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64


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手机、电脑、电源适配器等具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常常被使用。然而,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设备使用时,外界的水汽、灰尘等通过所述usb接口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元器件被损坏或被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包括:
4.导电端子;
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本体部及固定部,所述本体部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部连接,且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收容空间的周侧;以及
6.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usb接口,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开口,所述usb接口设置于设备本体内且对应所述设备本体的开口设置,所述usb接口的密封胶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
8.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所述密封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因此,当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usb接口用于电子设备时,可通过所述密封胶抵接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位(比如,设备本体),使得安装所述usb接口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较好,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防水、防尘等功能,进而避免了所述usb接口所应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的元器件被损坏或者被污染。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所应用的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或能量传输的示意图;
1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的立体示意图;
12.图3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的立体分解图;
13.图4为图2及图3中所示的usb接口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14.图5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沿i-i线的剖视图;
15.图6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的俯视图;
16.图7为图6中所示的usb接口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
17.图8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固定至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18.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在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
19.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20.图11为图9中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21.主要部件标号说明:
22.电子设备1,其他设备5,usb接口10,导电端子110,第一壳体120,本体部121,收容空间1211,固定部122,容置空间1221,开口1222,密封胶130,端面131,承载板140,第二壳体150,第一子壳体151,第二子壳体152,固定端1511,设备本体30,插脚310,机壳320,开口321,电路板330,数据线34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6.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所应用的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或能量传输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0。所述usb接口1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1,比如,手机、电脑、电源适配器等设备中。所述usb接口10用于电子设备1中,换而言之,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所述usb接口10。所述usb接口10用于所述电子设备1和其他设备5之间进行通信或进行能量传输。所述usb接口10传输的信号通常为电信号。举例而言,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的电子设备1为电源适配器时,所述电源适配器接收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通过所述usb接口10输出至其他设备5,以为所述其他设备5的电池充电或者其他设备5的电子元件供电。所述usb接口10可应用的电子设备1的举例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的限定。所述usb接口1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usb 2.0接口、或者usb3.0接口,或者type c接口。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usb接口10为type c接口中的母座为例进行示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的限定。
27.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的立体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及图3中所示的usb接口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所述usb接口10包括导电端子110、第一壳体120以及密封胶130。所
述第一壳体120包括本体部121及固定部122,所述本体部121具有收容空间1211,所述收容空间1211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110,所述固定部122与所述本体部121连接,且所述固定部122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21背离所述收容空间1211的周侧。所述密封胶130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2。
29.所述导电端子110为所述usb接口10的引脚。当所述usb接口10所应用的电子设备1与其他设备5之间进行通信或能量传输时,其他设备5的usb插头或所述电子设备1的数据线340的插头插入所述usb接口10中,且其他设备5的usb插头或所述电子设备1的数据线340的插头中的导电端子110与所述ubs接口中的导电端子110电连接。
30.所述第一壳体12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铁、或铜等金属。所述本体部121呈筒状或者类似筒状,本技术对所述本体部121的外形不做限定。所述本体部121具有收容空间1211,所述收容空间1211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110。所述本体部121与所述导电端子110绝缘设置,以保证所述导电端子110上传输的电信号能够正常的传输。通常而言,所述导电端子11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211内,且所述导电端子110与所述本体部121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其他设备5的usb插头或所述电子设备1的数据线340(见图9及图10)的插头能够插入所述usb接口10内,并与所述导电端子110电连接。
31.所述固定部122与所述本体部121连接,且所述固定部122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21背离所述收容空间1211的周侧。换而言之,所述本体部121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21的外周侧。所述固定部122可以与所述本体部12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与所述本体部121的材质不同。举例而言,所述固定部122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为铁、或铜等金属,或者也可以为塑胶、或塑料等。
