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6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领域,特别是指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木材切割装置中,设置的下吸尘装置为开放式结构,吸尘效果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能有效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同时下吸尘装置结构不稳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通过在物料输送装置两侧的吸附梁上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漏斗式吸尘装置,结构稳定,有效保证了吸尘的稳定性;且物料输送装置的从动组侧面的吸附梁上的漏斗式吸尘装置能够随着从动组的移动而移动,使得设备能够加工不同规格的物料,有效扩大了设备的加工范围;同时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内置槽与四边锯结构的锯条正下方,顶部略低于吸附梁,能够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全部承接住,有效防止粉末外扬,保证加工环境更加整洁干净;且下漏斗设置为开放式,便于粉末排出处理,不会耽误正常的物料加工工作,有效保证了正常工作的进行。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包括:底架、四边锯结构、物料输送装置及废料输送装置,所述四边锯结构、物料输送装置及废料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与所述四边锯结构相接,所述废料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侧面;
6.还包括漏斗式吸尘装置,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侧下方,所述废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的侧下方。
7.进一步,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侧面可拆卸的安装有吸附梁;
8.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包括内置槽、侧挡板及下漏斗;
9.所述内置槽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吸附梁侧面,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四边锯结构的锯条的正下方;所述内置槽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吸附梁的高度;
10.所述侧挡板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置槽的外侧底部;
11.所述下漏斗安装于所述内置槽底部且与所述内置槽连通。
12.进一步,所述内置槽包括内侧板、底板及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内侧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吸附梁的外侧面;
13.所述下漏斗安装于所述底板底部。
14.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漏孔,所述下漏斗通过所述漏孔与所述内置槽连通。
15.进一步,所述下漏斗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所述漏孔设置有多组,每组设置有多个。
16.进一步,所述下漏斗包括连接部及接料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置槽连通,所述接料部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底部。
17.进一步,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开口为矩形、底部开口为圆形、前后侧面为直角梯形、
左右侧面为等腰梯形。
18.进一步,所述接料部的正投影为矩形。
19.更进一步,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物料输送结构的两侧;
20.相应的,所述废料输送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废料输送装置分别设置于两组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外侧下方。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物料输送装置两侧的吸附梁上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漏斗式吸尘装置,结构稳定,有效保证了吸尘的稳定性;且物料输送装置的从动组侧面的吸附梁上的漏斗式吸尘装置能够随着从动组的移动而移动,使得设备能够加工不同规格的物料,有效扩大了设备的加工范围;同时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内置槽与四边锯结构的锯条正下方,顶部略低于吸附梁,能够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全部承接住,有效防止粉末外扬,保证加工环境更加整洁干净;且下漏斗设置为开放式,便于粉末排出处理,不会耽误正常的物料加工工作,有效保证了正常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顾客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的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的漏斗式吸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所示的漏斗式吸尘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26.图4为图2所示的漏斗式吸尘装置的结构后视图;
27.图5为图2所示的漏斗式吸尘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28.图6为图2所示的漏斗式吸尘装置的结构右视图;
29.图7为图2所示的漏斗式吸尘装置的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具有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四边锯装置,包括底架1、四边锯结构2、物料输送装置3及废料输送装置4,所述四边锯结构2、物料输送装置3及废料装置4均安装于所述底架4上,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与所述四边锯结构2相接,所述废料输送装置4安装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的侧面;
