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r厌氧反应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br厌氧反应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2.abr(anaerobicbaffltedreactor,厌氧折流反应器)被称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其原理为:在abr反应器中安装一系列垂直的折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多个串联的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其中的污泥颗粒以颗粒化形式或者絮状形式存在,污水在导流板的引导下进行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层,使污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讲解去除。污水绕折流板流动而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的总长度增加,可以提高处理效果,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混合作业来提高其处理效果,厌氧折流反应器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多个厌氧反应池将污水进行处理后进行排放,因此现有的厌氧折流反应器需要在每一个反应池上都需要添加一个搅拌装置来进行混合作业,这样会导致设备的成本增加,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abr厌氧反应污水处理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abr厌氧反应污水处理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和搅匀组件,所述反应池本体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反应池本体呈并排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反应池本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搅匀组件包括驱动部件、联动部件和搅匀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外的一侧,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外的一侧,所述联动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位于最后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外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的工作端与所述联动部件连接,所述搅匀部件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匀部件分别转动设置在一个反应池本体上,每个所述搅匀部件均与一个联动部件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皮带、第一皮带盘和第二皮带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反应池本体上的一侧,所述第一皮带盘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皮带盘固定设置在联动部件上的一端,所述驱动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盘和所述第二皮带盘上。
6.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联动安装座、联动轴和联动伞齿轮,所述联动安装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联动安装座分别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个反应池本体外的一侧和位于最后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外的一侧,所述联动轴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联动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皮带盘固定设置在联动轴的其中一端上,所述联动伞齿轮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联动伞齿轮间隔固定设置在联动轴上,每个所述联动伞齿轮均与一个搅匀部件配合。
7.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搅匀部件均包括搅匀伞齿轮、搅匀轴和搅匀叶片,所述搅匀轴转动设置在反应池本体上,所述搅匀轴的一端贯穿反应池本体的一侧并且延伸至反应池本体外,所述搅匀伞齿轮固定设置在搅匀轴位于反应池本体外的一端上,所述搅匀叶片设有
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匀叶片呈周向固定设置在混匀轴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搅匀伞齿轮与固定在其外侧与其相对应的联动伞齿轮相啮合。
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搅匀叶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导孔。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搅匀组件中驱动部件工作可以同时带动联动部件进行作业,联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多个搅匀部件进行搅匀作业,节省了设备成本,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反应池本体1,搅匀组件2,驱动部件3,驱动电机31,驱动皮带32,第一皮带盘33,第二皮带盘34,联动部件4,联动安装座41,联动轴42,联动伞齿轮43,搅匀部件5,搅匀伞齿轮51,搅匀轴52,搅匀叶片53,导孔54。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6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以下结合图1至图3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abr厌氧反应污水处理池,包括反应池本体1和搅匀组件2,所述反应池本体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反应池本体1呈并排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反应池本体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搅匀组件2包括驱动部件3、联动部件4和搅匀部件5,所述驱动部件3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1外的一侧,所述联动部件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1外的一侧,所述联动部件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位于最后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1外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3的工作端与所述联动部件4连接,所述搅匀部件5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匀部件5分别转动设置在一个反应池本体1上,每个所述搅匀部件5均与一个联动部件4连接,通过搅匀组件2中驱动部件3工作可以同时带动联动部件4进行作业,联动部件4可以同时带动多个搅匀部件5进行搅匀作业,节省了设备成本,实用性较高。
17.具体的,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皮带32、第一皮带盘33和第二皮带盘34,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上的一侧,所述第一皮带盘33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皮带盘34固定设置在联动部件4上的一端,所述驱动皮带32套设在第一皮带盘33和所述第二皮带盘34上。
18.具体的,所述联动部件4包括联动安装座41、联动轴42和联动伞齿轮43,所述联动
安装座4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联动安装座41分别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个反应池本体1外的一侧和位于最后一个所述反应池本体1外的一侧,所述联动轴42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联动安装座41上,所述第二皮带盘34固定设置在联动轴42的其中一端上,所述联动伞齿轮4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联动伞齿轮43间隔固定设置在联动轴42上,每个所述联动伞齿轮43均与一个搅匀部件5配合。
19.具体的,每组所述搅匀部件5均包括搅匀伞齿轮51、搅匀轴52和搅匀叶片53,所述搅匀轴52转动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上,所述搅匀轴52的一端贯穿反应池本体1的一侧并且延伸至反应池本体1外,所述搅匀伞齿轮51固定设置在搅匀轴52位于反应池本体1外的一端上,所述搅匀叶片5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匀叶片53呈周向固定设置在混匀轴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搅匀伞齿轮51与固定在其外侧与其相对应的联动伞齿轮43相啮合。
20.具体的,通过驱动部件3中的驱动电机31工作带动第一皮带盘33进行转动,第一皮带盘33带动套设在其上方的驱动皮带32进行转动,驱动皮带32带动第二皮带盘34进行转动,第二皮带盘3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轴42进行转动,联动轴42转动时带动两个若干个联动伞齿轮43进行转动,若干个联动伞齿轮43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搅匀伞齿轮51进行转动,搅匀伞齿轮51带动搅匀轴52和搅匀叶片53进行搅拌作业。
21.具体的,每个所述搅匀叶片53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导孔54,导孔54的设置用来方便污水的流通,以及减小污水的阻力。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