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团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7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团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粉圆一般指珍珠粉圆,是一种外观晶莹剔透,内在营养价值高的休闲食品,快熟珍珠粉圆除了保留自身口感滑润,香q有弹性的特点外,还明显缩短煮制时间,加工操作更为便利。
3.目前,现有的粉圆生产步骤一般是将粉团转入制丸机进行制丸,再对制备好的快熟珍珠粉圆进行筛分,粒径合格的粉圆进入下一道速冻工序,不合格的粉圆返回上一道蒸煮工序。但是,目前加工成型的粉圆的粒径均匀度偏低,返工比例偏高,不易保证珍珠粉圆外观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团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粉团成型的粒径均匀度偏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所述粉团成型装置,包括:
7.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的出口连接有送料管;
8.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螺旋刀组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螺旋刀组传动连接,所述送料管设置于所述螺旋刀组的一侧,所述送料管的出料口与所述螺旋刀组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送料管向所述螺旋刀组输出圆柱体粉团;
9.加粉机构,所述加粉机构设置于所述成型机构的上方;
10.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成型机构的下方。
11.优选地,所述螺旋刀组包括上螺旋切刀、第一下螺旋切刀和第二下螺旋切刀,所述上螺旋切刀设置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的上方,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相对设置,所述送料管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的横截面中心、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接线的上方,且所述送料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线的中垂面共面。
12.优选地,所述上螺旋切刀、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的直径相等,所述上螺旋切刀、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上螺旋切刀、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送料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13.优选地,所述上螺旋切刀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的旋转方向相反。
14.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箱和电机,所述减速箱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上螺旋切刀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下
螺旋切刀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啮合连接;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减速箱的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
15.优选地,所述送料管与所述挤压机构螺纹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毛刷,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螺旋刀组的外侧下方。
17.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料斗、绞龙和绞龙驱动电机,所述绞龙驱动电机与所述绞龙连接,所述绞龙设置于所述料斗的内部,所述送料管连接于所述料斗的出口侧壁上。
18.优选地,所述加粉机构包括干粉仓和毛刷滚筒,所述干粉仓位于所述螺旋刀组的上方,所述毛刷滚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干粉仓的内部。
19.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两个滚动轴,两个所述滚动轴相对设置,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所述滚动轴上。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粉团成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团成型装置,在挤压机构的出口连接送料管,利用送料管向螺旋刀组输出圆柱体粉团,再利用螺旋刀组将圆柱体粉团切割成粒,并滚动加工成粉圆。由于螺旋刀组对圆柱体状的粉团进行切割,并将切割的粒状粉团滚动成粉圆,圆柱体状的粉团直径统一,切割而成的粒状粉团的尺寸统一,从而可以提高粉圆的粒径均匀度,降低返工比例,保证成品外观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粉团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挤压机构;11、料斗;12、绞龙;2、加粉机构;21、毛刷滚筒;22、干粉仓;3、成型机构;31、螺旋刀组;311、上螺旋切刀;312、第一下螺旋切刀;313、第二下螺旋切刀;32、毛刷;33、减速箱;34、电机;4、输送机构;41、输送带;42、滚动轴;5、送料管;6、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粉团成型装置适用于对粉团或黏性粉体的加工成型,尤其适用于对快熟珍珠粉圆的加工成型。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粉团成型装置,包括:
29.挤压机构1,所述挤压机构1的出口连接有送料管5,挤压机构1用于挤压粉团,将粉团挤压输送至送料管5,送料管5用于将粉团定型为圆柱体形状,并将圆柱体粉团沿送料管5的轴向方向输出至成型机构3;
30.成型机构3,所述成型机构3包括螺旋刀组31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螺旋刀组3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螺旋刀组31转动;所述送料管5设置于所述螺旋刀组31的一侧,所述送料管5的出料口与所述螺旋刀组31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送料管5向所述螺旋刀组31输出圆柱体粉团;送料管5的轴向方向与螺旋刀组31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圆柱体粉团沿送料管5的轴向进入螺旋刀组31,螺旋刀组31将圆柱体粉团切割成粒状,并将切割的粉团滚动成粉圆,从而可以提高粉圆的粒径均匀度,降低返工比例,保证成品外观的一致性;
31.加粉机构2,所述加粉机构2设置于所述成型机构3的上方,用于向螺旋刀组31输送干面粉,避免螺旋刀组31中的粉圆半成品粘连;
32.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设置于所述成型机构3的下方,用于将半成品粉圆输送至收集容器中,便于收集。
33.进一步地,粉团成型装置还包括箱体6,箱体6作为承载工作台,挤压机构1、成型机构3均安装在箱体6上,成型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开孔,输送机构4与箱体6的侧壁固定,输送机构4设置于开孔的下方,成型机构3输出的粉圆半成品自开孔下落至输送机构4上。具体地,箱体6呈l形,箱体6的上表面延伸设置有凸板,成型机构3固定在凸板上,开孔设置在凸板上,输送机构4设置于凸板的下方,且与箱体6的侧壁固定。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机构1包括料斗11、绞龙12和绞龙驱动电机,料斗11用于放置已预先加工好的粉团;所述绞龙驱动电机与所述绞龙12连接,用于驱动绞龙12转动;所述绞龙12设置于所述料斗11的内部,绞龙12位于料斗11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送料管5连接于所述料斗11的出口侧壁上。绞龙驱动电机驱动绞龙12转动,绞龙12转动的过程中对粉团进行挤压,将粉团输送至送料管5中。绞龙驱动电机安装在箱体6中,箱体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料斗1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料斗11的底部与连接管法兰连接,使得料斗安装简单,拆卸方便,且方便清理送面部位的残存面团;并且,料斗11与箱体6的安装采用插柱式结构,具有调节幅度大,不损伤面筋,操作简便可靠,准确等优点。
