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箱。


背景技术:

2.蒸发箱用于车内或者大型机器内,把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在重卡、轻卡、挖机、工程车比较大型的车辆领域,甚至在轮船还有帐篷中,蒸发箱能够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蒸发箱在制冷时,制冷后的空气会与未制冷的空气混合,导致制冷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发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蒸发箱在制冷时,制冷后的空气会与未制冷的空气混合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蒸发箱,包括底壳、蒸发芯、驱动装置、挡风壳、外罩和风叶;
7.所述底壳设有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安装有所述蒸发芯;
8.所述底壳凸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的后侧,所述固定部凹陷有第二安装区和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安装有所述风叶,所述第三安装区安装有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风叶;
9.所述挡风壳安装于所述固定部的顶部,且所述挡风壳分别盖于所述驱动装置、风叶和所述蒸发芯,所述挡风壳与所述固定部形成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之间,所述挡风壳的顶面凸起有挡风条;
10.所述外罩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挡风条的顶部贴合于所述外罩的内壁,所述外壳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蒸发芯的上方。
11.进一步,所述外罩的左右两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安装有挡盖,所述挡盖包括中心块、第一连接件、环形件和第二连接件;
12.所述中心块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块的外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件的内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件的外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风口的内壁。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设有进风槽,所述进风槽设于两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进风槽设有若干加强件,若干所述加强件沿所述进风槽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
14.具体地,所述外罩的前侧突出有排水管。
15.优选地,所述底壳的顶面凸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下凹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外罩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间成型有安装孔。
16.进一步,所述底壳的外周设有底壳围边,所述底壳围边凸起有定位块;
17.所述外罩的外周设有外罩围边,所述外罩围边挖空成型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安
装有所述定位块。
18.具体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挡风板、安装座、第二挡风板和第二固定件;
19.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风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20.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分别正对于其对应的所述送风口。
21.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通过挡风条,使制冷后的空气在靠近出风口时,制冷后的空气只能从出风口出风,不会流到固定部,保证制冷后的空气不会与未制冷的空气混合,达到提高蒸发箱制冷制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蒸发箱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蒸发箱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送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蒸发芯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风叶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挡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底壳1、第一安装区11、固定部12、第二安装区121、第三安装区122、第一固定件123、第一挡风板124、安装座125、第二挡风板126、第二固定件127、限位块13、第一限位槽131、底壳围边14、定位块141、蒸发芯2、冷煤管21、驱动装置3、挡风壳4、挡风条41、外罩5、出风口51、进风口52、进风槽53、加强件531、挡盖54、中心块541、第一连接件542、环形件543、第二连接件544、排水管55、第二限位槽56、外罩围边57、定位槽571、送风口6、风叶7、安装孔8。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内侧”、“外侧”、“内端”、“外端”、“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
