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检测船用的明轮防卡壳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有的水产养殖检测船平时都是在蟹塘虾塘里面行驶,池塘里经常会插很多竹竿,船正常行驶的时候有可能会把竹竿卡到明轮的内侧,明轮即轮子在船体的外侧,使得船无法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检测船用的明轮防卡壳的保护装置,其优点在于,减少竹竿卡入明轮内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产养殖检测船用的明轮防卡壳的保护装置,包括可拆卸在船体侧边的防护板,明轮的两侧各有一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弧形板,且向明轮方向弯曲延伸,所述防护板远离船体的一端位于明轮背离船体的一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明轮的两侧各有防护板,此时当船体在池塘内行驶时,竹竿在与明轮接触之前首先会碰到防护板,且沿着防护板的弧度向远离明轮的方向滑移,而不会卡进明轮的里面,从而起到保护明轮的作用,减少竹竿卡入明轮内的情况发生。
6.优选地:所述防护板的一端延伸进入船体且通过设置在防护板上的连接件与船体连接,当防护板与船体连接后,所述防护板上设有沿船体侧边延伸的延伸板。
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在防护板上的连接孔,所述船体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延伸出船体的侧壁且所述固定槽内嵌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槽紧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防护板连接孔相对应的对应孔,所述防护板上通过连接孔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一端插入对应孔内且与对应孔螺纹连接。
8.优选地:或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槽滑移连接,所述固定槽内设有限制固定板位置的限位件。
9.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在船体且位于固定槽下方的滑槽,所述固定槽槽底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沿固定槽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进入连通孔内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进入滑槽,且在进入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滑槽上端槽壁抵触的限位块,所述滑槽的一端也延伸出船体的一侧,且所述连通孔靠近船体侧边分布。
10.优选地:所述滑槽下端槽壁上设有镜面,所述镜面正对连通孔分布。
11.优选地:船体上设有封闭滑槽槽口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与滑槽槽口紧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滑槽下端槽壁上开设有供镜面沿连通孔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在正对镜面移动方向的槽壁上设有橡胶垫。
13.优选地:当镜面移动到靠近移动槽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的槽壁时,所述镜面侧边设有与橡胶垫抵触的橡胶防撞垫。
14.优选地:所述防护板上下两端通过连杆分别连接有与防护板平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弧形板且沿防护板弧度分布。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明轮的两侧各有防护板,此时当船体在池塘内行驶时,竹竿在与明轮接触之前首先会碰到防护板,且沿着防护板的弧度向远离明轮的方向滑移,而不会卡进明轮的里面,从而起到保护明轮的作用,减少竹竿卡入明轮内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封闭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船体;11、防护板;12、明轮;13、延伸板;14、连接孔;15、固定槽;151、固定板;152、对应孔;153、锁紧杆;16、滑槽;161、连通孔;162、移动杆;163、限位块;17、镜面;171、移动槽;172、橡胶垫;173、防撞垫;18、封闭板;19、连杆;191、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一种水产养殖检测船用的明轮防卡壳的保护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可拆卸在船体1侧边的防护板11,明轮12的两侧各有一个防护板11,防护板11为弧形板,且向明轮12方向弯曲延伸,防护板11远离船体1的一端位于明轮12背离船体1的一侧,此时明轮12两侧的防护板11将明轮12的前后两侧罩住。
24.如图1和图2,在明轮12的两侧各有防护板11,此时当船体1在池塘内行驶时,竹竿在与明轮12接触之前首先会碰到防护板11,且沿着防护板11的弧度向远离明轮12的方向滑移,而不会卡进明轮12的里面,从而起到保护明轮12的作用,减少竹竿卡入明轮12内的情况发生。
25.如图1和图2,防护板11的一端延伸进入船体1且通过设置在防护板11上的连接件与船体1连接,当防护板11与船体1连接后,防护板11上设有沿船体1侧边延伸的延伸板13。此时延伸板13和防护板11形成十字形,增加保护装置的稳固度。
26.如图1和图4,连接件包括开设在防护板11上的连接孔14,船体1上开设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的一端延伸出船体1的侧壁且所述固定槽15内嵌设有固定板151,即固定槽15延伸出船体1有明轮12的一侧,固定板151与固定槽15紧连接,固定板151上开设有与防护板11连接孔14相对应的对应孔152,防护板11上通过连接孔14螺纹连接有锁紧杆153,锁紧杆153一端插入对应孔152内且与对应孔152螺纹连接。此时将锁紧杆153旋入对应孔152和连接孔14内即可将防护板11固定在船体1上,此外也可以将防护板11的一端插入固定板151内,使得对应孔152与连接孔14相互连通便于锁紧杆153固定防护板11。
27.如图1和图4,或固定板151与固定槽15滑移连接,固定槽15内设有限制固定板151位置的限位件。此时固定板151与固定槽15滑移连接,便于改变防护板11与船体1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防护板11与明轮12之间的间隙,增大使用范围。
28.如图1和图4,限位件包括开设在船体1且位于固定槽15下方的滑槽16,固定槽15槽底开设有与滑槽16连通的连通孔161,连通孔161沿固定槽15长度方向分布,固定板151下端设有进入连通孔161内的移动杆162,移动杆162的一端延伸进入滑槽16,且在进入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滑槽16上端槽壁抵触的限位块163,滑槽16的一端也延伸出船体1的一侧,即有明轮12的一侧,且连通孔161靠近船体1侧边分布,便于操作者操作。此时操作者的手可以进入滑槽16,随后转动限位块163,使得限位块163与滑槽16的上端槽壁抵触,进而限制了固定板151在固定槽15内的位置。
29.如图2和图4,滑槽16下端槽壁上设有镜面17,镜面17正对连通孔161分布。镜面17的设置便于操作者通过镜面17先看到移动杆162的位置,随后便于操作者转动限位块163。滑槽16下端槽壁上开设有供镜面17沿连通孔161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槽171,移动槽171在正对镜面17移动方向的槽壁上设有橡胶垫172。橡胶垫172的设置减小镜面17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碰撞,此外移动槽171的设置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镜面17的位置。当镜面17移动到靠近移动槽171的一侧设有橡胶垫172的槽壁时,镜面17侧边设有与橡胶垫172抵触的橡胶防撞垫173。防撞垫173的设置进一步减小镜面17的碰撞。
30.如图2和图3,当不需要调节固定板151的位置时,船体1上设有封闭滑槽16槽口的封闭板18,封闭板18与滑槽16槽口紧连接。
31.如图5,此外,防护板11上下两端通过连杆19分别连接有与防护板11平形的加强板191,加强板191为弧形板且沿防护板11弧度分布。此时加强板191的设置增大了明轮12的保护范围,进一步保护了明轮12,此时加强板191位于防护板11延伸出船体1的一端。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