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地坪及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透水地坪。
背景技术:
2.地坪是最近几年才被市场广泛接受和运用的,基本上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混凝土,具有施工方便和易清洁保养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小区、公园等;
3.在雨水过后,现有的地坪表面会大量积水,这些积水一方面无法快速下渗,造成雨后市民出行不便,一方面无法收集再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所以急需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透水地坪。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透水地坪来解决上述问题。
5.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透水地坪,包括用于铺设在地下的碎石导流层与集水管,所述碎石导流层连接有地井,沿导流层向上依次摞叠铺设有保水层、过滤层、透水混凝土层;
6.所述集水管表面设有透水通孔,集水管的外周包裹有透水布;
7.一部分所述集水管沿碎石导流层竖直方向铺设至所述过滤层内,并与沿碎石导流层水平方向延铺设至所述地井内的另一部分所述集水管相连接。
8.所述过滤层依次包括木炭过滤层、细沙过滤层、粗沙过滤层、砂石层;
9.所述木炭过滤层铺设在保水层上方,砂石层铺设在透水混凝土层下方。
10.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与砂石层间还铺设有表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开设有植物种植腔,所述植物种植腔与所述表土层相连通。
11.所述植物种植腔上方卡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为透光材质,盖板上开设有入水孔。
12.所述地井上方设置有水泵安装室,所述水泵安装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入水端通过抽水管连接地井,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三通转头连接植物浇水管与入户管。
13.所述植物浇水管内安装有防逆装置。
14.所述防逆装置包括过水管与内套筒,所述过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浇水管的内周,所述内套筒通过钢架固设于过水管内,所述内套筒内滑套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连接有底板一端连接有阻隔板,所述滑杆外套装有弹簧,所述内套筒内壁安装有挡块,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挡块相抵,一端与底板相抵。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16.雨水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层下渗,避免造成雨后市民出行不便,而下渗的雨水经过滤层过滤后一部分储存在保水层,在遇到干燥的天气时蒸发,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并且蒸发的水没有异味,另一部分雨水经集水管和碎石导流层排入地井,可以储存使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透水地坪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18.图2为防逆装置示意图。
19.图3为防逆装置剖视图。
20.附图中:碎石导流层1、集水管2、透水通孔21、地井22、保水层3、木炭过滤层4、细沙过滤层5、粗沙过滤层6、砂石层7、表土层8、透水混凝土层9、植物种植腔91、盖板92、水泵安装室10、水泵11、抽水管12、植物浇水管13、过水管14、内套筒15、钢架16、滑杆17、底板18、阻隔板19、弹簧20、挡块24。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照图1,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透水地坪,包括用于铺设在地下的碎石导流层1与集水管2,所述碎石导流层1连接有地井22,碎石导流层1可采用砾石铺设,沿导流层1向上依次摞叠铺设有保水层3、过滤层、透水混凝土层9,透水混凝土层9用于市民和车辆行走,保水层3采用保水石铺设,所述集水管2表面设有透水通孔21,透水通孔21供外部的水进入到集水管2内,集水管2的外周包裹有透水布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到集水管2内,堵塞集水管2,一部分所述集水管2沿碎石导流层1竖直方向铺设至所述过滤层内,并与沿碎石导流层1水平方向延铺设至所述地井22内的另一部分所述集水管2相连接,使雨水在过滤后可以快速下渗,还可以避免保水层3吸水过多,造成雨水的收集量过小;
25.请参照图1,水平铺设的集水管2仅上表面上开设有透水通孔21,上表面上开设的透水通孔21和碎石导流层1用于在降雨量较大时一起收集保水层3未吸收的雨水,另外考虑到从集水管2中流出的雨水虽经碎石导流层1导流后大部分也会进入地井22,但是还是有小部分流失到地下,所以水平铺设的集水管2底面上无透水通孔21,避免进入集水管2中的雨水在流淌时从透水通孔21中流出;
26.在下雨天,雨水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层9下渗,避免造成雨后市民出行不便,而下渗的雨水经过滤层过滤后一部分储存在保水层3,在遇到干燥的天气时蒸发,增加附近区域的湿度,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而雨水在进入保水层3前经过了过滤层的过滤,这样在蒸发
时雨水没有异味,另一部分雨水经集水管2和碎石导流层1导流排入地井22,可以储存使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7.请参照图1,具体的,所述过滤层依次包括木炭过滤层4、细沙过滤层5、粗沙过滤层6、砂石层7;所述木炭过滤层4铺设在保水层3上方,砂石层7铺设在透水混凝土层9下方;
28.雨水从水混凝土层9下渗后,依次经砂石层7、粗沙过滤层6、细沙过滤层5、木炭过滤层4过滤,保证了进入保水层3的雨水无异味和杂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铺设的集水管2延伸至木炭过滤层4内,也保证了经集水管2和碎石导流层1排入地井22的雨水无杂质和异味。
29.请参照图1,具体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层9与砂石层7间还铺设有表土层8,所述透水混凝土层9上开设有植物种植腔91,所述植物种植腔91与所述表土层8相连通;
30.植物种植腔91与表土层8用于种植花草,既可以让市民观赏,也可以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
31.请参照图1,具体的,所述植物种植腔91上方卡合有盖板92,所述盖板92为透光材质,方便市民行走和观赏,盖板92上开设有入水孔,在雨天时,可以使雨水通过入水孔下渗。
32.请参照图1,具体的,所述地井22上方设置有水泵安装室10,所述水泵安装室10内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入水端通过抽水管12连接地井22,所述水泵11的出水端通过三通转头连接植物浇水管13与入户管,入户管上带有电控阀,当需要入户供水时,由工作人员开启;过滤后的雨水既可以在晴天浇灌植物,还可以入户给市民使用。
33.请参照图2,具体的,所述植物浇水管13内安装有防逆装置,防逆装置的设计可以防止在降雨时,污水从植物浇水管13进入到三通转头内,进而污染三通转头。
34.请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所述防逆装置包括过水管14与内套筒15,所述过水管14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浇水管13的内周,所述内套筒15通过钢架16固设于过水管14内,所述内套筒15内滑套设置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一端连接有底板18一端连接有阻隔板19,所述滑杆17外套装有弹簧20,所述内套筒15内壁安装有挡块24,所述弹簧20一端与所述挡块24相抵,一端与底板18相抵;
35.请参照图1至图3,当天气晴朗,需要给植物浇水时,水泵11启动,雨水进入到过水管14中,在水压的作用下,雨水带动阻隔板19沿远离过水管14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滑杆17沿远离内套筒15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20,雨水从过水管14的出水端口和阻隔板19间的空隙中通过,当浇水完毕后,阻隔板19不再受水压作用,簧20涨开带动阻隔板19沿靠近过水管14方向移动,直至与过水管14的出水端口相抵,这样污水就无法通过阻隔板19进入到过水管14中,也就无法污染三通转头。
36.工作原理:
37.在下雨天,雨水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层9下渗,避免造成雨后市民出行不便,而下渗的雨水经过滤层过滤后一部分储存在保水层3,在遇到干燥的天气时蒸发,增加附近区域的湿度,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而雨水在进入保水层3前经过了过滤层的过滤,这样在蒸发时雨水没有异味,另一部分雨水经集水管2和碎石导流层1导流排入地井22,可以储存使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8.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
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