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

专利查询2022-5-14  16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3.现有的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不具备自润滑结构,部分零部件长时间的使用会因为润滑不足造成磨损严重,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包括机座和万向轮,所述机座的两侧固定有壳座,且壳座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吸收抬升装置震动的吸震组件,所述万向轮安装于吸震组件的下方,所述机座的上方安装有电缸,且电缸的外部设置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的外部设置有滑槽杆,且滑槽杆的上方外部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用于自润滑的滑轨组件,且滑轨组件包括空腔滑轨、海绵和滚珠,所述空腔滑轨的内壁设置有海绵,且海绵的外部贴合有滚珠,所述滑轨组件的外部安装有床板,且床板的上方设置有床垫,所述床板的前端安装有挡臂,且挡臂的外部设置有螺栓。
6.优选的,所述吸震组件包括阻尼器、六角螺母和弹簧,且阻尼器的外部安装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的外部设置有弹簧。
7.优选的,所述阻尼器与六角螺母螺纹连接,且阻尼器的中轴线与弹簧的中轴线相重合。
8.优选的,所述升降臂与机座转动连接,且升降臂与滑槽杆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槽杆沿升降臂的中心位置对称设有四个,且升降臂沿机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两个。
10.优选的,所述空腔滑轨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空腔滑轨沿底座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床板通过滚珠与空腔滑轨呈滑动连接,且滚珠沿空腔滑轨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阻尼器配合弹簧可以吸收万向轮滚动时的颠簸震动,提升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具备了自润滑结构,有效减缓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磨损,便于移动患者至他处,挡臂能够阻挡患者,防止患者掉落;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器、六角螺母和弹簧的设置,阻尼器配合弹簧可以吸收万向轮滚动时的颠簸震动,提升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旋转六角螺母改变弹簧的行程,从而对
阻尼器的软硬度进行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空腔滑轨、海绵和滚珠的设置,打开空腔滑轨的盖板添加润滑油,润滑油被海绵吸收,滚珠滚动时附着润滑油,对空腔滑轨、滚珠和床板进行润滑,使得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具备了自润滑结构,有效减缓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磨损;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空腔滑轨、床板、床垫、挡臂和螺栓的设置,床板可以沿空腔滑轨滑动,便于移动患者至他处,床垫铺设在床板,提升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挡臂能够阻挡患者,防止患者掉落,松懈螺栓后挡臂可以转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机座;2、壳座;3、吸震组件;301、阻尼器;302、六角螺母;303、弹簧;4、万向轮;5、电缸;6、升降臂;7、滑槽杆;8、底座;9、滑轨组件;901、空腔滑轨;902、海绵;903、滚珠;10、床板;11、床垫;12、挡臂;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包括机座1和万向轮4,机座1的两侧固定有壳座2,且壳座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吸收抬升装置震动的吸震组件3,吸震组件3包括阻尼器301、六角螺母302和弹簧303,且阻尼器301的外部安装有六角螺母302,六角螺母302的外部设置有弹簧303,阻尼器301与六角螺母302螺纹连接,且阻尼器301的中轴线与弹簧303的中轴线相重合,阻尼器301配合弹簧303可以吸收万向轮4滚动时的颠簸震动,提升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旋转六角螺母302改变弹簧303的行程,从而对阻尼器301的软硬度进行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万向轮4安装于吸震组件3的下方,机座1的上方安装有电缸5,且电缸5的外部设置有升降臂6,升降臂6的外部设置有滑槽杆7,且滑槽杆7的上方外部有底座8,升降臂6与机座1转动连接,且升降臂6与滑槽杆7滑动连接,滑槽杆7沿升降臂6的中心位置对称设有四个,且升降臂6沿机座1的中心位置设有两个,滑轨组件9的外部安装有床板10,且床板10的上方设置有床垫11,床板10的前端安装有挡臂12,且挡臂12的外部设置有螺栓13,床板10可以沿空腔滑轨901滑动,便于移动患者至他处,床垫11铺设在床板10,提升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挡臂12能够阻挡患者,防止患者掉落,松懈螺栓13后挡臂12可以转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22.