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84


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
[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患者在医院里面进行手术时,部分手术需要从患者的口鼻处进行麻醉,即将管插入口鼻输入麻醉药物,由于手术患者大都处于平躺状态,有些时候也通过将麻醉管用医用胶带紧密缠绕后绑在头部,这样的固定方式,麻醉管容易松动,影响麻醉效果,而且麻醉管绑定时比较贴近脸部,其绑定的角度不对,患者插管的舒适性差,而当手术时间较长时,胶带会给头部产生压迫,造成患者不适。因此,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医护人员用手拿住麻醉管进行麻醉,但是时间长了容易疲惫。
[0003]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稳固,不易倾倒和移动,佩戴舒适,松紧度调节方便。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包括帽体、海绵块和绑带,所述海绵块上设有用于与帽体粘贴固定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背部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左右两端跨过整个海绵块后将置于海绵块上的麻醉管连同海绵块粘贴固定在帽体上。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绑带包括上夹层和下夹层,以及位于上、下夹层之间的海绵层。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帽体包括帽顶、后帽檐和能与魔术贴粘贴固定的前帽檐,所述后帽檐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前帽檐粘贴固定的第三魔术贴,所述前帽檐包括头部贴合段和游离段,所述帽体通过调节游离段与后帽檐上第三魔术贴的粘合位置以实现帽体松紧度调节。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前帽檐和后帽檐均包括上夹层和下夹层,以及位于上、下夹层之间的海绵层。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前帽檐的上下两个夹层由能与魔术贴勾面粘贴固定的聚氨酯弹力布制成,所述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和第三魔术贴分别为与前帽檐粘贴固定的魔术贴勾面。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后帽檐的上下两个夹层、以及帽顶均由聚氨酯弹力布制成。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帽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将前帽檐与后帽檐相分离的缺口。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前帽檐的宽度大于所述后帽檐的宽度。
[0014]
如上所述的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所述海绵块的外侧包裹有包裹层,所述第一魔术贴缝制在包裹层上。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案的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通过帽体、海绵块和绑带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海绵块上设有用于与帽体粘贴固定的第一魔术贴,在绑带的背部设有第二魔术贴,绑带的左右两端跨过整个海绵块后将置于海绵块上的麻醉管连同海绵块粘贴固定在帽体上。绑带绷紧压在麻醉管上时,麻醉管受到向下的压力卡紧在变形后的海绵块上,此时绑带将麻醉管连同变形后的整个海绵块粘贴固定在帽体上,即麻醉管通过海绵块和绑带之间的弹性和变形达到位置固定,麻醉管安装稳固,不易倾倒和移动。
[0017]
2、海绵块有一定的高度,其高度略高于麻醉管支管到引向口鼻端的距离,使用时,通过将麻醉管支管固定在海绵块上,根据实际需要压下麻醉管支管使海绵块下凹一定深度,能够使麻醉管引向患者口鼻的管段呈现出立起的角度,使该管段能够与脸部以较为靠近90度的角度固定在头部上,从而利于麻醉管以一个较好的方位放管,提高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以及手术的便利性。
[0018]
3、本案的绑带和帽体的前帽檐、后帽檐均采用三层结构,中间设置海绵层。在固定麻醉管时,麻醉管的上、中、下都是海绵层,即麻醉管上方为绑带的海绵层、麻醉管本体下压在海绵块上,海绵块下方为前帽檐的海绵层,绑带绷紧时,上中下三层海绵均产生形变,由此绑带与麻醉管、麻醉管与海绵块、海绵块与前帽檐等各个连接部位均连接稳固,均不易移动位置,麻醉管的安装位置更为稳固,不易倾倒和移动。
[0019]
