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
背景技术:
2.现有建筑行业的模板大量使用木模板,比较常见的木模板是杨木模板和松木模板。木模板相对而言比较轻,成本略低,但是耐用度较差,并且作业时施工质量均依赖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临场发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导致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难以有效控制;而且,木模板的重复利用率非常低,正因为如此,木模板的大范围使用均以大量砍伐森林为代价,给环境造成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钢模板,强度高,重复使用次数多,但是其重量过高,成本高昂,且由于钢模板的质量较重导致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不便于装卸,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中,木模板和钢模板一般通过费用较高的机械设备在建筑物体外吊升至上部拟浇筑楼层,以实现模板的重复利用,其费用较高且工序较多,对模架工程的施工工期影响较大。铝模板以其承载力较高、质量轻、便于人工操作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内通过固定设置加强筋来增加传料盒的承载力,但是不方便拆卸,同时不方便堆叠收纳,在运输和存放时占用空间大,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一)实用新型目的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通过第一加强筋上的第一滑块方便与第一固定件安装与拆卸,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限位槽限制第一加强筋滑动;第一通过第二加强筋上的第二滑块方便与第二固定件安装与拆卸;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第二限位槽限制第二加强筋滑动;第二加强筋卡扣在第一加强筋上的卡槽内,提高稳定性;在提高主体框承载力的同时方便堆叠和收纳,方便运输和存放,更加实用。
5.(二)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包括主体框、第一固定件、第一加强筋、第一滑块、第二固定件、第二加强筋和第二滑块;
7.第一固定件设置在主体框上,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导向槽和第一限位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导向槽连通,第一导向槽与第一限位槽连通;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加强筋上,且第一滑块与第一固定件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设置在主体框上,且第二固定件的底端与第一固定件的顶端相贴;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导向槽和第二限位槽,且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导向槽连通,第二导向槽第二限位槽连通;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加强筋上,且第二滑块与第二固定件滑动连接。
8.优选的,主体框的主视投影面和左视投影面均为梯形。
9.优选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数目为两组。
10.优选的,第一滑块尺寸小于等于第一安装槽的尺寸。
11.优选的,第二滑块的尺寸小于等于第二安装槽的尺寸。
12.优选的,第一加强筋上设有两组卡槽。
13.优选的,第二加强筋的第二限位槽的数目为两组。
14.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把手设置在第二加强筋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将第一加强筋通过第一滑块滑入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安装槽,之后在第一导向槽内移动并卡在第一限位槽内;之后将第二加强筋通过第二滑块滑入第二固定件上的第二安装槽,随后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并卡在第二限位槽内,同时第二加强筋卡在第一加强筋上的卡槽内完成安装;当使用结束后,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取出,然后将多个主体框叠放收纳;本实用新型在提高主体框承载力的同时方便堆叠和收纳,方便运输和存放,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的结爆炸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主体框;2、第一固定件;3、第一安装槽;4、第一导向槽;5、第一限位槽;6、第一加强筋;7、第一滑块;8、第二固定件;9、第二安装槽;10、第二导向槽;11、第二限位槽;12、第二加强筋;13、第二滑块;14、卡槽;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包括主体框1、第一固定件2、第一加强筋6、第一滑块7、第二固定件8、第二加强筋12和第二滑块13;
21.第一固定件2设置在主体框1上,第一固定件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第一导向槽4和第一限位槽5,第一安装槽3和第一导向槽4连通,第一导向槽4与第一限位槽5连通;第一滑块7设置在第一加强筋6上,且第一滑块7与第一固定件2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8设置在主体框1上,且第二固定件8的底端与第一固定件2的顶端相贴;第二固定件8上设有第二安装槽9、第二导向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且第二安装槽9和第二导向槽10连通,第二导向槽10第二限位槽11连通;第二滑块13设置在第二加强筋12上,且第二滑块13与第二固定件8滑动连接。
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框1的主视投影面和左视投影面均为梯形,方便在浇筑好的楼板中取出。
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8的数目为两组。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滑块7尺寸小于等于第一安装槽3的尺寸,方便安装拆卸。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块13的尺寸小于等于第二安装槽9的尺寸,方便安装拆卸。
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6上设有两组卡槽14。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12的第二限位槽11的数目为两组。
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15;把手15设置在第二加强筋12上,方便取拿。
29.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将第一加强筋6通过第一滑块7滑入第一固定件2上的第一安装槽3,之后在第一导向槽4内移动并卡在第一限位槽5内;之后将第二加强筋12通过第二滑块13滑入第二固定件8上的第二安装槽9,随后在第二导向槽10内滑动并卡在第二限位槽11内,同时第二加强筋12卡在第一加强筋6上的卡槽14内完成安装;当使用结束后,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12取出,然后将多个主体框1叠放收纳;本实用新型在提高主体框承载力的同时方便堆叠和收纳,方便运输和存放,更加实用。
3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1)、第一固定件(2)、第一加强筋(6)、第一滑块(7)、第二固定件(8)、第二加强筋(12)和第二滑块(13);第一固定件(2)设置在主体框(1)上,第一固定件(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第一导向槽(4)和第一限位槽(5),第一安装槽(3)和第一导向槽(4)连通,第一导向槽(4)与第一限位槽(5)连通;第一滑块(7)设置在第一加强筋(6)上,且第一滑块(7)与第一固定件(2)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8)设置在主体框(1)上,且第二固定件(8)的底端与第一固定件(2)的顶端相贴;第二固定件(8)上设有第二安装槽(9)、第二导向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且第二安装槽(9)和第二导向槽(10)连通,第二导向槽(10)第二限位槽(11)连通;第二滑块(13)设置在第二加强筋(12)上,且第二滑块(13)与第二固定件(8)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主体框(1)的主视投影面和左视投影面均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8)的数目为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7)尺寸小于等于第一安装槽(3)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块(13)的尺寸小于等于第二安装槽(9)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筋(6)上设有两组卡槽(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筋(12)的第二限位槽(11)的数目为两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15);把手(15)设置在第二加强筋(12)上。
技术总结
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包括主体框、第一固定件、第一加强筋、第一滑块、第二固定件、第二加强筋和第二滑块;第一固定件设置在主体框上,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导向槽和第一限位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导向槽连通,第一导向槽与第一限位槽连通;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加强筋上,且第一滑块与第一固定件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设置在主体框上,且第二固定件的底端与第一固定件的顶端相贴;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导向槽和第二限位槽,且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导向槽连通,第二导向槽第二限位槽连通;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加强筋上,且第二滑块与第二固定件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主体框承载力,方便堆叠以及运输和存放,更加实用。更加实用。更加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有 区楚平 吴倬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三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