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泵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


背景技术:

2.灌泵是指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将所送液体灌满吸入管路,叶轮和泵壳,这种操作叫做灌泵,所谓灌泵,就是让所打液体充满泵腔,只需把泵吸入管路上所有入口阀打开,打开出口阀并注意让被挤出的气体可以安全排出,这样物料就因位差进入泵体,就可以启动了。
3.现有的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一般通过存液罐、管道与多个阀门的方式对离心泵进行灌泵。
4.但现有的灌泵装置在使用时,将离心泵出口端与灌泵装置出口管对接时较为麻烦,使用不便,且在灌泵时,泵内空气排出会混合有气态液化气,灌泵结束后,管道内残留的液化气处理不便也可能排出到空气内。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使用不便,且可能有液化气排出到空气内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包括安装架与离心泵,所述安装架内侧顶部设置有储液罐,且安装架顶部安装有一组延伸进储液罐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连接有推压板,所述储液罐出口管顶部安装有第二阀门,且储液罐出口管底部滑动伸缩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安装架两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包裹连接管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侧设置有暂存罐,且暂存罐进口与连接管底端连接,所述暂存罐进口处与连接管之间安装有液泵,所述连接管侧面位于第二阀门下方安装有第四阀门,且暂存罐顶部出口与第四阀门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支撑板顶部远离暂存罐的一侧安装有气体处理箱,且气体处理箱进口处连接有延伸进连接管内直至连接管底部的观察管,所述观察管上安装有第五阀门,所述安装架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离心泵出口端安装有第六阀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罐可储存灌泵用液化气,第一气缸推动推压板可挤压液化气进入储液罐出口管内,第二阀门可控制储液罐内液化气的排出,支撑板可带动连接管升降,暂存罐用于暂时储存液化气,液泵可将储液罐出口管内与连接管内的残存的液化气吸入暂存罐内,第四阀门可控制暂存罐与储液罐出口管之间的连接,软管便于暂存罐上下移动时与储液罐出口管连接,气体处理箱可将排出气体内的液化气处理后排出,更加安全,观察管便于观察离心泵内空气有无排出干净,第五阀门便于关闭观察管,滑板便于移动离心泵,限位板可限制离心泵的位置,第六阀门便于离心泵泵体密闭。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罐进口处安装有第一阀门,且储液罐进口端设置有法兰盘。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阀门可控制储液罐进口的密闭与开启,法兰盘便于
外界管道与储液罐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罐正面底部与暂存罐正面顶部与底部皆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安装架两侧内部皆安装有输出端与支撑板底面连接的第二气缸。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便于观察储液罐与暂存罐内液化气的量,第二气缸便于带动支撑板移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两端正面与背面皆设置有滑块,且安装架两侧内部皆开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配合可限制支撑板的移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包裹观察管的隔板,所述暂存罐底部出口处安装有第三阀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可防止液化气灌注过程中阻塞观察管,阻碍观察管排气,第三阀门便于控制暂存罐的排液。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两侧皆设置有导轨,且安装架底端开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安装架正面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滑板配合的固定板,且滑板底部设置有两组万向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与导向槽配合可限制滑板的位置,固定板可固定滑板,万向轮便于滑板移动。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内侧底部设置有配电箱,且安装架内部一侧设置有插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电箱便于为装置供电,插座便于离心泵通电。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架底部滑动可分离连接一块滑板,在滑板顶部设置限位板,在储液罐出口管底部滑动升降连接连接管,且在安装架内部滑动连接与连接管配合通过第二气缸控制升降的支撑板,使用时,将离心泵放置在滑板上,再将滑板移动至安装架底部,通过限位板对离心泵进行定位,接着通过支撑板带动连接管与离心泵出口端连接,即可进行灌泵,使用方便;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液罐出口管顶部与连接管底部之间连接暂存罐,在观察管出口处连接气体处理箱,灌泵时,泵内的空气需经过气体处理箱处理掉气态液化气后再排出,在灌泵完成后,液泵将储液罐出口管与连接管内部残存的液化气吸入暂存罐内,同时将暂存罐内的空气置换到储液罐出口管与连接管内,可尽量防止液化气排出到空气内。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的放大图。
