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超薄型整流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整流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塑封超薄型整流二极管。


背景技术:

2.整流二极管是一种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整流二极管具有明显的单向导电性,整流二极管可用半导体锗或硅等材料制造,其反向漏电流小,高温性能良好,整流二极管一般为平面型硅二极管,用于各种电源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主要用于各种低频半波整流电路,如需达到全波整流需连成整流桥使用。
3.现有的二极管塑封壳与二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便拆卸,若二极管发生损坏需要丢弃,便要将塑封壳连同二极管一同丢弃,因此塑封壳通常只能使用一次,不可对其重复利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塑封超薄型整流二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二极管塑封壳与二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便拆卸,塑封壳通常只能使用一次,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塑封超薄型整流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本体、塑封底壳和塑封顶壳,所述塑封顶壳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内槽,四个所述内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四个所述安装板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所述内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四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四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塑封顶壳并延伸至所述塑封顶壳的外部,四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拉杆,四个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塑封顶壳并延伸至所述塑封顶壳的外部。
6.优选的,为了使连接轴位置稳定,便于塑封底壳和塑封顶壳之间的连接安装,所述塑封顶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7.优选的,为了便于同时带动位于塑封顶壳同一侧的两个推拉杆移动,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8.优选的,为了便于整流二极管本体两侧的引脚穿过,所述塑封底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塑封底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块,所述塑封顶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块。
9.优选的,为了降低工作时发生的震颤对其造成的损伤,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腔,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缓冲垫。
10.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整流二极管本体支撑,若干个所述滑动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若干个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11.优选的,为了便于连接轴和塑封底壳连接,所述塑封底壳与所述塑封顶壳的内部均设置有凹型存放垫,所述塑封底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复位弹簧、连接杆、推拉杆、连接轴以及安装板完成塑封底壳与塑封底壳之间的快速拆装,便于对整流二极管本体进行塑封,同时可实现塑封壳重复利用。
14.2、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滑动腔、弹性缓冲垫、滑动杆以及减震垫,可降低工作时发生的震颤对其造成的损伤,对二极管进行保护,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的内部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内部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整流二极管本体;2、塑封底壳;3、塑封顶壳;4、内槽;5、限位杆;6、安装板;7、连接轴;8、推拉杆;9、凹槽;10、复位弹簧;11、连接杆;12、连接板;13、圆孔;14、第一安装块;15、第二安装块;16、滑动腔;17、弹性缓冲垫;18、滑动杆;19、减震垫;20、凹型存放垫;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塑封超薄型整流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本体1、塑封底壳2和塑封顶壳3,整流二极管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引脚,且引脚的大小小于通孔21,塑封顶壳3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内槽4,四个内槽4内壁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是为了对安装板6的滑动路径进行牵引,防止安装板6滑动时滑歪,四个限位杆5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板6,四个安装板6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内槽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四个安装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位于塑封顶壳3同一侧的两个内槽4中的连接轴7的一端,延伸至塑封顶壳3的同一侧,四个连接轴7的一端均贯穿塑封顶壳3并延伸至塑封顶壳3的外部,四个连接轴7与塑封顶壳3的贯穿处均为滑动连接,四个安装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拉杆8,四个推拉杆8的一端均贯穿塑封顶壳3并延伸至塑封顶壳3的外部,推拉杆8与塑封顶壳3的贯穿处均为滑动连接。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塑封顶壳3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9,两个凹槽9的内部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自身弹力能够将连接轴7在无外力的情况中位置保持稳定,起到限位作用,两个凹槽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两个复位弹簧1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凹槽9内壁的一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杆11的一
端,两个连接杆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位于塑封顶壳3同一侧的两个连接轴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与两者位于同侧的连接板12上。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塑封底壳2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圆孔13,圆孔13的形状大小和连接轴7的大小相适配,圆孔13便于连接轴7将塑封顶壳3与塑封底壳2之间连接安装,塑封底壳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块14,塑封顶壳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块15,若干个第一安装块14的与若干个第二安装块1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腔16,若干个第一安装块14与若干个第二安装块1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缓冲垫17,弹性缓冲垫17将凹型存放垫20与其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缓冲。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若干个滑动腔1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8,滑动杆18的一端贯穿弹性缓冲垫17,且滑动杆18与弹性缓冲垫17的贯穿处为滑动连接,其可在弹性缓冲垫17中上下滑动,若干个滑动杆1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19,减震垫19将塑封底壳2以及塑封顶壳3与其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缓冲,塑封底壳2与塑封顶壳3的内部均设置有凹型存放垫20,两个凹型存放垫20之间放置整流二极管本体1,塑封底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21,滑动杆18的一端和与其靠近的一个凹型存放垫20固定连接。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整流二极管本体1放在塑封底壳2中的一个凹型存放垫20上,捏住两个连接板12,两个连接板12受力将推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杆11向两个凹槽9内部滑动,并挤压两个与其连接的复位弹簧10,同时两个连接板12将与其连接的位于同侧的两个推拉杆8向靠近塑封顶壳3的方向推动,推拉杆8推动与其连接的安装板6在限位杆5上滑动,并带动连接轴7滑入内槽4中,将塑封顶壳3对应放在塑封底壳2上方使两者闭合,松开对两个连接板12施加的力,两个复位弹簧10将连接板12弹回无外力施压的位置,从而带动连接轴7卡入圆孔13中将塑封底壳2以及塑封顶壳3安装,便于对整流二极管本体1进行塑封,同时可实现塑封壳重复利用。
27.当二极管使用的过程中,二极管会产生震颤晃动,此时,整流二极管本体1晃动可对凹型存放垫20施加压力,凹型存放垫20受力对与其连接的滑动杆18施压,滑动杆18会在滑动腔16内部滑动,弹性缓冲垫17会将凹型存放垫20与其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进行缓冲,减震垫19将塑封底壳2以及塑封顶壳3与其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缓冲,以此降低工作时发生的震颤对其造成的损伤,对二极管进行保护,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