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皮带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抽油机皮带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2.抽油机进行抽油作业时,动力装置通过皮带带动抽油杆和配重往复运动,而目前皮带与抽油杆和配重连接处的皮带接头机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加工、制造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在经过连续交变载荷作用后容易出现皮带与接头脱落等现象,为此,中国专利cn203214766u公开了一种皮带接头机构,它包括相互平行的主板ⅰ和主板ⅱ,主板ⅰ和主板ⅱ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板ⅰ和侧板ⅱ,其特征是:所述主板ⅰ、主板ⅱ、侧板ⅰ和侧板ⅱ形成两端开口的空腔,皮带位于空腔的中间部位,皮带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夹板的厚度自上而下连续逐渐增加,主板ⅰ与夹板之间以及主板ⅱ与夹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与两者形状匹配的定位板,且定位板的下底面与夹板的下底面平齐或伸出夹板的下底面,所述夹板中与皮带配合的侧面与皮带平行,且该侧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定位板中与主板ⅰ和主板ⅱ配合的面为垂直的平面,所述主板ⅰ和主板ⅱ的下部对称设置有销轴安装孔,上述专利的不足是:上述专利中主板ⅰ和主板ⅱ下端设有销轴安装孔,主板ⅰ和主板ⅱ上端没有连接机构,皮带、夹板、定位板置于主板ⅰ和主板ⅱ之间,通过锥度卡接,但是皮带需要带动抽油杆和配重往复运动,这就导致皮带承重较大,而且是往复承重,而主板ⅰ和主板ⅱ上端没固定,皮带容易带着夹板和定位板从主板ⅰ和主板ⅱ上端脱出,存在安全隐患,皮带松开,抽油杆和配重即掉落,打断抽油进程,延长抽油时间,甚至可能造成抽油器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皮带夹持牢固、不掉落、安装方便、安全性高的抽油机皮带接头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抽油机皮带接头装置,包括皮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本体下端设有皮带接头固定机构,所述皮带接头固定机构包括左压板、右压板和下压板,所述皮带本体下端至少裁切成两个接头单元,接头单元从前或从后数,奇数的接头单元向左弯曲形成左接头单元,偶数的接头单元向右弯曲形成右接头单元,所述左接头单元和右接头单元分别置于下压板上端面上,左接头单元上端设有左压板,右接头单元上端设有右压板,所述左压板右侧面与皮带本体下端左侧面相抵靠,左压板下端面与左接头单元上端面相抵靠,所述左压板下端经螺钉与下压板固定连接,左接头单元经左压板和下压板挤压与左压板和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右压板左侧面与皮带本体下端右侧面相抵靠,右压板下端面与右接头单元上端面相抵靠,所述右压板下端经螺钉与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接头单元经右压板和下压板挤压与右压板和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右压板上端经螺钉与左压板、皮带本体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将皮带本体下端裁切成接头单元,通过左压板、右压板和下压板将皮带本体、接头单元固定住,使得皮带固定稳固,无法移动。
6.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压板上端面左侧和右侧分别向上设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下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以利于左接头单元左端和右接头单元右端压在承接块上,当左压板和右压板向下挤压时,左接头单元左端和右接头单元右端受到承接块的力向上,这样,左压板、右压板将左接头单元、右接头单元固定在下压板上时,因为左接头单元左端和右接头单元右端分别翘起,提高了左接头单元和右接头单元被拔出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皮带固定的牢固性。
7.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压板右侧面、左压板下端面、右压板左侧面、右压板下端面和下压板上端面分别固定设有锯齿,以利于提高夹持固定皮带的作用力。
8.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压板和右压板分别呈l型,以利于方便挤压和固定皮带本体和接头单元。
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皮带夹持牢固、不掉落、安装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左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皮带本体和接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右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皮带本体1,皮带接头固定机构2,左压板3,右压板4,下压板5,接头单元6,左接头单元7,右接头单元8, 承接块9。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一种抽油机皮带接头装置,包括皮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本体1下端设有皮带接头固定机构2,所述皮带接头固定机构2包括左压板3、右压板4和下压板5,所述皮带本体1下端至少裁切成两个接头单元6,接头单元6从前或从后数,奇数的接头单元6向左弯曲形成左接头单元7,偶数的接头单元6向右弯曲形成右接头单元8,所述左接头单元7和右接头单元8分别置于下压板5上端面上,左接头单元7上端设有左压板3,右接头单元8上端设有右压板4,所述左压板3右侧面与皮带本体1下端左侧面相抵靠,左压板3下端面与左接头单元7上端面相抵靠,所述左压板3下端经螺钉与下压板5固定连接,左接头单元7经左压板3和下压板5挤压与左压板3和下压板5固定连接,所述右压板4左侧面与皮带本体1下端右侧面相抵靠,右压板4下端面与右接头单元8上端面相抵靠,所述右压板4下端经螺钉与下压板5固定连接,所述右接头单元8经右压板4和下压板5挤压与右压板4和下压板5固定连接,所述右压板4上端经螺钉与左压板3、皮带本体1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将皮带本体下端裁切成接头单元,通过左压板、右压板和下压板将皮带本体、接头单元固定住,使得皮带固定稳固,无法移动。
18.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压板5上端面左侧和右侧分别向上设有承接块9,所述承接块9下端与下压板5固定连接,以利于左接头单元左端和右接头单元右端压在承接块上,当左压
板和右压板向下挤压时,左接头单元左端和右接头单元右端受到承接块的力向上,这样,左压板、右压板将左接头单元、右接头单元固定在下压板上时,因为左接头单元左端和右接头单元右端分别翘起,提高了左接头单元和右接头单元被拔出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皮带固定的牢固性。
19.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压板3右侧面、左压板3下端面、右压板4左侧面、右压板4下端面和下压板5上端面分别固定设有锯齿,以利于提高夹持固定皮带的作用力。
20.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压板3和右压板4分别呈l型,以利于方便挤压和固定皮带本体和接头单元。
21.如附图1-附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带本体下端设有皮带接头固定机构,皮带本体上端也可以设置,根据需求选择即可,使用时,皮带本体一端根据需要裁切成多个接头单元,然后将接头单位交替向左弯曲和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形成左接头单元,向右弯曲形成右接头单元,如附图1,将左接头单元和右接头单元放置在下压板上,然后左接头单元上放左压板,右接头单元上放右压板,左压板上端和右压板上端挤压着皮带本体并经螺钉固定,左压板下端压着左接头单元抵在下压板上并经螺钉固定,右压板下端压着右接头单元抵在下压板上并经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皮带一端切割或裁切成多个接头单元,在对皮带和接头单元进行固定,实现了皮带的紧固连接,皮带在往复使用过程中,也不会松开,结构稳定,夹持牢固,安全性高。
2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皮带夹持牢固、不掉落、安装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