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

专利查询2022-5-14  18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美操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2.健美操是以健身、健美、健心为目标融体操、舞蹈、音乐、娱乐为一体的有氧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在进行健美操运动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瑜伽垫,健美操运动完以后,再将瑜伽垫收卷,减小占用的空间。
3.根据专利号:cn212700336u,公开了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训练垫,所述训练垫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均通过凹槽卡接有一号连接板,所述横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止板,所述卡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柜体,所述柜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全身镜,所述柜体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一号连接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练习杆,所述练习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止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转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练习弹簧,所述练习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练习滑块,所述练习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在滑杆的表面,所述练习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主板的顶部,所述练习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其主要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练习把手和练习杆的配合,使用者能够在训练垫顶部进行练习预热,在练习杆顶部进行腿部练习,握持练习杆进行胸部和上肢的力量练习,通过全身镜,使用者能够观察自己的动作,加以纠正,且使用者能够看到自身的进步,从而提高使用者的练习的趣味和动力,练习效果极好,十分有利于使用,通过二号连接板和一号连接板的配合,使用者能够快捷的拆装柜体和连接柱,通过练习杆和滑动块的配合,使用者能够将练习杆和主板快捷拆装,从而实现将练习装置拆分收纳,避免了占用大量的空间,使用十分的方便。
4.通常在健美操运动以后,运动者会在瑜伽垫上进行身体训练,如仰卧起坐等,但是普通的健美操训练只需要使用到瑜伽垫,瑜伽垫结构简单,且收卷麻烦,不能为训练者进行仰卧起坐等训练提供辅助,会造成训练效果下降,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旨在解决瑜伽垫结构简单,且收卷麻烦,不能为训练者进行仰卧起坐等训练提供辅助,会造成训练效果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旨在解决瑜伽垫结构简单,且收卷麻烦,不能为训练者进行仰卧起坐等训练提供辅助,会造成训练效果下降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根据内部隔板划分为辅助仓、储存仓和驱动仓,还包括转动架,所述外壳内部驱动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转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辅助仓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所述转动架与所述驱动机构保持传动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转动架保持旋转并锁止于该角度。
8.作为优选的,所述储存仓内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瑜伽垫本体,所述瑜伽垫本体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外部,且所述瑜伽垫本体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转动辊与所述驱动机构保持传动连接。
9.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蜗轮、蜗杆、驱动杆和定位杆,所述蜗轮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辊的外壁,所述驱动辊转动连接于驱动仓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且所述驱动辊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外壳一侧的外壁,所述驱动辊内活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辊一侧的外壁设置有插接槽,储存仓与驱动仓之间隔板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通过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通过孔延伸至插接槽内。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一侧的外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蜗杆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杆的外壁,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驱动仓一侧的内壁对称安装有定位座。
11.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活动套接于所述驱动杆的外壁,所述活动杆和定位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12.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辊与所述外壳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涡卷弹簧。
13.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外壳一侧的外壁保持磁性连接。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实用新型,驱动仓用于容纳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可以使转动架保持旋转和自锁,为训练者提供了仰卧起坐等运动的抵接部,训练者可以将脚部与转动架进行抵接,从而能在不影响训练者训练效果的情况下进行仰卧起坐训练。
16.2、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定位板从外壳外壁上取下,然后将定位板拉出,在定位板拉出的时候,可以将瑜伽垫本体拉出,方便训练者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训练,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瑜伽垫本体收卷,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架转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辊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外壳;2、转动架;3、驱动机构;31、驱动辊;32、蜗轮;33、蜗杆;34、驱动杆;35、定位杆;36、连接杆;37、定位座;38、活动杆;39、定位环;4、转动辊;5、瑜伽垫本体;6、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5.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根据内部隔板划分为辅助仓、储存仓和驱动仓,还包括转动架2,外壳1内部驱动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3,转动架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辅助仓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架2与驱动机构3保持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3使转动架2保持旋转并锁止于该角度。辅助仓用于连接转动架2的一端,储存仓用于储存瑜伽垫本体5,驱动仓用于容纳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机构3可以使转动架2保持旋转和自锁,为训练者提供了仰卧起坐等运动的抵接部,训练者可以将脚部与转动架2进行抵接,从而能在不影响训练者训练效果的情况下进行仰卧起坐训练。
2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转动辊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储存仓内部,转动辊4可以对瑜伽垫本体5进行收卷,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定位板6从外壳1外壁上取下,然后将定位板6拉出,在定位板6拉出的时候,可以将瑜伽垫本体5拉出,方便训练者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训练,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瑜伽垫本体5收卷,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27.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转动架2转动并保持自锁,在外壳1驱动仓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辊31,转动架2,驱动辊3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蜗轮32,在外壳1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活动连接有驱动杆34,驱动杆3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壁,驱动杆34的另一端和外壳1一侧的内壁保持活动连接,在外壳1驱动仓底部的内壁上对称安装有定位座37,定位座37外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8,活动杆38一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定位环39,定位环39用于套接驱动杆34的外壁,使驱动杆34能够沿滑动槽保持滑动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旋转运动,为了能够使蜗轮32和蜗杆33进行啮合,在定位座37和活动杆38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可以在其作用下使蜗轮32始终与蜗杆33保持啮合,当需要将转动架2快速调整角度的时候,可以直接将驱动杆34的一端下滑,使活动杆38在定位座37外壁上滑动,从而将蜗杆33与蜗轮32分离,进而可以将转动架2进行快速旋转,当旋转至合适的位置以后,将驱动杆34松开,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驱动杆34复位,蜗轮32和蜗杆33重新啮合。
28.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转动辊4对瑜伽垫本体5进行收卷,在转动辊4与外壳1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涡卷弹簧,在拉出瑜伽垫本体5的时候涡卷弹簧受力,当使用者松开以后,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将瑜伽垫本体5收卷至储存仓内部,为了防止在使用的时候涡卷弹簧自动将瑜伽垫本体5进行收卷,在驱动辊31的外壁上活动插接有连接杆36,储存仓和驱动槽之间隔板的外壁上开设有通过孔,在转动辊4的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连接杆36的一端插接到转动辊4的插接槽内,再通过蜗轮32和蜗杆33防止转动辊4转动。
29.磁性连接的定位板6和外壳1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定位板6从外壳1的外壁上拿出,同
时能防止在进行搬运的时候定位板6与外壳1分离。
30.该文提及的压缩弹簧、涡卷弹簧,其弹性系数符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要求。
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