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除尘温控箱。
背景技术:
2.温控箱是一种可控制温度的箱体,内含温度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对产品的温升测试。在对塑料制品进行温升测试时,由于塑料制品在高温环境下的易熔性,使得其表面处于熔融状态,容易粘附到温控箱中漂浮的粉尘。高温状态下的塑料制品粘附到粉尘之后,将难以清理,严重影响到塑料制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温控箱,解决了塑料制品在温升测试时容易粘附到温控箱内粉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除尘温控箱,包括温控箱体和插接在温控箱体内腔中的置物板,所述温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温控箱体内腔的下方设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的底部设有循环气管,且所述循环气管延伸至温控箱体的外侧;延伸至温控箱体外侧的所述循环气管上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气接口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子接头与循环气管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子接头通过辅助管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辅助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温控箱体的外侧安装有辅助加热箱,所述辅助加热箱的下方安装有可拆卸的下过滤箱,且所述下过滤箱与辅助加热箱相连通;所述辅助加热箱通过第一活接头与进气管连接,所述下过滤箱通过第二活接头与循环气管连接。
5.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过滤箱的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的末端与第二活接头连接,所述下过滤箱的端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筒,且所述第一过滤筒位于下连接管与下过滤箱连接处的外围,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外围设有第二过滤筒。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筒与第二过滤筒之间填充有耐火纤维棉。
7.更进一步的,所述下过滤箱的底部设有两个凸起的安装环,所述第一过滤筒与第二过滤筒一一对应的旋接在两个安装环上。
8.更进一步的,所述下过滤箱旋接在辅助加热箱中。
9.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箱中安装有多个加热网板,所述加热网板的下方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辅助加热箱的内壁和隔离板靠近加热网板的一侧均敷设有阻燃铝箔。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温控箱体外侧且其相连通的下过滤箱以及辅助加热箱,对气体进行过滤并加热,不仅能有效的清除温控箱体中漂浮的粉尘,还能降低气体流动过程中对温控箱体内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温控箱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箱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加热箱和下过滤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温控箱体、2-置物板、3-进气管、4-集气腔、5-循环气管、6-增压泵、7-辅助管、8-控制阀、9-辅助加热箱、10-下过滤箱、11-第一活接头、12-第二活接头、13-下连接管、14-第一过滤筒、15-第二过滤筒、16-耐火纤维棉、17-安装环、18-加热网板、19-隔离板、20-阻燃铝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6.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尘温控箱,包括温控箱体1和插接在温控箱体1内腔中的置物板2。温控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相连通的进气管3,进气管3上开设有出气孔。温控箱体1内腔的下方设有集气腔4,集气腔4的底部设有循环气管5,且循环气管5延伸至温控箱体1的外侧。延伸至温控箱体1外侧的循环气管5上安装有增压泵6,增压泵6的进气接口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子接头与循环气管5连接,三通接头的另一个子接头通过辅助管7与外界相连通,且辅助管7上安装有控制阀8。通过增压泵6的设置实现了温控箱体1内部气体的流动,其通过辅助管7的设置,能将外界气体引入至温控箱体1中,保证气体的流动性能,避免产生负压。
17.本实施例中,进气管3和循环气管5均为铜管,且位于温控箱体1外侧的铜管上均包裹有保温层,以降低热量的流失。温控箱体1中还设有压力传感器,以监控温控箱体1内的气压。并且在气压达到预设值时,关闭控制阀8,使温控箱体1中的气体形成自循环。
18.温控箱体1的外侧安装有辅助加热箱9,用于对温控箱体1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辅助加热箱9的下方安装有可拆卸的下过滤箱10,且下过滤箱10与辅助加热箱9相连通。即首先对从温控箱体1中出来的气体进行过滤在加热,实现了对温控箱体1中粉尘的清理。具体的,下过滤箱10旋接在辅助加热箱9中。辅助加热箱9通过第一活接头11与进气管3连接,下过滤箱10通过第二活接头12与循环气管5连接,以便于对辅助加热箱9和下过滤箱10的拆装,便于维护更换。
19.下过滤箱10的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下连接管13,下连接管13的末端与第二活接头12连接。下过滤箱10的端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筒14,且第一过滤筒14位于下连接管13与下过滤箱10连接处的外围,第一过滤筒14的外围设有第二过滤筒15。通过两个过滤筒对气体进行过滤,能有效的将气体中的粉尘进行滤除。
20.优选的,下连接管13延伸至第一过滤筒14中,且延伸至第一过滤筒14中的下连接管13呈倒u型布置。即下连接管13的端口向下,以避免第一过滤筒14中的粉尘掉入至下连接管13中。
21.优选的,第一过滤筒14与第二过滤筒15之间填充有耐火纤维棉16,以提高对气体的过滤效果。
22.下过滤箱10的底部设有两个凸起的安装环17,第一过滤筒14与第二过滤筒15一一
对应的旋接在两个安装环17上,实现两个过滤筒的可拆卸安装。
23.辅助加热箱9中安装有多个加热网板18,加热网板18的下方设有隔离板19,隔离板19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隔离板19的隔离,能降低加热网板1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下过滤箱10的影响。辅助加热箱9的内壁和隔离板19靠近加热网板18的一侧均敷设有阻燃铝箔20,以降低辅助加热箱9内部热量的流失。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待加热物件放入至温控箱体1中,启动温控箱体1对物件进行加热。与此同时,打开控制阀8、增压泵6和加热网板18。增压泵6同时吸取外界以及温控箱体1中的气体。当气体进入到下过滤箱10中时,通过下过滤箱10中的过滤筒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以实现除尘。且过滤后的气体进入到辅助加热箱9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再送入至温控箱体1中,以降低送入的气体对温控箱体1内部温度的影响。通过对温控箱体1内部气体循环的方式实现对温控箱体1中粉尘的滤除。
2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温控箱体1的温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增压泵6在温控箱体1启动的同时启动。此时,温控箱体1内的温度较低,气体的循环将能有效的带走温控箱体1内的粉尘,并且也能将塑料制品上残留的粉尘吹除,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