4、本案的后帽檐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前帽檐粘贴固定的第三魔术贴,前帽檐包括头部贴合段和游离段,帽体通过调节游离段与后帽檐上第三魔术贴的粘合位置以实现帽体松紧度调节。根据患者的头部尺寸不同,只需要改变第三魔术贴在游离段的粘合位置就能够快速调节帽体的松紧度的调节,调节快速,而游离段与头部贴合段一体成型组成前帽檐,不需要在帽体上附加额外的调节装置,前后帽檐与帽顶之间缝合连接,加工制作方便。
[0020]
5、本案的帽体左右两侧设有将前帽檐与后帽檐相分离的缺口,在调节帽体松紧度时,不会产生因帽体收紧导致部分帽体聚集在前后帽檐处从而挤压头部造成不适,患者佩戴舒适。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海绵块的剖视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绑带、前帽檐和后帽檐的剖视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麻醉管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
如图1-4所示,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包括帽体1、海绵块2和绑带3,所述海绵块2上设有用于与帽体1粘贴固定的第一魔术贴21,所述绑带3的背部设有第二魔术贴31,所述绑带3的左右两端跨过整个海绵块2后将置于海绵块2上的麻醉管连同海绵块2粘贴固定在帽体1上。在固定麻醉管时,海绵块粘贴固定在帽体上,麻醉管置于海绵块上,绑带位于麻醉管上方,当绑带绷紧压在麻醉管上时,麻醉管受到向下的压力卡紧在变形后的海绵块上,此时绑带将麻醉管连同变形后的整个海绵块粘贴固定在帽体上。即麻醉管通过海绵块和绑带之间的弹性和变形达到位置固定,麻醉管安装稳固,不易松动。而且,如图4所示,海绵块2有一定的高度,其高度略高于麻醉管支管到引向口鼻端的距离,使用时,通过将麻醉管支管固定在海绵块2上,根据实际需要压下麻醉管支管使海绵块2下凹一定深度,能够使麻醉管引向患者口鼻的管段呈现出立起的角度,使该管段能够与脸部以较为靠近90度的角度固定在头部上,从而利于麻醉管以一个较好的方位放管,提高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以及手术的便利性。
[0027]
所述绑带3包括上夹层和下夹层,以及位于上、下夹层之间的海绵层。绑带内置海绵层,其绷紧在麻醉管上时,海绵层产生形变,绑带与麻醉管两者之间连接稳固,不易滑动。此外,绑带内含海绵层,海绵层使得绑带本体在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绑带背部的第二魔术贴与前帽檐之间的粘合固定,粘贴牢固,使得绑带能够稳固的绷紧并粘贴在前帽檐上。
[0028]
所述帽体1包括帽顶11、后帽檐13和能与魔术贴粘贴固定的前帽檐12,所述后帽檐1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前帽檐12粘贴固定的第三魔术贴131,所述前帽檐12包括头部贴合段121和游离段122,所述帽体1通过调节游离段122与后帽檐13上第三魔术贴131的粘合位置以实现帽体1松紧度调节。根据患者的头部尺寸不同,只需要改变第三魔术贴在游离段的粘合位置就能够快速调节帽体的松紧度的调节,调节快速,而游离段与头部贴合段一体成型组成前帽檐,不需要在帽体上附加额外的调节装置,前后帽檐与帽顶之间缝合连接,加工制作方便。
[0029]
所述前帽檐12和后帽檐13均包括上夹层和下夹层,以及位于上、下夹层之间的海绵层。前、后帽檐内含海绵层,海绵层使得前帽檐和后帽檐具备一定的柔软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硬度,具有较好的定型效果,便于相互包围头部后粘贴连接。此外,在安装麻醉管时前帽檐的海绵层会产生形变,海绵块固定在前帽檐上的位置不易移动。
[0030]
当绑带和帽体的前帽檐均采用三层结构,如图3所示,上夹层32和下夹层33,中间设置海绵层34。在固定麻醉管时,麻醉管的上、中、下都是海绵层,即麻醉管上方为绑带的海绵层、麻醉管本体下压在海绵块上,海绵块下方为前帽檐的海绵层,绑带绷紧时,上中下三层海绵均产生形变,由此绑带与麻醉管、麻醉管与海绵块、海绵块与前帽檐等各个连接部位均连接稳固,均不易松动,麻醉管的安装位置更为稳固,不易倾倒和移动。
[0031]
所述前帽檐12的上下两个夹层由能与魔术贴勾面粘贴固定的聚氨酯弹力布制成,所述第一魔术贴21、第二魔术贴31和第三魔术贴131分别为与前帽檐12粘贴固定的魔术贴勾面。前帽檐采用氨酯弹力布制作,相当于魔术贴毛面,便于任意粘合。
[0032]
所述后帽檐13的上下两个夹层、以及帽顶11均由聚氨酯弹力布制成。后帽檐采用氨酯弹力布制作,相当于魔术贴毛面,便于任意粘合。
[0033]
所述帽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将前帽檐12与后帽檐13相分离的缺口4。在调节帽体松
紧度时,不会产生因帽体收紧导致部分帽体聚集在前后帽檐处从而挤压头部造成不适,患者佩戴舒适。
[0034]
所述前帽檐12的宽度大于所述后帽檐13的宽度。前帽檐宽度较宽,便于海绵块以及麻醉管的安装固定。
[0035]
所述海绵块2的外侧包裹有包裹层22,所述第一魔术贴21缝制在包裹层22上。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