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研究光偏振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5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研究光偏振性的装置,属于光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光(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偏振特性,其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3.专利号为cn20212061809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的偏振性科普演示装置,包括暗箱及设置在暗箱下侧的底座、设置在暗箱一侧的观测窗,所述暗箱内部一侧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一侧设有起偏器,所述起偏器一侧设有第一波片及第二波片,所述第一波片及第二波片两侧均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底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一侧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侧设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暗箱内部另一侧设有光传感器。
4.上述专利公开的装置可以直观地展示了光的偏振性,便于研究光的偏振性,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波片的类型不便于进行便捷更换,限制了研究项目;波片的驱动旋转机构结构复杂,造成了整体设备体积比较大。
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研究光偏振性的装置,可以实现对波片的便捷更换,增加研究项目;波片的旋转驱动结构紧凑合理,可以缩小整体设备的体积。
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便于研究光偏振性的装置,包括底部壳体,底部壳体顶部设有开口端,开口端处设有铰接盖;
9.所述底部壳体沿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光束出射端安装部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
10.所述底部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空心轴,空心轴的内部设有光束通道;
11.所述空心轴两端部的外侧分别设有电机定子,电机定子与空心轴固定连接,电机定子的外部分别设有电机转子,电机转子的外部分别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波片和第二波片。
12.进一步地,所述光束出射端安装部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均呈环状结构,光束出射端安装部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的轴线共线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光束出射端安装部、光束入射端安装部与底部壳体采用一体成型。
14.进一步地,所述光束出射端安装部的内腔底部安装有光源,光束出射端安装部远离底部壳体侧壁的一端安装有起偏器。
15.进一步地,所述光束入射端安装部的内部安装有光传感器。
16.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壳体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示波器。
17.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与光束出射端安装部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的轴线共线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的底部与支座进行连接;所述支座固接于底部壳体的内腔底部。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波片和第二波片位于空心轴的端部外侧,第一波片和第二波片与空心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波片位于靠近光束出射端安装部的一侧,第二波片位于靠近光束入射端安装部的一侧。
2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底部壳体铰接的铰接盖,铰接盖开启后便于对波片的类型规格进行更换,以增加研究项目,提高设备实用性;
2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波片和第二波片通过布置在空心轴的两端部外侧,并通过中空结构的电机进行驱动,使得第一波片和第二波片的驱动结构紧凑合理,第一波片和第二波片的旋转既可以同向转动,也可以反向转动,转动过程均自动完成。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底部壳体,2-顶部铰接盖,3-光束出射端安装部,4-光束入射端安装部,5-光源,6-起偏器,7-光传感器,8-示波器,9-空心轴,10-光束通道,11-支座,12-电机定子,13-电机转子,14-转盘,15-第一波片,16-第二波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研究光偏振性的装置,包括底部壳体1,底部壳体1顶部设有开口端,开口端处设有铰接盖2,铰接盖2的一端与底部壳体1铰接连接。
29.所述底部壳体1沿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均呈环状结构,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与底部壳体1采用一体成型。
30.所述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的内腔底部安装有光源5,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远离底部壳体1侧壁的一端安装有起偏器6。
31.所述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的内部安装有光传感器7。
32.所述底部壳体1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示波器8,示波器8安装在光传感器7的外侧,光传感器7用于检测光强度,光强度转换成曲线后通过示波器8进行显示。
33.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空心轴9,空心轴9与光束出射端安装
部3和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的轴线共线设置。
34.所述空心轴9的内部设有光束通道10。
35.所述空心轴9的底部与支座11进行连接;所述支座11固接于底部壳体1的内腔底部。
36.所述空心轴9两端部的外侧分别设有电机定子12,电机定子12与空心轴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定子12的外部分别设有电机转子13;所述电机转子13的外部分别固接有转盘14。
37.电机定子12通电所产生的磁场与电机转子13所生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使电机转子13运转起来,电机转子13进而带动转盘14运转起来。
38.所述转盘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转盘14旋转带动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实现转动;所述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位于空心轴9的端部外侧,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与空心轴9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波片15位于靠近光束出射端安装部3的一侧,第二波片16位于靠近光束入射端安装部4的一侧。
3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40.光源5通电发出光束,光束通过起偏器6后得到偏振光,偏振光依次穿过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然后通过光传感器7检测偏振光的强度,偏振光的强度转换成曲线后通过示波器8进行显示。
4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通过布置在空心轴9的两端部外侧,并通过中空结构的电机进行驱动,使得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的驱动结构紧凑合理,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的旋转既可以同向转动,也可以反向转动,转动过程均自动完成;
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底部壳体1铰接的铰接盖2,铰接盖2开启后便于对第一波片15和第二波片16的类型规格进行更换,以增加研究项目,提高设备实用性。
43.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