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止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刹车轮制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采油生产过程中,油井抽油机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保养、修井作业及调节冲程、冲次,刹车是抽油机停止后,控制抽油机状态的一种方式,现有的刹车制动不灵敏,结构复杂,容易误操作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中国专利cn1123433937a公开了游梁式抽油机远程智能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刹车毂、刹车毂支架、刹车调节螺杆、刹车连杆、电力液压推动器和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所述刹车毂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的内侧,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与刹车轮接触,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刹车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连杆连接,所述刹车连杆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上,并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相连接,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设置在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上,所述电控部分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无线遥控器和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和无线遥控器分别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连接,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plc控制柜分别与所述无线遥控器连接,所述刹车毂支架包括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活动连接的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所述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连接,所述刹车片为两片,对称设置在所述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的内侧,两片所述刹车毂的中心连线与刹车轮的中心重合,两片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相对设置,两片所述刹车毂的侧面分别与联动架一或联动架二连接,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呈弯月状,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与刹车轮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一端与联动架一连接,所述刹车连杆设置在联动架二上,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刹车连杆的另一端与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相连接,上述专利的不足:上述专利在解除刹车时,是将电力液压推动器断电,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通过刹车连杆,拉动刹车调节螺杆,使刹车毂松开,从而实现解刹车,但是电力液压推动器在断电情况下,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向下运动没有驱动力,仅靠重力作用力很小,同时,推力轴要拉着刹车连杆、刹车调节螺杆驱动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张开,这就导致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不能快速分开,甚至无法分开,刹车片松开刹车轮不及时,容易卡滞,导致刹车轮不能及时解除刹车,甚至车轮没有完全解除刹车,就开始转动,容易磨损刹车轮,降低刹车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解除刹车快速、不卡滞、不磨损车轮、安全性高的刹车轮制动复位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刹车轮制动复位装置,包括刹车毂、刹车毂支架、刹车调节螺杆、刹车连杆、电力液压推动器和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所述刹车毂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的内侧,所述刹
车毂的作用面与刹车轮接触,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刹车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连杆连接,所述刹车连杆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上,并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相连接,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设置在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毂支架内设有制动复位机构,所述制动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套管和复位杆,所述复位套管和复位杆置于刹车毂上方,所述复位套管内设有复位弹簧和复位杆,所述复位套管一端与刹车毂支架内壁一侧相铰接,复位套管另一端设有复位杆穿孔,所述复位杆一端置于复位套管内与复位弹簧相抵靠,另一端穿出复位杆穿孔与刹车毂支架内壁另一侧相铰接,以利于当刹车时,刹车毂支架受力,刹车毂支架两侧受力向内转动,刹车毂抱住刹车轮实现刹车,复位套管和复位杆受力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解除刹车时,复位弹簧通过回弹力驱动复位套管和复位杆向两侧伸出,驱动刹车毂支架两侧向外转动,刹车毂与刹车轮快速分开,解除制动。
6.本实用新型所述刹车毂支架包括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活动连接的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所述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连接,所述制动复位机构设置在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之间,所述复位杆与联动架一铰接,复位套管与联动架二铰接,以利于解除刹车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快速分开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
7.以上技术方案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8.一种刹车轮制动复位装置,包括刹车毂、刹车毂支架、刹车调节螺杆、刹车连杆、电力液压推动器和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所述刹车毂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的内侧,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与刹车轮接触,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刹车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连杆连接,所述刹车连杆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上,并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相连接,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设置在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连杆上设有制动复位机构,所述制动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套管和复位杆,所述刹车毂支架和电力液压推动器之间设有复位套管,所述复位套管下端与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固定连接,复位套管上端设有复位杆穿孔,所述复位套管内设有复位弹簧和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下端置于复位套管内与复位弹簧相抵靠,上端穿出复位杆穿孔与刹车连杆铰接,以利于当刹车时,刹车连杆与电力液压推动器连接的一端向上,刹车连杆与复位杆、刹车毂支架连接的部分向下,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解除刹车时,刹车连杆与电力液压推动器连接的一端向下,复位弹簧通过回弹力驱动刹车连杆与复位杆、刹车毂支架连接的部分向上,驱动刹车架两侧分别向外转动,刹车毂与刹车轮快速分开,解除制动。