32.所述固定部122可以与所述本体部121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与所述本体部121为分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固定部122与所述本体部121为一体结构为例进行示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的限定。
33.所述密封胶13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硅胶、或uv胶水。所述密封胶13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通过将胶水点到所述固定部122上,再冷却或固定成型得到的。换而言之,所述密封胶130通过自身的粘性粘结于所述固定部122上。所述密封胶130的粘性较好,能够紧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2上,不容易从所述固定部122上脱落。此外,所述密封胶130具有较好的弹性,当所述usb接口10通过所述密封胶130抵接于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比如机壳320)上时,所述usb接口10与所述设备本体30之间的密封性能较好,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具有防水、防尘等功能。通常而言,所述密封胶130耐高温,即便后续所述usb接口10通过需要较高温度的表面组装技术(也称为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安装到电路板330上时,所述密封胶130也不会融化、烧坏、变硬或变脆等。
34.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抵接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可选地,所述usb接口10的所述密封胶130压缩于所述设备本体30,以使得所述usb接口10与所述设备本体30之间的防水性能较好。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所述usb接口10的所述密封胶130处于压缩状态。所谓所述usb接口10的所述密封胶130处于压缩状态,是指,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所述密封胶130被压缩,所述密封胶130的高度小于所述密封胶130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高度。所谓密封胶130处于自然状态下,是指,所述密封胶130没有收到外力的作用时的状态。
35.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所述密封胶130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2,因此,当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可通过所述密封胶130抵接电子设备1的其他部位(比如,设备本体30),使得安装所述usb接口10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较好,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具有防水、防尘等功能,进而避免了所述usb接口10所应用的电子设备1内部的元器件被损坏或者被污染。
36.此外,所述密封胶130可在所述usb接口10的生产过程中直接通过在固定部122上点胶实现,不需要再额外组装,能够提升所述usb接口10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此外,由于所述密封胶130的存在,在所述usb接口10通过smt工艺安装到电路板330上之后,不需要再贴附防水泡棉,从可简化所述usb接口10的制备工序,节约成本。
37.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且一并参阅图5,图5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沿i-i线的剖视图。所述固定部122的表面具有容置空间1221,所述密封胶130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221内,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1外。
38.所述固定部122的表面具有所述容置空间1221,因此,当所述胶水被点到所述固定部122上时,可点到所述容置空间1221内,便于收容胶水,可防止胶水脱落。换而言之,所述容置空间1221用于点胶时对点胶的位置进行定位。
39.所述密封胶130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221内,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1外,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221外的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可便于抵接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进而使得所述usb接口10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40.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1221包括环状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可以收容胶水,可防止胶水脱落。所述容置槽为环状,换而言之,所述容置槽首尾相连,因此,可方便收容形成密封胶130的胶水,防止形成密封胶130的胶水脱落。当所述容置空间1221包括环状收容槽时,可根据所述容置槽较为方便对点胶的地方进行指示及定位。
4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1221包括容置槽,但,所述容置槽并非首尾相连。比如,所述容置空间1221包括多个子容置槽,多个子容置槽间隔设置。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也可收容形成密封胶130的胶水,防止形成密封胶130的胶水脱落。
42.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所示的usb接口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所述容置空间1221包括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的尺寸d1大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的尺寸d2。
4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的开口1222的尺寸d1大于所述容置槽底壁的尺寸d2,换而言之,容置槽的开口较宽,底壁较窄。本实施方式中的容置槽与所述密封胶130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所述密封胶130与所述容置槽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容置槽的形状,使得形成所述密封胶130的胶水便于滴入所述容置槽,且不容易在所述胶水产生气泡,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密封胶130的质量较好。
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121与所述固定部122弯折相连,且所述固定部122具有开口1222,所述开口1222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211。
4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22可视为由所述本体部121弯折延伸而形成。所述固定部122也可视为在所述本体部121上形成的翻边。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22可通过固定件(比如,焊接结构、卡扣结构等)固定于所述本体部121。所述固定部122的开口
1222连通所述容置空间1221,且所述本体部121位于所述固定部122的一侧。本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可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20在所述本体部12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较为紧凑,便于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中时与电子设备1中的其他部件配合。
46.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7,所述第一壳体120为一体结构。
4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20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122可视为由所述本体部121弯折而形成,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20整体的结构强度较高。述第一壳体120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20各个部分之间没有缝隙。所述第一壳体12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采用坯件拉伸的方式形成,或者为采用浇筑等方式形成。相关技术中,所述第一壳体120通常采用拉伸的方式形成壳体板材,然后再将壳体板材进行裁剪,以及将裁剪后的壳体板材弯折,壳体板材的首尾相接形成所述第一壳体120。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壳体板材的首尾相接处会有缝隙,不利于所述usb接口10的防水性能的提升。
