺旋角为38度,第二刀槽21b的螺旋角与第四刀槽21d的螺旋角为36度。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100的四个刀槽21采用变螺旋设计,使得刀具在加工时更加平稳,避免刀具在高效开粗时发生震刀现象。
2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100采用双刀槽21的结构,在主刀槽211的前端开设用于排屑的副刀槽212,充分提高刀具的排屑能力,保证刀具在高效切削加工时可进行有效排屑。同时,主刀槽211和副刀槽212均采用刀槽分度设计,即是说,四个主刀槽211在同一圆周方向上的分布不等分,四个副刀槽212在同一圆周方向上的分布不等分,从而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100的四个刀槽21采用变螺旋设计,使得刀具在加工时更加平稳,避免刀具在高效开粗时发生震刀现象。
2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部及铣削部,所述铣削部的后端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铣削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个刀槽;所述刀槽包括主刀槽以及开设于所述主刀槽的前端的副刀槽,所述主刀槽和所述副刀槽均呈螺旋状,所述主刀槽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所述副刀槽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刀槽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刀槽的刀槽分度的角度大小为8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部的端面呈四刃一齿过中心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刀槽沿所述铣削部的圆周方向依次为第一刀槽、第二刀槽、第三刀槽及第四刀槽,所述第一刀槽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三刀槽的螺旋角相同,所述第二刀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四刀槽的螺旋角相同,所述第一刀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刀槽的螺旋角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槽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三刀槽的螺旋角为38度,所述第二刀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四刀槽的螺旋角为36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包括刀柄部及铣削部,铣削部的后端与刀柄部连接;铣削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个刀槽;刀槽包括主刀槽以及开设于主刀槽的前端的副刀槽,主刀槽和副刀槽均呈螺旋状,主刀槽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副刀槽沿同一圆周方向呈刀槽分度布置。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采用双刀槽的结构,在主刀槽的前端开设用于排屑的副刀槽,充分提高刀具的排屑能力,保证刀具在高效切削加工时可进行有效排屑;同时,主刀槽和副刀槽均采用刀槽分度设计,从而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排屑能力强,并可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共振,避免发生刀具折断的现象。避免发生刀具折断的现象。避免发生刀具折断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林刚 皮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龙仕威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