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转子电机滚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外转子电机是指外壳旋转、轴固定的电机,比如吊扇,外转子电机具有节省空间,设计紧凑且美观的提诶单,适合安装在叶轮里,具有最佳的冷却效果,无需v型带、附加的张紧带或其他设备。
3.外转子电机滚筒的定子装在电机轴上,由于其铜线绕组在电机轴部,因此,其热量大都聚集在电机轴部位,如不对这些热量进行散热传到,可能会导致电机内部结构受损,铜丝高温会影响电机灵敏度以及寿命,因此,我们亟需一种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外转子电机滚筒散热难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包括外转子电机滚筒本体,所述外转子电机滚筒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子,所述定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轴杆,所述电机轴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
8.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于电机轴杆内部的吸收腔,所述电机轴杆的一端开设有开丝接口一,所述开丝接口一的内部旋接有带丝管道接头一,所述带丝管道接头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钢管,所述电机轴杆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开丝接口二,所述开丝接口二的内部旋接有带丝管道接头二,所述带丝管道接头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带丝管道接头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液管。
9.优选的,所述输液钢管嵌入于吸收腔的内部,所述带丝管道接头二位于定子的外部,且带丝管道接头二与吸收腔之间相互贯通。
10.输液钢管嵌入于吸收腔内,形成乳化液储留腔,以便乳化液充盈电机轴杆。
11.优选的,所述输液钢管的外部长度比吸收腔的内部长度短5cm。
12.为吸收腔的底端与输液钢管的底端留置5cm空间,方便乳化液通过5cm 的空间从输液钢管内流入吸收腔内,降低淤堵概率,提高乳化液流通效率。
13.优选的,所述吸收腔贯穿电机轴杆的一端,所述吸收腔的整体长度为电机轴杆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14.留置电机轴杆三分一的实体,保证其强度,且电机轴杆所需散热部位大抵集中在定子内,其长度大约为电机轴杆的三分之二,因此,去三分之二深度开设吸收腔,能够最大
限度降低乳化液的消耗,且能够更好的集中散热。
15.优选的,所述带丝管道接头二的直径与吸收腔的直径一致。
16.带丝管道接头二与吸收腔直径一致,能够提高回液管传到温热乳化液的效率,保证散热效果。
17.优选的,所述输液钢管的横截面面积为吸收腔横截面面积的一半。
18.输液钢管与吸收腔之间留置大约一半的空间用于乳化液与电机轴杆的接触,最大限度提高乳化液对电机轴杆的吸热排散效率。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有散热机构,采用液冷循环装置将进液管和回液管进行连接,于进液管内灌注乳化液,乳化液经进液管传入输液钢管内,此时,液体为冷却状态,输液钢管内乳化液充盈后会传入吸收腔内,吸收腔内乳化液充盈会对电机轴杆上所聚集的热量进行吸收,此时,吸收腔内的乳化液不断升温,升温后的乳化液经带丝管道接头二传入回液管内,从而排出温热乳化液,乳化液通过不断的进液回液的温差给定子和电机轴杆进行降温,达到快速排热,保护电机轴杆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轴杆局部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轴杆测视面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外转子电机滚筒本体;2、定子;3、电机轴杆;4、散热机构;401、吸收腔;402、开丝接口一;403、带丝管道接头一;404、输液钢管; 405、开丝接口二;406、带丝管道接头二;407、进液管;408、回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4,一种开关磁阻外转子电机滚筒的散热装置,包括外转子电机滚筒本体1,外转子电机滚筒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子2,定子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轴杆3,电机轴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4。
28.具体的,散热机构4包括开设于电机轴杆3内部的吸收腔401,电机轴杆 3的一端开设有开丝接口一402,开丝接口一402的内部旋接有带丝管道接头一403,带丝管道接头一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钢管404,电机轴杆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开丝接口二405,开丝接口二405的内部旋接有带丝管道接头二406,带丝管道接头一4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07,带丝管道接头二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液管408。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液冷循环装置将进液管407和回液管408进行连接,于进
液管407内灌注乳化液,乳化液经进液管407传入输液钢管404 内,此时,液体为冷却状态,输液钢管404内乳化液充盈后会传入吸收腔401 内,吸收腔401内乳化液充盈会对电机轴杆3上所聚集的热量进行吸收,此时,吸收腔401内的乳化液不断升温,升温后的乳化液经带丝管道接头二406 传入回液管408内,从而排出温热乳化液,乳化液通过不断的进液回液的温差给定子2和电机轴杆3进行降温。
30.具体的,输液钢管404嵌入于吸收腔401的内部,带丝管道接头二406 位于定子2的外部,且带丝管道接头二406与吸收腔401之间相互贯通。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液钢管404嵌入于吸收腔401内,形成乳化液储留腔,以便乳化液充盈电机轴杆3。
32.具体的,输液钢管404的外部长度比吸收腔401的内部长度短5cm。
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吸收腔401的底端与输液钢管404的底端留置5cm 空间,方便乳化液通过5cm的空间从输液钢管404内流入吸收腔401内,降低淤堵概率,提高乳化液流通效率。
34.具体的,吸收腔401贯穿电机轴杆3的一端,吸收腔401的整体长度为电机轴杆3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留置电机轴杆3三分一的实体,保证其强度,且电机轴杆3所需散热部位大抵集中在定子2内,其长度大约为电机轴杆3的三分之二,因此,去三分之二深度开设吸收腔401,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乳化液的消耗,且能够更好的集中散热。
36.具体的,带丝管道接头二406的直径与吸收腔401的直径一致。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丝管道接头二406与吸收腔401直径一致,能够提高回液管408传到温热乳化液的效率,保证散热效果。
38.具体的,输液钢管404的横截面面积为吸收腔401横截面面积的一半。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液钢管404与吸收腔401之间留置大约一半的空间用于乳化液与电机轴杆3的接触,最大限度提高乳化液对电机轴杆3的吸热排散效率。
40.在使用时,采用液冷循环装置将进液管407和回液管408进行连接,于进液管407内灌注乳化液,乳化液经进液管407传入输液钢管404内,此时,液体为冷却状态,输液钢管404内乳化液充盈后会传入吸收腔401内,吸收腔401内乳化液充盈会对电机轴杆3上所聚集的热量进行吸收,此时,吸收腔401内的乳化液不断升温,升温后的乳化液经带丝管道接头二406传入回液管408内,从而排出温热乳化液,乳化液通过不断的进液回液的温差给定子2和电机轴杆3进行降温。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