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26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


背景技术:

2.线条灯是一种高端的柔性装饰灯,其外壳多采用铝材制成,有着线条鲜明、结构简单和外形美观的优点,并且安装方便。线条灯的结构组成通常包括壳体、端盖、透光罩以及光源组件。端盖安装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透光罩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上,壳体、端盖以及透光罩共同限定一容纳空间,并且光源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有的线条灯,端盖是板状的,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大多采用胶粘连接或采用自攻螺钉螺纹连接,具体多为侧边锁螺钉,不够隐蔽、美观。端盖通常是直接封闭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开口上,由于端盖与壳体的两端开口之间没有做到良好的密封,导致光源组件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从壳体相对的两端部处漏光,影响照明效果。当然,除此之外,也有的端盖是包覆在壳体相对两端部外侧的,其与端盖相对两端部之间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一来,端盖的侧壁明显是突出于壳体的侧壁的,外形上不够美观和简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端盖更加隐蔽、外形更加美观的防漏光的线条灯。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包括:
5.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端部并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6.一对端盖,连接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并且封闭第一开口;
7.透光罩,连接在壳体的底部上并且封闭第二开口,壳体、一对端盖、透光罩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
8.光源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9.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内侧凹陷的收纳部,第一开口开设在收纳部上,收纳部配置为:与端盖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收纳端盖,端盖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二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
10.优选的,收纳部配置为:在端盖被收纳在收纳部中之后,端盖的外表面与壳体的端面大致相平齐。
11.优选的,端盖与壳体之间、透光罩与壳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12.优选的,端盖与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粘连接、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
13.优选的,透光罩与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粘连接、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
14.优选的,透光罩为硅胶材料制成。
15.优选的,壳体内设置有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件,分隔件将容纳空间分隔成上方的走线腔和下方的光学腔,光源组件位于光学腔中。
16.优选的,光源组件包括电控板、若干个集成设置在电控板上的发光元件,电控板固定在分隔件上。
17.优选的,壳体、一对端盖均通过铝挤压成型工艺一体形成。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通过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内侧凹陷的收纳部,第一开口开设在收纳部上,收纳部配置为:与端盖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收纳端盖,端盖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二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有效避免侧漏光缺陷,提升照明效果,并且结构更简单,端盖更加隐蔽,外形更美观和简洁。
附图说明
20.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端盖从壳体一端部爆炸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去除透光罩和光源组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22.图3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端盖从壳体一端部爆炸分离的剖视示意图;
23.图4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端盖处的剖视示意图;
24.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6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27.100、线条灯;
28.1、壳体;11、收纳部;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分隔件;15、通孔;16、螺钉;
29.2、端盖;21、螺纹连接结构;211、突出部;212、凹口;213、条纹槽;
30.3、透光罩;
31.4、容纳空间;41、走线腔;42、光学腔;
32.5、光源组件;51、电控板;52、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容易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34.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上、下、顶、底、内、外、四周、边沿、端部、端面、相对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35.如图1所示,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100,包括壳体1、一对端盖2、透光罩3以及光源组件5。
36.如图2、图3所示,壳体1整体上呈长条状,其相对的两个端部以及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壳体1相对的两个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2,底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3。一对端盖2安装在壳体1相对的两端部上并且封闭第一开口12,透光罩3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上并且封闭第
二开口13。壳体1、一对端盖2以及透光罩3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4。光源组件5设置在容纳空间4中。透光罩3为硅胶材料制成,其与壳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例中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为卡扣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也可以是胶粘连接、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壳体1内设置有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件14,结合图4所示,分隔件14将容纳空间4分隔成上方的走线腔41和下方的光学腔42,光源组件5位于光学腔42中。光源组件5包括电控板51、若干个集成设置在电控板51上的发光元件52,电控板51固定在分隔件14上。常见的光源组件5有led灯板等。需要说明的是,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光源组件5的组成和安装较为常见,旨在理解本案,不做赘述。
37.再结合图1、图3所示,壳体1相对的两个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1内侧凹陷的收纳部11,收纳部11呈台阶状,第一开口12开设在收纳部11上。收纳部11构造为:其外形、尺寸与端盖2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能够收纳端盖2在其中。当端盖2被安装到壳体1上之后,端盖2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11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有效的封闭第一开口12,从而端盖2与收纳部11两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5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12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这种防漏光结构的构造更加简单,并且对光的密封性能更好,能有效提升线条灯100的照明效果,外形也更加美观。
38.为了使得线条灯的外形更加美观,端盖2的形状最好是板状,在端盖2被收纳在收纳部11中之后,端盖2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端面大致相平齐。
39.如图5、图6所示,一对端盖2与壳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方式。具体的,壳体1的顶壁上开设有通孔15,端盖2上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21。端盖2配置为:藉由螺纹连接结构21伸入第一开口12内,并且螺纹连接结构21与穿过通孔的螺钉16螺纹配合。具体的,螺纹连接结构21包括形成在端盖2相对壳体1一侧表面上的突出部211、开设在突出部211上并且沿水平方向贯穿突出部211的凹口212、若干个形成在凹口212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并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条纹槽213。端盖2在被安装到壳体1上时,藉由突出部21伸入第一开口12内,并且若干个条纹槽222与穿过通孔15的螺钉16螺纹配合。本例中,壳体1、一对端盖2均通过铝挤压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因此,端盖2经铝挤压成型工艺挤出后,也就一体形成了突出部211、凹口212以及条纹槽213。相应的,仅需在壳体1相对的两个端部上铣削加工出台阶状的收纳部11以及在壳体1上钻出通孔15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端盖2或壳体1上机加工螺纹孔而言,本案的这种螺纹连接结构21省去了机加工螺纹孔的工序,制造更加简单,并且壳体1上的收纳部11以及通孔15也易于加工制造,工序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端盖2或壳体1上自攻螺纹孔而言,本案的铝挤压成型工艺制造的端盖2,其螺纹连接结构21也方便螺钉的反复拆装,不易出现螺纹滑牙的缺陷。
4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端盖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螺纹连接方式,也可是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或不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胶粘连接、卡扣连接、过盈配合或焊接。
41.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书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