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蒸发箱,包括底壳1、蒸发芯2、驱动装置3、挡风壳4、外罩5和风叶7;所述底壳1设有第一安装区11,所述第一安装区11安装有所述蒸发芯2;所述底壳1凸起有固定部12,所述固定部1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的后侧,所述固定部12凹陷有第二安装区121和第三安装区122,所述第二安装区122安装有所述风叶7,所述第三安装区122安装有所述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风叶7;所述挡风壳4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2的顶部,且所述挡风壳4分别盖于所述驱动装置3、风叶7和所述蒸发芯2,所述挡风壳4与所述固定部12形成有送风口6,所述送风口6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和所述第二安装区121之间,所述挡风壳4的顶面凸起有挡风条41;所述外罩5安装于所述底壳1,所述挡风条41的顶部贴合于所述外罩5的内壁,所述外壳5设有若干出风口51,所述出风口51位于所述蒸发芯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口6的数量为二,工作时,所述驱动装置3为双轴电机,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其两端的所述风叶7转动,所述风叶7将所述蒸发箱外部的空气抽到所述底壳1内,具体是抽到所述第二安装区121,然后通过所述送风口6将空气送到所述第一安装区11,所述蒸发芯2内通有冷煤,空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冷却,被所述蒸发芯2制冷后的空气绕过盖于所述蒸发芯2顶部的挡风壳4并从所述外罩5的出风口51出风,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风口51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51的打开或者闭合,并且所述所述挡风壳4的顶面凸起有挡风条41,所述挡风条41的顶部贴合于所述外罩5的内壁,制冷后的空气在靠近所述出风口51时,制冷后的空气只能从所述出风口51出风,不会流到所述固定部12,保证制冷后的空气不会与未制冷的空气混合,达到提高所述蒸发箱制冷制质量的效果。
35.如图1-2所示,所述外罩5的左右两侧设有进风口52,所述进风口52安装有挡盖54,所述挡盖54包括中心块541、第一连接件542、环形件543和第二连接件544;所述中心块541位于所述进风口52的中心,所述第一连接件5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块541的外周,所述第一连接件54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件543的内周,所述第二连接件54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件543的外周,所述第二连接件54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风口52的内壁。工作时,所述蒸发箱外部的空气从所述进风口52进入到所述蒸发箱的内部,而为了提高所述蒸发箱的进风量,通常将所述进风口52的尺寸设置得比较大,但是在进风时,容易将一些较大的杂物也吸到所述蒸发箱的内部,从而影响所述蒸发箱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所述进风口52安装有所述挡盖5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挡盖54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42的数量为八,每个所述挡盖54的所述第二连接件544的数量为二十,空气从两相邻所述第一连接件542之间和两相邻所述第二连接件544之间的镂空区域进入到所述蒸发箱的内部,既能在提高进风量的同时,又能阻挡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所述蒸发箱的内部,达到提高所述蒸发箱工作稳定性的效果。
36.如图3所示,所述外罩5设有进风槽53,所述进风槽53设于两所述进风口52之间,所述进风槽53设有若干加强件531,若干所述加强件531沿所述进风槽5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槽53的数量为三,为了提高进风量,所述进风槽53的长度较长,从而导致所述进风槽53的结构稳定性较低,当所述进风槽53受到外力碰撞时,所述进风槽53容易损坏,因此在所述进风槽53中设置所述加强件531,每条所述进风槽53设有五个所述加强件53,所述加强件53能够加强所述进风槽53的结构稳定性,使其不易损坏,达到提高
所述进风槽53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37.如图3所示,所述外罩5的前侧突出有排水管55。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所述蒸发芯2内通有冷煤,所述蒸发芯2在进行热量交换时,所述蒸发箱的内部会有冷凝水,并且所述蒸发箱在使用时,具体是将所述底壳1的底面挂在墙壁或者嵌入到车内,因此所述所述排水管55朝向底面,冷凝水能够从所述排水管55排出到所述蒸发箱的外部,达到提高所述蒸发箱排水性能的效果。
38.如图1和图3-4所示,所述底壳1的顶面凸起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向下凹陷有第一限位槽131;所述外罩5设有第二限位槽56,所述第二限位槽56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31之间成型有安装孔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8的数量为二,所述蒸发芯2包括两条冷煤管21,两条所述冷煤管21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孔8,安装时,两条冷煤管21分别限位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3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56,便于所述冷煤管21的限位安装,提高所述冷煤管21安装稳定性的效果。
39.如图3-4所示,所述底壳1的外周设有底壳围边14,所述底壳围边14凸起有定位块141;所述外罩5的外周设有外罩围边57,所述外罩围边57挖空成型有定位槽571,所述定位槽571安装有所述定位块1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和所述外罩5配合时,可以通过所述底壳围边14的定位块141和所述外罩围边57的定位槽571配合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不易松动,达到提高所述外罩5安装效率的效果。
40.如图5所示,固定部12包括第一固定件123、第一挡风板124、安装座125、第二挡风板126和第二固定件127;所述第一挡风板12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23,所述第一挡风板12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25的一端,所述第二挡风板12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2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风板126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27;所述第一挡风板124和所述第二挡风板126分别正对于其对应的所述送风口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25凹陷成型有所述第三安装区122,所述第一固定件123和所述安装座125之间成型有所述第二安装区121,所述第二固定件127和所述安装座125之间成型有所述第二安装区121,所述风叶7的数量为二,当风叶7工作时,在所述第一挡风板124和所述第二挡风板126的作用下,风叶7只能将空气通过所述送风口6输送到所述蒸发芯2,保证送风的质量。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