48.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壳体120为一体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2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此外,所述第一壳体120为一体结构,使得所述usb接口10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49.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3,以及图5至图7,所述usb接口10还包括承载板140。所述承载板14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211内,用于承载所述导电端子110,所述承载板140部分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211,且凸出于所述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端面131。
50.所述承载板140承载所述导电端子110,可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10的不容易产生位移及变形。方便其他设备5的usb插头或所述电子设备1的数据线340的插头插入所述usb接口10时,其他设备5的usb插头或所述电子设备1的数据线340的插头中的导电端子110与usb接口10中的导电端子110具有良好的电连接性能。所述承载板140为绝缘材质。所述承载板14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211内,且部分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211,且凸出于所述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端面131,当所述ubs接口收容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内时,方便所述usb接口10中所述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端面131与所述设备本体30(请参阅图9)抵接。可利用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的一部分可对所述承载板140进行遮挡,避免所述承载板140凸出于所述设备本体30的开口321。因此,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可在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时,充分利用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使得所述usb接口10较为紧凑以及使得所述usb接口10应用的电子设备1较为紧凑。
51.请参阅图2至图3,以及图8,图8为图2中所示的usb接口固定至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所述usb接口10还包括第二壳体150,所述第二壳体150包括第一子壳体151以及第二子壳体152,所述第一子壳体15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52相互配合以夹持所述第一壳体120,且所述第一子壳体151或所述第二子壳体15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固定端1511,所述固定端1511用于固定至电路板330。
5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20通过所述第二壳体150固定至电路板330上,以使得所述usb接口10较为稳固。
53.所述第一子壳体151或所述第二子壳体15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固定端1511,所述固定端1511用于与所述电路板330上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通孔331)配合以将所述usb接口10固定至所述电路板3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第一子壳体151具有所述固定端1511为例进行示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usb接口10的限定。举例而言,所述固定
端1511深入至所述电路板330通孔331内,并与所述电路板330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端1511为焊盘,所述固定端1511通过焊接结构固定至所述电路板330。
54.所述第一子壳体15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52相互配合以夹持所述第一壳体120之后,再将所述第一子壳体15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52固定在一起,比如,焊接,或者通过螺钉螺母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55.请一并参阅图9、图10及图11,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在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沿iii-iii线的剖视图。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设备本体30及如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usb接口10。所述设备本体30具有开口321,所述usb接口10设置于设备本体30内且对应所述设备本体30的开口321设置,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
56.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电子设备1为电源适配器为例进行示意,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为手机、电脑等具有usb接口10的设备,本技术对所述电子设备1的类型不做限定,只要具有usb接口10即可。
57.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的电子设备1为电源适配器时,所述电源适配器接收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通过所述usb接口10输出至其他设备5。所谓设备本体30,是指电子设备1的主体部分,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机壳320等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电子设备1的设备本体30还包括插脚310、电路板330、以及数据线340为例进行示意。所述插脚310用于插接至插座,以接收交流电。所述电路板330与所述插脚310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usb接口10与所述电路板330电连接,以将所述直流电输出。所述数据线340的插头341可插接至所述usb接口10,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输出至其他设备5,以为其他设备5的电池充电,或者为其他设备5中的电子元件供电。
58.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所述密封胶130的外周侧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或者,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131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
59.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端面131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为例进行示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的方式的限定。
60.当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端面131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时,可使得所述设备本体30的开口321尺寸相对较小。此外,当所述usb接口10的密封胶130背离所述固定部122的端面131抵接至所述设备本体30时,所述设备本体30和所述固定部122位于所述密封胶130夹相背的两面,使得所述密封胶130的密封效果较好。
61.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所述usb接口10的所述密封胶130处于压缩状态。所谓所述usb接口10的所述密封胶130处于压缩状态,是指,当所述usb接口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所述密封胶130被压缩,所述密封胶130的高度小于所述密封胶130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高度。所谓密封胶130处于自然状态下,是指,所述密封胶130没有收到外力的作用时的状态。
6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