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墙连接结构,包括面板,面板的两侧一体设置有限位连接件,通过限位连接件实现相邻内墙的限位连接,保证了连接后的墙体表面的平整度,相邻内墙间的间隙为1mm左右,且间隙间通过密封胶填充,这样在需要拆卸内墙时,刀片嵌入间隙中,使用一刀即可割开密封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墙的剖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相邻内墙连接部位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19.图中:1,1
’‑
面板;2-填充料;3,3
’‑
限位连接部;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未具体说明的方法或功能部件均为现有技术。
21.实施例1
22.如图1-3所示,是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包括内墙,内墙由两块面板1和夹在其中的填充料2组成,本实施例中的面板1采用镀铝锌彩钢板,其屈服强度为350mpa;在面板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连接部3,相邻内墙通过限位连接部3实现限位连接。限位连接部3与面板1一体成型,限位连接部3是面板1的两端向墙体内侧弯折三次后形成的弯折结构,本实施例中,每次弯折的角度为90度,且弯折的r角为面板1厚度的两倍,使得限位连接部3的形状大致呈z字形。
23.内墙左右两端的限位连接部3的形状相适应,多块内墙通过限位连接部3的配合连接后形成一个较大的墙体,该墙体的外表面保持平整。相邻内墙的两端之间的间隙4为1mm,在间隙4之间填充密封胶以进行固定,使用的密封胶可以是耐候胶,当需要拆卸各内墙时,使用厚度不超过1mm的刀片嵌入间隙4中,沿间隙4方向进行切割,即可割裂两相邻内墙间的密封胶,使得拆卸操作简单快速。
24.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填充料2为岩棉,这样内墙将具有保温作用,岩棉容重120kg/m3,导热系数不大于0.042w/m
·
k。
25.本实施例中,在填充料2通过聚氨酯胶连接在面板1上。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内墙内部预先布置水电管线,以充分利用墙体内部空间,实现水电管路的隐藏式布置;在内墙的上下侧面上可以设置m形墙槽条,m形墙槽条有利于内墙进行上下方向的堆叠配合连接。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前述各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变型、等同替换,或者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方法用于其它领域以取得同样的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包括内墙,内墙由两块面板和夹在其中的填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两端设有限位连接部,相邻内墙通过限位连接部实现限位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部为面板两端向墙体内侧弯折多次后形成的弯折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次弯折的角度为9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内墙通过限位连接部配合连接后,相邻内墙间的间隙为1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之间填充有密封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岩棉。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与面板间通过聚氨酯胶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内布置有水电管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上下侧面上设置有m型墙槽条。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为镀铝锌彩钢板或者不锈钢板。
技术总结
一种内墙连接结构,包括内墙,内墙由两块面板和夹在其中的填充料组成,所述面板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连接部,相邻内墙通过限位连接部实现限位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墙连接结构,通过面板两侧一体设置的限位连接件实现相邻内墙的限位连接,保证了连接后的墙体表面的平整度,相邻内墙间的间隙为1mm左右,且间隙间通过密封胶填充,这样在需要拆卸内墙时,刀片嵌入间隙中,沿间隙移动,即可割开密封胶,拆卸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跃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