28.图中:1、安装架;2、储液罐;3、第一阀门;4、法兰盘;5、第一气缸;6、推压板;7、观察窗;8、第二阀门;9、连接管;10、支撑板;11、滑块;12、滑槽;13、第二气缸;14、暂存罐;15、液
泵;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观察管;19、隔板;20、第五阀门;21、气体处理箱;22、滑板;23、万向轮;24、导向槽;25、导轨;26、固定板;27、配电箱;28、离心泵;29、第六阀门;30、插座;31、限位板;32、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31.一种化工厂用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安装架1与离心泵28,安装架1内侧顶部设置有储液罐2,可储存灌泵用液化气,且安装架1顶部安装有一组延伸进储液罐2的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输出端连接有推压板6,第一气缸5推动推压板6可挤压液化气进入储液罐2出口管内,储液罐2出口管顶部安装有第二阀门8,可控制储液罐2内液化气的排出,且储液罐2出口管底部滑动伸缩连接有连接管9,安装架1两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包裹连接管9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可带动连接管9升降,支撑板10顶部一侧设置有暂存罐14,用于暂时储存液化气,且暂存罐14进口与连接管9底端连接,暂存罐14进口处与连接管9之间安装有液泵15,可将储液罐2出口管内与连接管9内的残存的液化气吸入暂存罐14内,连接管9侧面位于第二阀门8下方安装有第四阀门17,可控制暂存罐14与储液罐2出口管之间的连接,且暂存罐14顶部出口与第四阀门17之间连接有软管32,便于暂存罐14上下移动时与储液罐2出口管连接,支撑板10顶部远离暂存罐14的一侧安装有气体处理箱21,可将排出气体内的液化气处理后排出,更加安全,且气体处理箱21进口处连接有延伸进连接管9内直至连接管9底部的观察管18,便于观察离心泵28内空气有无排出干净,观察管18上安装有第五阀门20,便于关闭观察管18,安装架1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板22,便于移动离心泵28,且滑板22顶部设置有限位板31,可限制离心泵28的位置,离心泵28出口端安装有第六阀门29,便于离心泵28泵体密闭。
32.请参阅图1和图2,储液罐2进口处安装有第一阀门3,可控制储液罐2进口的密闭与开启,且储液罐2进口端设置有法兰盘4,便于外界管道与储液罐2连接。
33.请参阅图1,储液罐2正面底部与暂存罐14正面顶部与底部皆设置有观察窗7,便于观察储液罐2与暂存罐14内液化气的量,安装架1两侧内部皆安装有输出端与支撑板10底面连接的第二气缸13,便于带动支撑板10移动。
34.请参阅图5,支撑板10两端正面与背面皆设置有滑块11,且安装架1两侧内部皆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的滑槽12,滑块11与滑槽12配合可限制支撑板10的移动。
35.请参阅图1、图2和图4,连接管9内部设置有包裹观察管18的隔板19,可防止液化气灌注过程中阻塞观察管18,阻碍观察管18排气,暂存罐14底部出口处安装有第三阀门16,便于控制暂存罐14的排液。
36.请参阅图1-3,滑板22两侧皆设置有导轨25,且安装架1底端开设有与导轨25配合的导向槽24,导轨25与导向槽24配合可限制滑板22的位置,安装架1正面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滑板22配合的固定板26,固定板26可固定滑板22,且滑板22底部设置有两组万向轮23,便于滑板22移动。
37.请参阅图1和图2,安装架1内侧底部设置有配电箱27,便于为装置供电,且安装架1内部一侧设置有插座30,便于离心泵28通电。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离心泵28搬到滑板22上,通过限位板31固定离心泵28,再通过万向轮23移动滑板22,通过导轨25与导向槽24将滑板22移动至安装架1底部,转动固定板26将滑板22固定,接着将离心泵28的插头插入插座30,启动第二气缸13移动支撑板10带动连接管9紧贴离心泵28输出端,即可开始灌泵,滑块11与滑槽12配合可限制支撑板10的移动,软管32可便于配合暂存罐14的上下移动,先打开第六阀门29,此时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与第五阀门20均为关闭状态,打开第二阀门8与第五阀门20,启动第一气缸5推动推压板6推动挤压储液罐2内的液化气通过连接管9进入离心泵28内,同时离心泵28内被液化气排挤的气体通过观察管18进入气体处理箱21内将气化液化气处理后排出,隔板19可防止液化气灌注时阻塞观察管18进口,当观察管18内可看到液体液化气时关闭第二阀门8与第六阀门29,离心泵28进口端的单向阀可防止气体与液体通过进口端排出,同时关闭第五阀门20,开启第四阀门17,再启动液泵15,将储液罐2出口管与连接管9内残存的液态液化气抽入暂存罐14内,同时将暂存罐14内的空气置换到储液罐2出口管与连接管9内,抽取完毕后即可关闭第四阀门17与液泵15,启动第二气缸13推动支撑板10与连接管9上升,拔下插头,转动打开固定板26即可将滑板22及灌泵完成的离心泵28移出当从观察窗7处观察到储液罐2内液化气储量不多时,可将外界进料通过法兰盘4与储液罐2连接,接着开启第一阀门3即可向储液罐2内添加液化气,添加结束后即可关闭第一阀门3,当从观察窗7内看到暂存罐14内液化气过多时,即可将外界抽液泵与暂存罐14底部出口管连接,再开启第三阀门16,将暂存罐14内的液化气抽出,液化气抽完后,带暂存罐14内气压平衡后关闭第三阀门16。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