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解除刹车快速、不卡滞、不磨损车轮、安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前视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刹车毂1,刹车毂支架2,刹车调节螺杆3,刹车连杆4,电力液压推动器5,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刹车轮7,制动复位机构8,复位套管9,复位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5.实施例1
16.一种刹车轮制动复位装置,包括刹车毂1、刹车毂支架2、刹车调节螺杆3、刹车连杆4、电力液压推动器5和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所述刹车毂1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2的内侧,所述刹车毂1的作用面与刹车轮7接触,所述刹车调节螺杆3的一端与刹车毂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连杆4连接,所述刹车连杆4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2上,并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5的推力轴相连接,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5设置在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毂支架2内设有制动复位机构8,所述制动复位机构8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套管9、复位杆10,所述复位套管9和复位杆10置于刹车毂1上方,所述复位套管9内设有复位弹簧和复位杆10,所述复位套管9一端与刹车毂支架2内壁一侧相铰接,复位套管9另一端设有复位杆穿孔,所述复位杆10一端置于复位套管9内与复位弹簧相抵靠,另一端穿出复位杆穿孔与刹车毂支架2内壁另一侧相铰接,以利于当刹车时,刹车毂支架受力,刹车毂支架两侧受力向内转动,刹车毂抱住刹车轮实现刹车,复位套管和复位杆受力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解除刹车时,复位弹簧通过回弹力驱动复位套管和复位杆向两侧伸出,驱动刹车毂支架两侧向外转动,刹车毂与刹车轮快速分开,解除制动。
17.本实用新型所述刹车毂支架2包括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活动连接的联动架一11和联动架二12,所述联动架一11和联动架二12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连接,所述制动复位机构8设置在联动架一11和联动架二12之间,所述复位杆10与联动架一11铰接,复位套管9与联动架二12铰接,以利于解除刹车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快速分开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
18.实施例2
19.一种刹车轮制动复位装置,包括刹车毂1、刹车毂支架2、刹车调节螺杆3、刹车连杆4、电力液压推动器5和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所述刹车毂1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2的内侧,所述刹车毂1的作用面与刹车轮7接触,所述刹车调节螺杆3的一端与刹车毂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连杆4连接,所述刹车连杆4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2上,并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5的推力轴相连接,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5设置在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连杆4上设有制动复位机构8,所述制动复位机构8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套管9、复位杆10,所述刹车毂支架2和电力液压推动器5之间设有复位套管9,所述复位套管9下端与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6固定连接,复位套管9上端设有复位杆穿孔,所述复位套管9内设有复位弹簧和复位杆10,所述复位杆10下端置于复位套管9内与复位弹簧相抵靠,上端穿出复位杆穿孔与刹车连杆4铰接,以利于当刹车时,刹车连杆与电力液压推动器连接的一端向上,刹车连杆与复位杆、刹车毂支架连接的部分向下,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解除刹车时,刹车连杆与电力液压推动器连接的一端向下,复位弹簧通过回弹力驱动刹车连杆与复位杆、刹车毂支架连接的部分向上,驱动刹车架两侧分别向外转动,刹车毂与刹车轮快速分开,解除制动。
20.本实用新型包括刹车毂、刹车毂支架、刹车调节螺杆、刹车连杆、电力液压推动器和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所述刹车毂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的内侧,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与刹车轮接触,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刹车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连杆连接,所述
刹车连杆设置在所述刹车毂支架上,并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相连接,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设置在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上,所述刹车毂支架包括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活动连接的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所述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力液压推动器支架连接,所述刹车片为两片,对称设置在所述联动架一和联动架二的内侧,两片所述刹车毂的中心连线与刹车轮的中心重合,两片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相对设置,两片所述刹车毂的侧面分别与联动架一或联动架二连接,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呈弯月状,所述刹车毂的作用面与刹车轮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一端与联动架一连接,所述刹车连杆设置在联动架二上,所述刹车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刹车连杆的另一端与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相连接,此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设置制动复位机构,本实施例给出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如附图1和附图2,制动复位机构设在联动架一或联动架二之间,使用时,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以附图2的方位来说明,刹车时,电力液压推进器通电,产生向上的液压推力,通过刹车连杆,拉动刹车调节螺杆,使得联动架一或联动架二向内转动,带动刹车毂向内抱住刹车轮,实现刹车,因为联动架一或联动架二向内转动,使得复位套管和复位杆相互靠近,挤压复位套管内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左端与复位套管内壁左端相抵靠,右端与复位杆相抵靠,复位弹簧受挤压产生回弹力,当需要解刹车时,关闭电源,电力液压推动器断电,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复位弹簧通过回弹力向两侧撑开复位套管和复位杆,使得联动架一或联动架二张开,带动刹车毂分开,解除对刹车轮的制动;另一种是如附图3,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以附图3的方位来说明,制动复位机构装在刹车毂支架和电力液压推动器之间,刹车时,电力液压推进器通电,产生向上的液压推力,刹车连杆左端向上,刹车连杆右部向下,复位杆受压向下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上端与复位杆相抵靠,下端与复位套管内壁下端相抵靠,复位弹簧被压缩,当需要解刹车时,关闭电源,电力液压推动器断电,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推力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刹车连杆左端向下,复位杆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上抬起刹车连杆右部,使得刹车连杆右端抬起,带动刹车毂支架的联动架二向左转,同时刹车连杆右端拉动刹车调节螺杆,刹车调节螺杆带动刹车毂支架的联动架一向右转,刹车毂的刹车片分开,解除对刹车轮的制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及时解除刹车制动,使得刹车毂的刹车片分开及时,不磨损刹车轮,延长刹车轮的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解除刹车快速、不卡滞、不磨损车轮、安全性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