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79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而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时需要使用充电器,一般在使用时为了缩短充电时间,充电器采用的是大电流充电,当电流过大时,充电过程中插头部位的导电接触部位容易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不能及时的对充电器内部的热量进行排放容易使高温引起明火,而且当充电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充电器插头部位的塑胶材料就容易出现老化、损坏,从而产生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充电头与充电器采用一体设置或者锁死结构的固定连接,当充电器部位损坏后,只能更换整个充电器,这样就造成很大的浪费,并且现有的充电器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缺少防水防雨的结构,容易使雨水打湿充电部位,造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安装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的一侧连接有若干散热鳍片,若干所述散热鳍片均匀的布置在插接座上,所述插接座内安装有母插头,所述母插头的一侧连接有供电线,所述母插头的另一侧连接有公插头,所述公插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与公插头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周圈舌头若干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安装有锁紧螺丝,所述安装板通过锁紧螺丝锁紧安装在插接座上,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充电座在散热扇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安装有防水网,所述充电座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周圈设有若干l形限位滑槽,所述固定套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连接有若干l形固定块,所述l形固定块安装在l形限位滑槽内,所述充电座连接有呈锥型结构设置的风琴罩,所述风琴罩的另一侧连接有吸附板,所述充电座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握把。
6.进一步限定,所述握把设有与人手掌相匹配的防滑握槽。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拿捏握把更加的稳定。
7.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护套连接有弹性挂绳,所述弹性挂绳的另一侧安装在握把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保护套取下后造成遗失的情况发生。
8.进一步限定,所述充电座与握把均为绝缘材质制作而成,所述充电座与握把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9.进一步限定,所述插接座的一侧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内安装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插接座在安装时具有定位导向的效
果。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鳍片与散热扇,通过散热鳍片将插接座内的热量导出并散发在安装腔内,并同时启动散热扇,使散热扇工作并将安装腔内的热量从散热孔排散出去进行散热处理,能够有效的防止在充电时产生的高温不能及时的排散产生的明火的问题,通过拉动吸附板,使吸附板带动风琴罩进行拉伸,并使吸附板吸附在电动汽车上,从而使得风琴罩能够将电动汽车与充电头充电的部位进行全部的遮挡,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的进入,防止雨水打湿充电部位,当充电头出现老化、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依次的将安装板上的锁紧螺丝依次取下,通过拉扯充电头,使充电头从插接座上脱落,并更换上新的充电头,再将锁紧螺丝依次装上完成固定,操作简单,更换快捷,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的充电头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的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8.充电座1、安装腔2、插接座3、散热鳍片4、母插头5、供电线6、公插头7、安装板8、充电头9、锁紧螺丝10、散热扇11、散热孔12、固定套13、l形限位滑槽14、保护套15、l形固定块16、风琴罩17、吸附板18、握把19、定位插杆20。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器,充电座1内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的一侧安装有插接座3,插接座3的一侧连接有若干散热鳍片4,若干散热鳍片4均匀的布置在插接座3上,插接座3内安装有母插头5,母插头5的一侧连接有供电线6,母插头5的另一侧连接有公插头7,公插头7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连接有充电头9,充电头9与公插头7相连接,安装板8周圈舌头若干沉头孔,沉头孔内安装有锁紧螺丝10,安装板8通过锁紧螺丝10锁紧安装在插接座3上,安装腔2的另一侧安装有散热扇11,充电座1在散热扇11的一侧设有散热孔12,散热孔12内安装有防水网,充电座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套13,固定套13的周圈设有若干l形限位滑槽14,固定套13连接有保护套15,保护套15连接有若干l形固定块16,l形固定块16安装在l形限位滑槽14内,充电座1连接有呈锥型结构设置的风琴罩17,风琴罩17的另一侧连接有吸附板18,充电座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握把19。
21.本实施例中,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先握住保护套15,并旋转保护套15,使保护套15带动l形固定块16顺着l形限位滑槽14滑动,使l形固定块16转动到l形限位滑槽14的缺口处,便可以将保护套15从固定套13上取下漏出充电头9,然后将充电头9对准电动汽车
的充电口并插入,使得供电线6对母插头5供电,母插头5将电输送到公插头7,使公插头7对充电头9供电,从而通过充电头9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同时拉动吸附板18,使吸附板18带动风琴罩17进行拉伸,并使吸附板18吸附在电动汽车上,从而使得风琴罩17能够将电动汽车与充电头9充电的部位进行全部的遮挡,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的进入,在进行充电的同时散热鳍片4将插接座3内的热量导出并散发在安装腔2内,并同时启动散热扇11,使散热扇11工作并将安装腔2内的热量从散热孔12排散出去进行散热处理,当充电头9出现老化、损坏时,只需依次的将安装板8上的锁紧螺丝10依次取下,通过拉扯充电头9,使充电头9从插接座3上脱落,并更换上新的充电头9,再将锁紧螺丝10依次装上完成固定。
22.优选握把19设有与人手掌相匹配的防滑握槽。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拿捏握把19更加的稳定。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握把19其他的结构形状。
23.优选保护套15连接有弹性挂绳,弹性挂绳的另一侧安装在握把19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保护套15取下后造成遗失的情况发生。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保护套15其他的结构形状。
24.优选充电座1与握把19均为绝缘材质制作而成,充电座1与握把19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充电座1与握把19其他的结构形状。
25.优选插接座3的一侧设有定位插孔,定位插孔内安装有定位插杆20,定位插杆2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8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插接座3在安装时具有定位导向的效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插接座3其他的定位导向结构形状。
26.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