35.送料管5的内径与粉圆成品的直径相同。所述送料管5与所述挤压机构1螺纹连接,使得送料管5可灵活拆卸,适配不同产品需求;并可灵活调节送料管5与螺旋刀组31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适配不同粉团物料特性。
36.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刀组31包括上螺旋切刀311、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所述上螺旋切刀311设置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上方,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相对设置,且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相对的位置互相接触,所述送料管5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的横截面中心、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接线的上方,且所述送料管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线的中垂面共面,其中横截面指的是第一下螺旋切刀312或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径向截面;送料管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下螺旋切刀312之间的间距等于送料管5的中心轴线与第二下螺旋切刀313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上螺旋切刀311用于均匀涂布干面粉,避免粉圆半成品粘连,同时避免成型过程中粉圆半成品脱离成型机构3,从而有利于提高粉圆半成品的圆整度,更进一步提高粉圆的粒径均匀度。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用于将送料管5输出的圆柱体粉团切割成粒,切割的粒状粉团沿螺旋转动逐渐远离送料管5,在行进过程中滚动成粉圆,脱离螺旋刀组31,掉落至输送机构4中。进一步地,所述上螺旋切刀31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所
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一下螺旋切刀312、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旋转方向相同,在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相对的位置相向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对其中的粒状粉团进行不断揉搓,使得粒状粉团呈圆状。
37.所述上螺旋切刀311、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上螺旋切刀311、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直径相等,所述上螺旋切刀311、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该间距相等指的是三个螺旋切刀中的任意两个螺旋切刀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使得上螺旋切刀311、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径向截面呈正三角形布置,所述上螺旋切刀311、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送料管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相等。具体地,在径向截面上,上螺旋切刀311的中心、第一下螺旋切刀312的中心、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中心的连线构成正三角形,送料管5的中心轴线穿过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
38.上螺旋切刀311、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螺旋半径均与粉圆成品的半径相同。螺旋刀组31中的各个螺旋切刀的滚轴的滚轴盖均采用顶压机构,避免长期使用造成滚轴窜动,影响粉圆成型效果。
39.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机构3还包括毛刷32,所述毛刷32设置于所述螺旋刀组31的外侧下方。具体位于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的外侧下方,对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进行清理,防止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中残留粉圆结块粘连。
40.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箱33和电机34,所述减速箱33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上螺旋切刀311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下螺旋切刀312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下螺旋切刀313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啮合连接,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不连接;所述电机34位于所述减速箱33的下方,所述电机34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例如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电机34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从而实现螺旋刀组31中各个螺旋切刀的转动。
41.所述加粉机构2包括干粉仓22和毛刷滚筒21,所述干粉仓22位于所述螺旋刀组31的上方,用于承载干面粉;所述毛刷滚筒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干粉仓22的内部。毛刷滚筒21可通过齿轮与驱动电机连接,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毛刷滚筒21的转动。毛刷滚筒21转动,将干面粉打散,输送至螺旋刀组31的上螺旋切刀311,同时通过相互摩擦,防止上螺旋切刀311中的干面粉结块。
42.进一步地,干粉仓22的底部两侧均延伸设置有挡板,两个挡板分别位于上螺旋切刀311的两侧,用于限定干粉仓中干面粉的散落范围,使得干面粉可以集中散落在上螺旋切刀311上,降低干面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性。
43.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带41和两个滚动轴42,两个所述滚动轴42相对设置,所述输送带41安装在所述滚动轴42上。输送带41位于螺旋刀组31的下方,粉圆半成品自箱体6上的开孔掉落至输送带41上,利用输送带41输送至成品收集容器中。滚动轴42可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滚动,滚动轴42滚动带动输送带41移动,本实用新型不做详细赘述。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45.由挤压机构1中的绞龙12挤压粉团,将粉团输送至送料管5中,送料管5将粉团定型为圆柱体粉团,并将圆柱体粉团输送至成型机构3的螺旋刀组31。螺旋刀组31的第一下螺旋切刀312和第二下螺旋切刀313将圆柱体粉团切割成粒状,粒状粉团沿螺旋转动远离送料管5,在行进过程中滚动成粉圆,成型的粉圆依序脱离螺旋刀组31,掉落至输送机构4中,利用输送机构4将成型的粉圆送至收集容器中进行收集。
46.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粉团成型装置,其在挤压机构1的出口连接送料管5,利用送料管5向螺旋刀组31输出圆柱体粉团,再利用螺旋刀组31将圆柱体粉团切割成粒,并滚动加工成粉圆。由于螺旋刀组31对圆柱体状的粉团进行切割,并将切割的粉团滚动成粉圆,从而可以提高粉圆的粒径均匀度,降低返工比例,保证成品外观的一致性。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