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线束管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机动车常用的离合器拉索,由挂接圈、钢丝绳、外壳软管和外壳软管接头等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外壳软管和外壳结构是分离结构,它们用于管线的缠过,现有技术中结构缺乏有效的约束结构,为此,设计此发明创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包括管部和盘部,所述管部与盘部连接,它们为一体结构由丁腈橡胶制造;所述盘部一侧具有凸面,另一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开口位置具有圆角结构,管部的一部分穿过盘部形成延伸端;所述盘部外周设置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倾斜设置,与轴心线的夹角为82~87
°
;两个环形槽用于与外周部件的卡紧;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内壁上方收敛设置;所述管部内设置轴孔,所述轴孔从一端向另一端为变径设置;所述轴孔内油脂层;所述管部远离盘部的端头位置设置凸棱,所述凸棱内设置加强环,该处端头内壁设置摩擦纹和条形槽,条形槽长度约0.5cm,用于金属卡片插入,可以起到卡紧作用;所述条形槽间隔环形设置在端口内壁上,所述摩擦纹位于条形槽内侧。
5.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端外周从内盘部向外侧方向逐渐变小。
6.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端的长度超过盘部。
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环为不锈钢金属环。
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环外周设置二氧化硅缓蚀剂层。
9.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端的内壁设置凸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管部和盘部表面设置聚脲防腐耐磨层,其厚度为 0.2cm~1.3cm。
11.进一步的,所述盘部内部设置金属网片。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槽和第一环形槽的深度相同或者不同。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壁上方设置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其中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夹角为120~135
°
。
14.本实新型改进巧妙,设计新颖,为整体结构,方便加工,具有耐磨性,在管部内设置摩擦纹和凸部有利于对管线的约束卡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第一环形环形槽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延伸端端面示意图。
19.图示:1管部、2盘部、21第一环形槽、201第一倾斜面、202第二倾斜面、22第二环形槽、3容纳腔、4轴孔、41凸部、42油脂层、5延伸端、 51变径区域、6凸棱、7摩擦纹、8加强环、9条形槽、10金属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包括管部1和盘部 2,所述管部与盘部连接,它们为一体结构由丁腈橡胶制造;所述盘部2一侧具有凸面,另一侧具有容纳腔3,所述容纳腔开口位置具有圆角结构,管部的一部分穿过盘形成延伸端5;其中在盘部2内部设置金属网片10,所述盘部2外周设置第一环形槽21和第二环形槽22;所述第一环形槽21和第二环形槽倾斜设置,与轴心线的夹角为82~87
°
;两个环形槽用于与外周部件的卡紧;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内壁上方收敛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形槽21的内壁上方设置第一倾斜面201和第二倾斜面202,其中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夹角为120~135
°
。第二环形槽内壁结构与第一环形槽内壁结构相似,两个环形槽的深度相同或者不同,根据需要设计,所述管部1内设置轴孔4,所述轴孔4从一端向另一端为变径设置;所述轴孔4内油脂层42;所述管部1远离盘部2的端头位置设置凸棱6,所述凸棱6内设置加强环8,该处端头内壁设置摩擦纹7和条形槽9,条形槽9长度约0.5cm,用于金属卡片插入,可以起到卡紧作用;所述条形槽9间隔环形设置在端口内壁上,所述摩擦纹7位于条形槽9内侧。
22.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端5外周从内盘部2向外侧方向逐渐变小,这样在延伸端外周形成变径区51,其外周直径范围为2.5~2.7cm。
23.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端5的长度超过盘部2。
24.为了给端头加强,在加强环8为不锈钢金属环,其中它的外周设置二氧化硅缓蚀剂层,能够提高抗腐蚀性。
25.作为一种限位结构,所述延伸端5的内壁设置凸部41。
26.考虑到对管件的耐磨性,所述管部1和盘部2表面设置聚脲防腐耐磨层,其厚度为0.2cm~1.3cm。
技术特征:
1.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部和盘部,所述管部与盘部连接,它们为一体结构;所述盘部一侧具有凸面,另一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开口位置具有圆角结构,所述管部的一部分穿过盘部形成延伸端;所述盘部外周设置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倾斜设置,与轴心线的夹角为82~87
°
;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内壁上方收敛设置;所述管部内设置轴孔,所述轴孔从一端向另一端为变径设置;所述轴孔内油脂层;所述管部远离盘部的端头位置设置凸棱,所述凸棱内设置加强环,该处端头内壁设置摩擦纹和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间隔环形设置在端口内壁上,所述摩擦纹位于条形槽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外周从内盘部向外侧方向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的长度超过盘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为不锈钢金属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外周设置二氧化硅缓蚀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的内壁设置凸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和盘部表面设置聚脲防腐耐磨层,其厚度为0.2cm~1.3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部内部设置金属网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和第一环形槽的深度相同或者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壁上方设置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其中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夹角为120~135
°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线束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部和盘部,所述管部与盘部连接,它们为一体结构;所述盘部一侧具有凸面,另一侧具有容纳腔,管部的一部分穿过盘部形成延伸端;所述盘部外周设置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倾斜设置,与轴心线的夹角为82~87
技术研发人员:姚代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嘉龙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