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拆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套式快拆接头。
背景技术:
2.卡套式管接头是适用于油、水、气等非腐蚀性或腐蚀性介质的密封管接头,配用铝塑管的规格要求比较灵活,与管道连接后,具有连接牢靠、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因而在炼油、化工、轻工、纺织、国防、冶金、航空、船舶等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也适用于各种机械工程、机床设备等液压传动管路。
3.卡套式管接头在连接过程中管接头本体一般需要先固定在管道上,之后再旋入后端的螺母,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后端螺母的旋转和拆装会影响连接头本体的牢固性,造成其松动,导致密封性下降;此外常规的卡套连接头在其连接配合时,前卡套与接头本体之间受力相对较大,前卡套容易在后卡套的压力作用下抵压进接头本体的内部过深,在后期拆卸时难以取出,从而影响其使用。
4.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套式快拆接头。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套式快拆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00、前卡套200、后卡套300及螺母400,所述接头本体100具有一与螺母400相连接配合的螺纹端101,所述接头本体100上对应螺纹端101的左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接头本体100上成型有固定套102,该固定套102位于外螺纹与螺纹端101之间,所述固定套102呈圆环状,固定套102朝向外螺纹的一侧沿其周向凹设有一圈插槽121,所述固定套102的外周通过螺纹均匀穿置有多个螺柱122,所述螺柱122的内端伸入至固定套102的插槽121内,所述接头本体100的螺纹端101向外延伸出一圈插管111;
7.所述前卡套200呈环形状,该前卡套200的侧部对应所述插管111开设有一圈与其插入配合的卡槽201;
8.所述后卡套300也呈环形状,该后卡套300的外壁面呈圆锥形,所述后卡套300的最小直径小于前卡套200的内径,所述后卡套300的最大直径大于前卡套200的内径;
9.连接配合时,所述螺母400套设在前卡套200及后卡套300上,并拧入在螺纹端101上,所述螺纹端101的插管111插入在前卡套200的卡槽201内,所述后卡套300插入在前卡套200内,所述螺母400的内端抵压在后卡套300上并使前卡套200压紧抵靠在接头本体100的插管111上。
10.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102的插槽121内设置有一圈橡胶环123,所述螺柱122的内端抵压在橡胶环123的外壁上。
11.上述方案中,所述橡胶环123的内壁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条状凸起。
12.上述方案中,所述插管111呈圆锥管状,所述卡槽201内具有一与圆锥管状的插管
111外壁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斜面抵压在插管111的外壁上。
13.上述方案中,所述接头本体100上由外螺纹处向外延伸出一直管段,所述直管段上套设有密封填料环。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接头本体上连接有一圈固定套,固定套上开设与外部管道相配合的插槽,固定套的外周通过螺纹均匀穿置有多个螺柱,使用过程中可将外部管道插入在固定套的插槽内并利用固定套外周的螺柱将接头本体锁紧固定在外部管道上,提高其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在后期的拆装过程中产生松动;前卡套的侧部对应接头本体上的插管开设有一圈与其插入配合的卡槽,连接配合时,接头本体上的插管抵压在前卡套的卡槽内对其形成限位,避免前卡套在装配过程中进入接头本体内部过深而难以取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7.图3为前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的左视图;
19.图5为橡胶环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列表:100接头本体、101螺纹端、102固定套、111插管、121插槽、122螺柱、123橡胶环、200前卡套、201卡槽、300后卡套、40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2.实施例:参见图1-5,一种卡套式快拆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00、前卡套200、后卡套300及螺母400,接头本体100具有一与螺母400相连接配合的螺纹端101,接头本体100上对应螺纹端101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用于跟外部管道进行螺纹连接配合;
23.接头本体100上还连接有一圈固定套102,固定套102与接头本体100之间可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固定套102位于外螺纹与螺纹端101之间,固定套102呈圆环状,固定套102朝向外螺纹的一侧沿其周向开设有一圈插槽121,固定套102的外周通过螺纹均匀穿置有多个螺柱122,螺柱122的内端伸入至固定套102内;连接配合时,插槽121卡入在外部管道的端部处,拧紧固定套102四周的螺柱122,螺柱122的端部伸出并压紧抵靠在外部管道的外壁上,以此将固定套102和接头本体100锁紧固定,避免在后期转动螺母400时接头本体100与其发生同步转动,造成松动进而影响其密封性;
24.接头本体100的螺纹端101向外延伸出一圈插管111,前卡套200呈环形状,该前卡套200的侧部对应插管111开设有一圈与其插入配合的卡槽201;插管111用与跟前卡套200的卡槽201连接配合,前卡套200的卡槽201可抵压在接头本体100上对其形成限位,避免前卡套200在装配过程中进入接头本体100内部过深难以取出;前卡套200整体可采用紫铜质
地相对较软的紫铜材质,可在挤压时产生一定形变更好的贴合在接头本体100上形成良好的密封;
25.后卡套300也呈环形状,后卡套300的外部呈圆锥形,后卡套300的最小直径小于前卡套200的内径,后卡套300的最大直径大于前卡套200的内径; 以使后卡套300的最小直径端能够插入前卡套200中,且不会完全进入前卡套200内;
26.连接配合时,将螺母400套设在前卡套200及后卡套300上,并拧入在螺纹端101上,螺纹端101的插管111插入在前卡套200的卡槽201内,后卡套300插入在前卡套200内,螺母400的内端抵压在后卡套300上并使前卡套200压紧抵靠在接头本体100的插管111上。
27.参见图4-5,固定套102的插槽121内设置有一圈橡胶环123,螺柱122的内端抵压在橡胶环123的外壁上;连接配合时,该橡胶环123套设在外部管道上,并在螺柱122的作用下抵靠在外部管道上,以此增加其固定套102与外部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橡胶环123还具有一定缓冲作用,可避免螺柱122在转动过程中对外部管道造成损伤;
28.橡胶环123的内壁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条状凸起,多个条状凸起可进一步提高橡胶环123与外部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力。
29.插管111呈圆锥管状,卡槽201内具有一与圆锥管状的插管111外壁相配合的斜面,斜面抵压在插管111的外壁上,设置的斜面可进一步提高卡槽201与插管111之间的贴合度。
30.接头本体100上相对于螺纹端10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出一直管段,该直管段上套设有密封填料环,密封填料环可采用盘根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用于一步提高其连接的密封性。
31.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