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碗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嵌入式或者立式洗碗机都是带上中下三层喷淋臂的,通过循环水泵带动水流,使上中下喷臂旋转喷射水流,冲洗上下碗篮的餐具,达到清洗餐具的目的。但目前此种仅依据上中下喷淋臂旋转喷射水流冲刷餐具时,水流覆盖餐具的几率往往不够,导致很对餐具位置因为水流冲刷不到而导致洗涤不干净,或者洗净效率不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冲刷才能洗干净餐具,从而导致耗时过长、耗水耗电也相对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洗碗机,餐具冲刷干净。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本体,在所述洗碗机本体内形成容腔,在所述容腔内设有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臂、第二喷淋臂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二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右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及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喷淋臂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二喷淋臂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喷淋臂和所述第二喷淋臂上设有若干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在所述第一喷淋臂或第二喷淋臂上间隔均匀分布。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孔的数量为15-30个。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3.5mm。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孔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喷淋臂和所述第二喷淋臂的旋转角度为60-180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一减速箱,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减速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性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容腔内设有碗篮结构,所述碗篮结构包括上碗篮及下碗篮,所述喷淋结构包括第三喷淋结构、第四喷淋结构及第五喷淋结构,所述第三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容腔的顶部且朝向所述上碗篮,所述第四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上碗篮及所述下碗篮之间且朝向所述上碗篮或下碗篮,所述第五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且朝向所述下碗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喷淋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腔顶部,所述第四喷淋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碗篮和所述下碗篮之间,所述第五喷淋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碗机,可对洗碗机本体内碗篮上的餐具进行无死角反复冲刷,达到对餐具冲洗干净的目的,且效率高,耗时短。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中喷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0.参见图1-2示出一种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本体1,在所述洗碗机本体1内形成容腔2,在所述容腔2内设有喷淋结构3,所述喷淋结构3包括第一喷淋臂31、第二喷淋臂32及驱动组件33,所述第一喷淋臂31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二喷淋臂32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右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第一驱动结构331及第二驱动结构332,所述第一驱动结构331与所述第一喷淋臂3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32与所述第二喷淋臂32连接。
2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碗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结构331驱动所述第一喷淋臂3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左侧壁上,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32驱动所述第二喷淋臂3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右侧壁上,布满水孔的第一喷淋臂31和第二喷淋臂32喷射出来的水流,对洗碗机本体1内碗篮上的餐具进行无死角反复冲刷,达到对餐具冲洗干净的目的,且效率高,耗时短。
22.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臂31沿所述洗碗机的左侧壁轴向方向设置,第二喷淋臂32沿所述洗碗机的右侧壁轴向方向设置。
23.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壁上设有的喷淋臂,其不能转动,仅能朝向一个方向对洗碗机内的餐具进行冲洗,而餐具大小各不相同,餐具放置于洗碗机碗篮上后的高度也有所差异,喷淋臂仅朝向一个方向进行喷淋,对于较大的餐具,其放置于碗篮上高度较高时,只能对其局部进行喷淋,造成清洗不干净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喷淋臂31和第二喷淋臂32可沿轴心做旋转运动,水流从其上设有的喷水孔4喷出,可适应不同大小、高度的餐具,对餐具进行清洗,保证清洗的洁净度。
24.在所述第一喷淋臂31和所述第二喷淋臂32上设有若干个喷水孔4,所述喷水孔4在所述第一喷淋臂31或第二喷淋臂32上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喷淋臂31上的所述喷水孔4沿第一喷淋臂31阵列排布。在所述第二喷淋臂32上的所述喷水孔4沿第二喷淋臂32阵列排布。
25.所述喷水孔4的数量为15-30个。合理设置喷水孔4的数量,避免喷水孔4过少,造成局部清洗不干净的情况;也避免喷水孔4过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26.所述喷水孔4的直径为1-3.5mm。合理设置喷水孔4的大小。
27.所述喷水孔4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28.所述第一喷淋臂31和所述第二喷淋臂32的旋转角度为60-180
°
。通过第一喷淋臂31和第二喷淋臂32的旋转,使得第一喷淋臂31和第二喷淋臂32上的喷水孔可朝上喷水或朝下喷水,以对餐具进行冲刷清洗。
29.当所述第一喷淋臂31或所述第二喷淋臂32转动至其上的喷水孔4朝向所述容腔2顶部,所述第一喷淋臂31或所述第二喷淋臂32的喷水孔4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a
°
,当所述第一喷淋臂31或所述第二喷淋臂32转动至其上的喷水孔4朝向所述容腔2第部,所述第一喷淋臂31或所述第二喷淋臂32的喷水孔4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b
°
,转动角度为c
°
,且c
°
=a
°
+b
°

30.举例说明,当第一喷淋臂31的旋转角度为60
°
,且第一喷淋臂31的喷水孔4与水平面在同一平面时,第一喷淋臂31可轴向顺时针转动30
°
或逆时针转动30
°

31.所述第一驱动结构331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箱,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32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箱。通过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增大扭矩。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容腔2的左侧壁上,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容腔2的右侧壁上。
32.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331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32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结构331和第二驱动结构332开始转动或停止转动。
33.在所述容腔2内设有碗篮结构5,所述碗篮结构5包括上碗篮51及下碗篮52,所述第一喷淋臂31和所述第二喷淋臂32设置在所述上碗篮51和所述下碗篮52之间。所述喷淋结构3包括第三喷淋臂34、第四喷淋臂35及第五喷淋臂36,所述第三喷淋臂34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顶部且朝向所述上碗篮51,所述第四喷淋臂35设置在所述上碗篮51及所述下碗篮52之间且朝向所述上碗篮51或下碗篮52,所述第五喷淋臂36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底部且朝向所述下碗篮52。
34.所述第三喷淋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腔2顶部,所述第四喷淋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碗篮51和所述下碗篮52之间,所述第五喷淋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容腔2的底部。
35.还包括喷淋支架,所述喷淋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喷淋臂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五喷淋臂连接。所述第四喷淋臂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可根据洗碗机内上碗篮51和下碗篮52的不同的安装高度以调节第四喷淋臂的安装位置。
36.所述喷淋支架还包括沿横向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架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喷淋臂31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第二支架的右端部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喷淋臂32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
37.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