32.废料输送装置4设置有两套,分别设置在物料输送装置3的两外侧,还设置有侧推
料气缸及定位气缸,侧推料气缸与定位气缸分别设置在物料输送装置3的两外侧,侧推料气缸与定位气缸均设置有多个;
33.物料输送装置3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为主动组31、一组为从动组32,主动组31与从动组32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拖链结构33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物料的输送;
34.两组废料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两组物料输送装置的外侧,侧推料气缸与定位气缸也是分别安装在两组物料输送装置的外侧。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还包括漏斗式吸尘装置5,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5设置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的侧下方,具体为外侧下方,漏斗式吸尘装置5主要用于将切割时产生的粉尘吸走;
36.所述废料输送装置4设置于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5的侧下方,具体为外侧下方,物料在加工时,主要是切割毛边或者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下需要尺寸的物料,切割掉的毛边或剩余的物料通过废料输送装置运走。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的侧面安装有吸附梁,即主动组31与从动组32的外侧均设置有吸附梁,其中从动组32上的吸附梁与从动组32同步移动;
38.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5包括内置槽51、侧挡板52及下漏斗53;
39.所述内置槽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吸附梁侧面,主动组外侧的吸附梁与从动组外侧的吸附梁上均安装有内置槽,其中从动组外侧的吸附梁上的内置槽与其相连的吸附梁同步移动,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物料的加工,且内置槽位于四边锯装置的锯条的正下方,在四边锯装置切割的同时产生的锯沫粉尘直接落入内置槽内;
40.所述内置槽51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吸附梁的高度,一般是略低于吸附梁的高度,防止物料放置不平;
41.所述侧挡板52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置槽的外侧底部,防止粉尘飞扬;
42.所述下漏斗53安装于所述内置槽51底部且与所述内置槽51连通。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所述内置槽51包括内侧板511、底板512及外侧板513,所述内侧板512与所述外侧板513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512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内侧板511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吸附梁的外侧面;
44.所述下漏斗53安装于所述底板512底部;
45.内置槽51用于承接锯物料时产生的粉末,粉末最终落下漏斗53内。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所述底板512上设置有漏孔5121,所述下漏斗53通过所述漏孔5121与所述内置槽51连通;
47.粉末通过漏孔落入下漏斗内,漏斗底部设置成可开口结构,便于将粉末排出,也可以连接管道将粉末排出。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所述下漏斗53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所述漏孔5121设置有多组,每组设置有多个;
49.为了保证粉末能够顺利排出不会在内置槽内积压,设置了多组漏孔,每组漏孔与一个下漏斗配合,每组漏孔设置多个。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2-图7,所述下漏斗53包括连接部531及接料部532,所述连接部531与所述内置槽51连通,所述接料部532安装于所述连接部531底部;
51.接料部一般设置为圆柱形,便于连接外排管,也可以在接料部底部设置可开合的底盖,便于将粉末排出进行处理。
5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2-图7,所述连接部531的顶部开口为矩形、底部开口为圆形、前后侧面为直角梯形、左右侧面为等腰梯形;
53.所述接料部的正投影为矩形;
54.下漏斗的体积应该尽量大,且应该便于进行安装、便于粉末的排出;
55.由于安装内置槽的空间有限,同时与锯条相适应,内置槽需要设置的比较窄,但同时要满足粉末的外排,防止粉末积压,因此下漏斗的顶部设置为扁长形,以增大粉末的流出通道;
56.接料部一般设置为圆柱形,便于连接管道将粉末排出。
5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5分别安装于所述物料输送结构的两侧;
58.相应的,所述废料输送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废料输送装置分别设置于两组所述漏斗式吸尘装置的外侧下方;
59.为了保证运送的平稳性,物料输送结构设置有自动组和从动组,与物料输送结构相适应的,废料输送结构和漏斗式吸尘装置也设置有两组,保证粉末全部被收集排出,有效避免了粉末飞扬。
6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本技术中的漏斗式吸尘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吸附梁上,结构非常稳定,内置槽的顶部与吸附梁几乎平齐,且内置槽位于四边锯装置的锯条的正下方,吸尘效果好,保证加工粉末全部被收集,有效防止粉末飞扬,有效保护了环境;由于将加工粉末全部吸走,因此加工时不会遮挡视线,有效保证了加工精度;下漏斗可以连接软管将粉末排出设备外,不需要经常清理,有效节省了时间,使用也更加方便。
61.本实用新型中的漏斗式吸尘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的机械设备上,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结合本技术能够想到的其他的用途。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