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万元gdp的耗水量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开发新型高效饮用水净化技术以及水深度处理技术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提高水重复利用率、降低水耗、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5127759u,其公开了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通过在每两根相邻的膜丝之间均设置一根进气管,这样在对膜丝进行冲洗时,每根膜丝的每个表面均能够获得气泡的冲洗,极大的提高了冲洗效果。但是其出气口的位置不能调整,导致膜丝上下两端的冲洗效果不一致,进而导致膜丝的冲洗效率下降。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包括上膜丝盘及下膜丝盘,上膜丝盘与下膜丝盘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膜丝,上膜丝盘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槽,且膜丝的顶端与集水槽连通,集水槽的顶端设置有负压排水管,集水槽的顶端且在负压排水管的两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的两端底部贯穿上膜丝盘并延伸至膜丝的两侧,驱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膜丝冲刷组件。
8.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带动膜丝冲刷组件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对膜丝的每一段都进行清洗,使得膜丝上下两端的冲洗效果一致,进而可以提高膜丝的冲洗效率,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集水槽的顶端且在负压排水管两侧的电缸,两组电缸的顶端设置有横板,集水槽的顶部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气管套,横板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进气管一,两组进气管一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进气口,两组进气管一的底端分别均依次贯穿气管套及上膜丝盘并延伸至下膜丝盘的上方。
9.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膜丝冲刷组件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稳定的运作中,且通过设置尼龙套,进而可以提高气管套的耐磨性,同时可以降低驱动组件运作时的噪音,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气管套包括设置在集水槽顶端的导套,导套的内壁设置有尼龙套,导套及尼龙套的顶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中部设置有过孔;导套的内壁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卡槽,尼龙套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
10.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自动的控制驱动组件的上下移动范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水平,负压排水管的外侧壁上且在横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均设置有触点开关。
11.进一步的,为了能够通过气体对相邻的膜丝进行冲刷,进而可以提高对膜丝的清洗效果,膜丝冲刷组件包括横向设置在两组进气管一之间的进气管二,且进气管二与两组进气管一连通,进气管二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出气口,且出气口与进气管二的内部连通;每组出气口沿靠近膜丝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小。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膜丝冲刷组件,从而能够通过气体对相邻的膜丝进行冲刷,进而可以提高对膜丝的清洗效果;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从而能够带动膜丝冲刷组件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对膜丝的每一段都进行清洗,使得膜丝上下两端的冲洗效果一致,进而可以提高膜丝的冲洗效率。
14.(2)通过设置气管套,从而保证膜丝冲刷组件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稳定的运作中,且通过设置尼龙套,进而可以提高气管套的耐磨性,同时可以降低驱动组件运作时的噪音,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的气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的导套与尼龙套的连接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的进气管二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上膜丝盘;2、下膜丝盘;3、膜丝;4、集水槽;5、负压排水管;6、驱动组件;601、电缸;602、横板;603、气管套;604、进气管一;605、进气口;606、导套;607、尼龙套;608、盖板;609、过孔;610、卡槽;611、卡块;612、触点开关;7、膜丝冲刷组件;701、进气管二;70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
2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帘式浸没水处理超微滤膜组件,包括上膜丝盘1及下膜丝盘2,上膜丝盘1与下膜丝盘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膜丝3,上膜丝盘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槽4,且膜丝3的顶端与集水槽4连通,集水槽4的顶端设置有负压排水管5,集水槽4的顶端且在负压排水管5的两侧设置有驱动组件6,且驱动组件6的两端底部贯穿上膜丝盘1并延伸至膜丝3的两侧,驱动组件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膜丝冲刷组件7。
25.借助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膜丝3的每一段都进行清洗,使得膜丝3上下两端的冲洗效果一致,进而可以提高膜丝3的冲洗效率。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驱动组件6来说,通过驱动组件6包括设置在集水槽4的顶端且在负压排水管5两侧的电缸601,两组电缸601的顶端设置有横板602,集水槽4的顶部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气管套603,横板602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进气管一604,两组进气管一604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进气口605,两组进气管一604的底端分别均依次贯穿气管套603及上膜丝盘1并延伸至下膜丝盘2的上方,从而能够带动膜丝冲刷组件7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对膜丝3的每一段都进行清洗,使得膜丝3上下两端的冲洗效果一致,进而可以提高膜丝3的冲洗效率。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气管套603来说,通过气管套603包括设置在集水槽4顶端的导套606,导套606的内壁设置有尼龙套607,导套606及尼龙套607的顶端设置有盖板608,盖板608的中部设置有过孔609;导套606的内壁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卡槽610,尼龙套607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与卡槽610相配合的卡块611,从而保证膜丝冲刷组件7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稳定的运作中,且通过设置尼龙套607,进而可以提高气管套603的耐磨性,同时可以降低驱动组件6运作时的噪音,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负压排水管5来说,通过在负压排水管5的外侧壁上且在横板602的上下两端分别均设置有触点开关612,从而能够自动的控制驱动组件6的上下移动范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水平。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膜丝冲刷组件7来说,通过膜丝冲刷组件7包括横向设置在两组进气管一604之间的进气管二701,且进气管二701与两组进气管一604连通,进气管二7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出气口702,且出气口702与进气管二701的内部连通;每组出气口702沿靠近膜丝3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小,从而能够通过气体对相邻的膜丝3进行冲刷,进而可以提高对膜丝3的清洗效果。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进气口605与外界气源连接,气体经过进气管一604、进气管二701及出气口702,对膜丝3进行冲刷。与此同时,启动电缸601,电缸601通过输出轴带动横板602上下移动,横板602则带动进气管一604、进气管二701及出气口702上下移动,从而对膜丝的每一段都进行冲刷。通过触点开关612,对横板602及横板602下的部件进行自动的移动范围的限制。
32.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膜丝冲刷组件7,从而能够通过气体对相邻的膜丝3进行冲刷,进而可以提高对膜丝3的清洗效果;通过设置驱动组
件6,从而能够带动膜丝冲刷组件7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对膜丝3的每一段都进行清洗,使得膜丝3上下两端的冲洗效果一致,进而可以提高膜丝3的冲洗效率。通过设置气管套603,从而保证膜丝冲刷组件7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稳定的运作中,且通过设置尼龙套607,进而可以提高气管套603的耐磨性,同时可以降低驱动组件6运作时的噪音,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