如图4所示,底座8的上方固定有用于自润滑的滑轨组件9,且滑轨组件9包括空腔滑轨901、海绵902和滚珠903,空腔滑轨901的内壁设置有海绵902,且海绵902的外部贴合有滚珠903,空腔滑轨901与底座8固定连接,且空腔滑轨901沿底座8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床板10通过滚珠903与空腔滑轨901呈滑动连接,且滚珠903沿空腔滑轨901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打开空腔滑轨901的盖板添加润滑油,润滑油被海绵902吸收,滚珠903滚动时附着润滑油,对空腔滑轨901、滚珠903和床板10进行润滑,使得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具备了自润滑结构,有效减缓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磨损。
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时,首先电缸5两端分别与机座1和升降臂6活动连接,升降臂6与机座1转动连接,升降臂6与滑槽杆7滑动连接,电缸5启动后推动升降臂6实现升降,阻尼器301配合弹簧303可以吸收万向轮4滚动时的颠簸震动,旋转六角螺母302改变弹簧303的行程,从而对阻尼器301的软硬度进行调节,床板10可以沿空腔滑轨901滑动,床垫11铺设在床板10,提升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挡臂12能够阻挡患者,松懈螺栓13后挡臂12可以转动,打开空腔滑轨901的盖板添加润滑油,润滑油被海绵902吸收,滚珠903滚动时附着润滑油,对空腔滑轨901、滚珠903和床板10进行润滑,这就是该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工作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包括机座(1)和万向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两侧固定有壳座(2),且壳座(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吸收抬升装置震动的吸震组件(3),所述万向轮(4)安装于吸震组件(3)的下方,所述机座(1)的上方安装有电缸(5),且电缸(5)的外部设置有升降臂(6),所述升降臂(6)的外部设置有滑槽杆(7),且滑槽杆(7)的上方外部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上方固定有用于自润滑的滑轨组件(9),且滑轨组件(9)包括空腔滑轨(901)、海绵(902)和滚珠(903),所述空腔滑轨(901)的内壁设置有海绵(902),且海绵(902)的外部贴合有滚珠(903),所述滑轨组件(9)的外部安装有床板(10),且床板(10)的上方设置有床垫(11),所述床板(10)的前端安装有挡臂(12),且挡臂(12)的外部设置有螺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组件(3)包括阻尼器(301)、六角螺母(302)和弹簧(303),且阻尼器(301)的外部安装有六角螺母(302),所述六角螺母(302)的外部设置有弹簧(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301)与六角螺母(302)螺纹连接,且阻尼器(301)的中轴线与弹簧(303)的中轴线相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6)与机座(1)转动连接,且升降臂(6)与滑槽杆(7)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杆(7)沿升降臂(6)的中心位置对称设有四个,且升降臂(6)沿机座(1)的中心位置设有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滑轨(901)与底座(8)固定连接,且空腔滑轨(901)沿底座(8)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0)通过滚珠(903)与空腔滑轨(901)呈滑动连接,且滚珠(903)沿空腔滑轨(901)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包括机座和万向轮,所述机座的两侧固定有壳座,且壳座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吸收抬升装置震动的吸震组件,所述万向轮安装于吸震组件的下方,所述机座的上方安装有电缸,且电缸的外部设置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的外部设置有滑槽杆,且滑槽杆的上方外部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用于自润滑的滑轨组件。该便于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与现有的普通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相比,打开空腔滑轨的盖板添加润滑油,润滑油被海绵吸收,滚珠滚动时附着润滑油,对空腔滑轨、滚珠和床板进行润滑,使得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具备了自润滑结构,有效减缓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磨损。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磨损。该重症护理患者抬升装置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邓飞 崔云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