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罩安装用的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2.卡车驾驶室较大,为防止太阳直射,通常在驾驶室外安装有遮阳罩,遮阳罩安装在车顶,主要满足遮阳、除霜的要求。
3.现有的遮阳罩的安装固定较为简单,通过与遮阳罩一体成型的连接部与车体进行连接固定,因为固定的结构简单,装车后遮阳罩会出现与车体间的不贴合现象,遮阳罩安装后易变形,安装精度差,遮阳罩姿态不稳,影响遮阳作用的发挥。因此,能对遮阳罩进行稳定的安装,是现阶段本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可对遮阳罩进行稳定的安装。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包括与遮阳罩的长度方向弧线相适配的弧形管梁以及沿管梁的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均匀分布的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所述管梁的两端以及管梁上与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遮阳罩固定孔;所述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的前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遮阳罩固定孔连通的第二遮阳罩固定孔,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的后端均开设有车身安装孔。
7.优选的,所述高顶左支架和高顶右支架均包括两片重叠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主片,主片的前端宽度小于主片的后端宽度;所述主片的前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并与管梁贴合的第一支片;靠近高顶中支架设置的主片的上边缘一体成型设置有朝向高顶中支架翻折并与遮阳罩贴合的第二支片;所述第二遮阳罩固定孔开设在第一支片和第二支片上。
8.优选的,所述主片后端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的过渡片,过渡片的后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并与车身贴合的固定片。
9.优选的,所述高顶中支架为门框型,高顶中支架的前端横体与管梁相贴合,第二遮阳罩固定孔开设在高顶中支架的前端横体上;所述高顶中支架的后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并与车身贴合的固定片。
10.优选的,所述车身安装孔开设在固定片上。
11.优选的,所述管梁的两端的弧度大于管梁中间部分的弧度。
12.优选的,所述管梁的两端的两侧为逐渐过渡的扁平状。
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由管梁、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组成的支架总成,不但可实现对遮阳罩牢固和稳定的固定,而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管梁、2.高顶中支架、3.高顶左支架、4.高顶右支架、5.主片、6.第一支片、7.第二支片、8.过渡片、9.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8.一种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结合图1所示,包括管梁1、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其中,管梁1为与遮阳罩的长度方向弧线相适配的弧形管;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沿管梁1的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均匀分布。
19.管梁1的两端的弧度大于管梁1中间部分的弧度,与遮阳罩的长度方向弧线相适配。管梁1的两端以及弧形管梁1上与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遮阳罩固定孔,第一遮阳罩固定孔用于固定遮阳罩。管梁1的两端的两侧为逐渐过渡的扁平状,从而增大管梁1与车身和阳罩固的接触面积,使得遮阳罩固定的更为牢固、稳定。
20.高顶左支架3和高顶右支架4均包括两片主片5,两片主片5重叠设置并固定连接,每个主片5的前端宽度小于其后端的宽度。同一高顶左支架3和同一高顶右支架4上的两片主片5的前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第一支片6,第一支片6与管梁1相贴合,可对管梁1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高顶左支架3和高顶右支架4上靠近高顶中支架2设置的主片5的上边缘均一体成型设置有朝向高顶中支架2翻折的第二支片7,第二支片7与遮阳罩相贴合,可对遮阳罩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第一支片6和第二支片7上均开设有第二遮阳罩固定孔,其中,第一支片6上开设的第二遮阳罩固定孔与管梁1上相对应开设的第一遮阳罩固定孔相连通,从而可实现高顶左支架3和高顶右支架4与管梁1的连接。
21.高顶中支架2为门框型,高顶中支架2的前端横体与管梁1相贴合,可对管梁1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高顶中支架2的前端横体上开设有第二遮阳罩固定孔,此第二遮阳罩固定孔与管梁1上相对应开设的第一遮阳罩固定孔相连通,从而可实现高顶中支架2与管梁1的连接。
22.在安装时,遮阳罩通过第一遮阳罩固定孔与管梁1连接,管梁1通过第一遮阳罩固定孔和第二遮阳罩固定孔与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连接,同时通过接触部位相互间贴合的设计,可使遮阳罩固定的更为牢固、稳定。
23.同一高顶左支架3和同一高顶右支架4上的两片主片5的后端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的过渡片8,每个过渡片8的后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的固定片9,从而使得每个高顶左支架3和高顶右支架4的后端形成一个三角结构的支撑。高顶中支架2的后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的固定片9。固定片9均与车身相贴合,固定片9上开设有车身安装孔,可实现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与车身的稳固连接。
24.在安装时,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均通过固定片9上的车身安装孔与车身固定安装,同时,通过接触部位相互间贴合的设计,可使遮阳罩固定的更为牢固、稳定。
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沿车头顶部的
车身的长度方向由左至右依次通过固定片9上开设有车身安装孔与车身固定安装且均匀分布;将遮阳罩通过第一遮阳罩固定孔与管梁1连接;将安装有遮阳罩的管梁1通过第一遮阳罩固定孔和第二遮阳罩固定孔与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连接,从而实现遮阳牢固、稳定的固定。
技术特征:
1.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遮阳罩的长度方向弧线相适配的弧形管梁(1)以及沿管梁(1)的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均匀分布的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所述管梁(1)的两端以及管梁(1)上与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遮阳罩固定孔;所述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的前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遮阳罩固定孔连通的第二遮阳罩固定孔,高顶左支架(3)、高顶中支架(2)和高顶右支架(4)的后端均开设有车身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顶左支架(3)和高顶右支架(4)均包括两片重叠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主片(5),主片(5)的前端宽度小于主片(5)的后端宽度;所述主片(5)的前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并与管梁(1)贴合的第一支片(6);靠近高顶中支架(2)设置的主片(5)的上边缘一体成型设置有朝向高顶中支架(2)翻折并与遮阳罩贴合的第二支片(7);所述第二遮阳罩固定孔开设在第一支片(6)和第二支片(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5)后端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的过渡片(8),过渡片(8)的后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并与车身贴合的固定片(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顶中支架(2)为门框型,高顶中支架(2)的前端横体与管梁(1)相贴合,第二遮阳罩固定孔开设在高顶中支架(2)的前端横体上;所述高顶中支架(2)的后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翻折并与车身贴合的固定片(9)。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安装孔开设在固定片(9)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1)的两端的弧度大于管梁(1)中间部分的弧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1)的两端的两侧为逐渐过渡的扁平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罩安装支架总成,包括与遮阳罩的长度方向弧线相适配的弧形管梁以及沿管梁的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均匀分布的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所述管梁的两端以及管梁上与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遮阳罩固定孔;所述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的前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遮阳罩固定孔连通的第二遮阳罩固定孔,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的后端均开设有车身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由管梁、高顶左支架、高顶中支架和高顶右支架组成的支架总成,不但可实现对遮阳罩牢固和稳定的固定,而且安装方便。且安装方便。且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虎 王光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驰通车辆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