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69



1.本实用新型钢构混凝土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中,钢次梁与钢梁连接通常采用钢连接板连接形式,与混凝土梁连接通常采用预埋件连接形式。以上两种连接形式在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中存在局限性,采用连接板连接形式则会影响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中混凝土与钢筋等结构的连续性,采用预埋件的连接形式则很难在波纹腹板上进行加工预埋等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证混凝土,钢筋的连续性,以及保证钢梁与混凝土之间结合力的混凝土组合梁。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包括多块“门”型连接板和波纹钢板预制梁;
5.所述“门”型连接板为一块钢板;所述钢板的中部设有延伸至所述钢板底部的通孔,形成类似门洞结构;位于门洞的两侧延伸有两块对称布置的次梁搭接板;
6.所述“门”型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的两侧腹板之间,与两侧的所述腹板垂直设置;所述“门”型连接板两侧的所述次梁搭接板延伸出所述腹板的外侧,用于与外连的次梁相连接;
7.所述“门”型连接板位于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内部的钢板两侧焊接有多个栓钉;多块所述“门”型连接板之间预留有安装次梁的间距。
8.进一步的,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包括两块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波纹腹板;
9.两块所述上翼缘板平行布置,且两块所述上翼缘板之间预留有便于混凝土灌注的间隙;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以上下位平行布置,两块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块所述波纹副本,以围成一个混凝土灌注u型腔体。
10.进一步的,所述“门”型连接板的上沿与所述波纹腹板的上沿相齐平,并且与所述上翼缘板相互焊接;所述“门”型连接板的下沿与所述波纹腹板的下沿相齐平,并且与所述下翼缘板相互焊接;所述“门”型连接板与所述波纹腹板的搭接面也通过焊接实现密封。
11.进一步的,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底部预埋有钢筋,所述钢筋贯穿所述“门”型连接板的通孔。
12.进一步的,次梁通过螺栓与两块所述“门”型连接板的所以次梁搭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次梁搭接板的表面预留有螺栓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
14.1、使用中间部分局部镂空的“门”型连接板,保证了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中混凝土与内加钢筋的连续性,从而增强梁整体的强度。
15.2、在“门”型连接板位移组合梁内部的区域两侧设置栓钉,使“门”型连接板与混凝土通过机械咬合力结合在一起,且“门”型连接板与波纹钢板预制梁上下翼缘与两侧波纹腹板焊接,使连接板部分、波纹钢板预制梁以及内部的混凝土部分三者紧密结合,符合建筑结构中强节点的原则。
16.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门”型连接板和波纹钢板预制梁两侧的波纹腹板结合,使两侧的波纹腹板具有良好的平面外刚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波纹钢板预制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挤压变形问题,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钢次梁在安装过程中波纹钢板预制梁在两侧荷载不均匀的时候产生扭转变形的问题。运输施工过程变形小,施工过程高效安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2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证钢筋5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包括多块“门”型连接板1和波纹钢板预制梁;
21.如图2所示,“门”型连接板1为一块钢板;钢板的中部设有延伸至钢板底部的通孔,形成类似门洞结构;位于门洞的两侧延伸有两块对称布置的次梁搭接板;
22.如图1所示,“门”型连接板1固定于波纹钢板预制梁的两侧腹板之间,与两侧的腹板垂直设置;“门”型连接板1两侧的次梁搭接板延伸出腹板的外侧,用于与外连的次梁相连接;
[0023]“门”型连接板1位于波纹钢板预制梁内部的钢板两侧分贝焊接有多个栓钉6;多块“门”型连接板1之间预留有安装次梁的间距。栓钉6的设置结构,使“门”型连接板1与混凝土通过机械咬合力结合在一起,增加波纹钢板预制梁与混凝土梁之间的结合力,保证整体的强度。
[0024]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门”型连接板1和波纹钢板预制梁两侧的波纹腹板3结合,使两侧的波纹腹板3具有良好的平面外刚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波纹钢板预制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挤压变形问题,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钢次梁在安装过程中波纹钢板预制梁在两侧荷载不均匀的时候产生扭转变形的问题。运输施工过程变形小,施工过程高效安全。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波纹钢板预制梁包括两块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4和波纹腹板3;
[0026]
两块上翼缘板2平行布置,且两块上翼缘板2之间预留有便于混凝土灌注的间隙;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以上下位平行布置,两块上翼缘板2与下翼缘板4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块波纹副本,以围成一个混凝土灌注u型腔体。
[0027]
在本实施例中,“门”型连接板1的上沿与波纹腹板3的上沿相齐平,并且与上翼缘板2相互焊接;“门”型连接板1的下沿与波纹腹板3的下沿相齐平,并且与下翼缘板4相互焊接;“门”型连接板1与波纹腹板3的搭接面也通过焊接实现密封,不会造成混凝土灌注时发明泄漏的问题。同时使连接板部分和波纹钢板预制梁以及内部的混凝土部分三者紧密结
合,符合建筑结构中强节点的原则。
[0028]
在本实施例中,波纹钢板预制梁底部预埋有钢筋5,钢筋5贯穿“门”型连接板1的通孔,在波纹钢板预制梁安装完成后,内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也同样贯穿“门”型连接板1的通孔,保证了混凝土梁与钢筋5的连续性,强梁整体的强度。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次梁通过螺栓与两块“门”型连接板1的所以次梁搭接板固定连接,次梁搭接板的表面预留有螺栓孔7,便于波纹钢板预制梁与次梁之间的搭接,降低工艺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30]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门”型连接板和波纹钢板预制梁;所述“门”型连接板为一块钢板;所述钢板的中部设有延伸至所述钢板底部的通孔,形成类似门洞结构;位于门洞的两侧延伸有两块对称布置的次梁搭接板;所述“门”型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的两侧腹板之间,与两侧的所述腹板垂直设置;所述“门”型连接板两侧的所述次梁搭接板延伸出所述腹板的外侧,用于与外连的次梁相连接;所述“门”型连接板位于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内部的钢板两侧焊接有多个栓钉;多块所述“门”型连接板之间预留有安装次梁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包括两块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波纹腹板;两块所述上翼缘板平行布置,且两块所述上翼缘板之间预留有便于混凝土灌注的间隙;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以上下位平行布置,两块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块所述波纹副本,以围成一个混凝土灌注u型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连接板的上沿与所述波纹腹板的上沿相齐平,并且与所述上翼缘板相互焊接;所述“门”型连接板的下沿与所述波纹腹板的下沿相齐平,并且与所述下翼缘板相互焊接;所述“门”型连接板与所述波纹腹板的搭接面也通过焊接实现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板预制梁底部预埋有钢筋,所述钢筋贯穿所述“门”型连接板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次梁通过螺栓与两块所述“门”型连接板的所以次梁搭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次梁搭接板的表面预留有螺栓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证钢筋混凝土连续性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门”型连接板和波纹钢板预制梁;“门”型连接板为一块钢板;钢板的中部设有延伸至钢板底部的通孔,形成类似门洞结构;位于门洞的两侧延伸有两块对称布置的次梁搭接板;“门”型连接板固定于波纹钢板预制梁的两侧腹板之间,与两侧的腹板垂直设置;“门”型连接板两侧的次梁搭接板延伸出腹板的外侧,用于与外连的次梁相连接;“门”型连接板位于波纹钢板预制梁内部的钢板两侧焊接有多个栓钉;多块“门”型连接板之间预留有安装次梁的间距,以提出一种保证混凝土,钢筋的连续性,以及保证钢梁与混凝土之间结合力的混凝土组合梁。结合力的混凝土组合梁。结合力的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 唐鹏 吴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