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15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氮罐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


背景技术:

2.液氮罐一般可分为液氮贮存罐、液氮运输罐两种,贮存罐主要用于室内液氮的静置贮存,不宜在工作状态下作远距离运输使用,液氮运输罐为了满足运输的条件,作了专门的防震设计。
3.而运输型液氮罐作为可移动液氮罐,其抗震和抗压能力必须有更高的水平,而传统技术的运输型液氮罐只有外壳和内胆的结构,不对其最任何设计导致其抗压能力不够,且由于内胆的可允许压力较低导致液氮的挥发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以解决现有技术外部抗压能力不够且内部可允许压力较低导致的液氮挥发严重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底座,且内胆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上连接有颈管,且颈管内设置有气孔,所述安全阀的气孔对应处设置有阀门,且颈管的顶面设置有与气孔相对应的排气管,所述外壳的顶部连接有与颈管位置相对应的通道管,且通道管上设置有锁盖,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提手,且外壳内侧固定有若干的内环,所述内胆的表面设置有与外壳内相连的若干固定支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壳改成圆弧面,使得外壳的可承受外力的抗压能力得到提高,减小液压罐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将内胆设计成球状,可以使得内胆的可承受压力得到提高,使得液氮的挥发量降低,延长液氮罐的使用时间。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上包裹有防滑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液氮罐在运输时,可以通过防滑胶使得人员在运输液氮罐时可以稳定抓住提手避免由于液氮罐过重导致手滑,使得液氮罐受损。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架要求使用为“t”型立体带有弧面的支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支架的支撑点换成支撑强度更高的圆弧面,支撑强度得到提高,使得内胆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要求外表面设置为圆弧面,且内胆的形状要求设置为球状空心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壳的外部抗压能力得到提高,而内胆通过球状的设计使得内胆内部可承受压力得到提高,借此降低液氮的挥发使得液氮罐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颈管要求使用玻璃钢材料,且与外壳的连接处要求使用隔热材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颈管的使用强度可承受温度在液氮可使用范围,同时使用相应的隔热材料,避免液氮接触外部温度导致挥发。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外壳的圆弧状结构和内侧的内环结构使得液氮罐具有较高的对外力的抗压作用,避免运输型液氮罐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使得外壳受损形变,使得相连的固定支架破坏内部内胆;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胆设计为球状使得内胆的内部可承受压力得到提升使得内胆内部的可容纳压力增大,安全阀可在压力更高时开启,内部压力较高时可减少液氮的挥发,借此增加液氮罐的储存时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颈管俯视结构图。
21.图中:1、外壳;2、内胆;3、底座;4、安全阀;5、颈管;6、气孔;7、通道管;8、锁盖;9、提手;10、防滑胶;11、阀门;12、排气管;13、内环;14、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4.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1和内胆2,外壳1底部固定有底座3,且内胆2上设置有安全阀4用于限制内胆2内所允许的最大压力值,安全阀4上连接有颈管5用于输入输送内部的液氮,且颈管5内设置有气孔6用于排出内部气化的液氮控制其内部压力,安全阀4的气孔6对应处设置有阀门11,由安全阀4进行控制开关,且颈管5的顶面设置有与气孔6相对应的排气管12将氮气排出液氮罐,外壳1的顶部连接有与颈管5位置相对应的通道管7用于输入输出液氮,且通道管7上设置有锁盖8防止液氮的挥发,外壳1上连接有提手9,且外壳1内侧固定有若干的内环13使得外壳1的外部抗压能力得到提升,内胆2的表面设置有与外壳1内相连的若干固定支架14用于支撑固定住内胆2。
25.请参阅图1和图2,提手9上包裹有防滑胶10,使得液氮罐在运输时,可以通过防滑胶10使得人员在运输液氮罐时可以稳定抓住提手9避免由于液氮罐过重导致手滑,使得液氮罐受损。
26.请参阅图1,固定支架14要求使用为“t”型立体带有弧面的支架,使得固定支架14的支撑点换成支撑强度更高的圆弧面,支撑强度得到提高,使得内胆2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27.请参阅图1和图2,外壳1要求外表面设置为圆弧面,且内胆2的形状要求设置为球状空心体,使得外壳1的外部抗压能力得到提高,而内胆2通过球状的设计使得内胆2内部可承受压力得到提高,借此降低液氮的挥发使得液氮罐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
28.请参阅图1,颈管5要求使用玻璃钢材料,且与外壳1的连接处要求使用隔热材料,保证颈管5的使用强度可承受温度在液氮可使用范围,同时使用相应的隔热材料,避免液氮接触外部温度导致挥发。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液氮装入液氮罐时,液氮通过通道管7和颈管5注入到内胆2底部,外壳1通过固定支架14固定住内胆2保证内胆2的稳定性,同时外壳内侧设置有内环13使得外壳1的抗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液氮随着时间的流失会出现蒸发挥发的情况,使得内胆2内部压力增高,通过内胆2的球状设计使得内胆2的内部抗压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使得安全阀4的压力开启值降低,借此减少液氮的损失,当内胆2的压力达到安全阀4的临界值时,阀门11打开,此时内部的氮气通过气孔6和排气管12排出液氮罐,当内部气压降低到安全值时,阀门11关闭。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包括外壳(1)和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有底座(3),且内胆(2)上设置有安全阀(4),所述安全阀(4)上连接有颈管(5),且颈管(5)内设置有气孔(6),所述安全阀(4)的气孔(6)对应处设置有阀门(11),且颈管(5)的顶面设置有与气孔(6)相对应的排气管(12),所述外壳(1)的顶部连接有与颈管(5)位置相对应的通道管(7),且通道管(7)上设置有锁盖(8),所述外壳(1)上连接有提手(9),且外壳(1)内侧固定有若干的内环(13),所述内胆(2)的表面设置有与外壳(1)内相连的若干固定支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9)上包裹有防滑胶(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4)要求使用为“t”型立体带有弧面的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要求外表面设置为圆弧面,且内胆(2)的形状要求设置为球状空心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颈管(5)要求使用玻璃钢材料,且与外壳(1)的连接处要求使用隔热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压防护结构的液氮罐,涉及液氮罐领域,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底座,且内胆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上连接有颈管,且颈管内设置有气孔,所述安全阀的气孔对应处设置有阀门,且颈管的顶面设置有与气孔相对应的排气管,所述外壳的顶部连接有与颈管位置相对应的通道管,且通道管上设置有锁盖,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提手,且外壳内侧固定有内环,所述内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壳改成圆弧面,使得外壳的可承受外力的抗压能力得到提高,减小液压罐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将内胆设计成球状,可以使得内胆的可承受压力得到提高,使得液氮的挥发量降低,延长液氮罐的使用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惆 刘群 蓬一飞 方海峰 葛友文 陈涛 周海平 朱希达 王勤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富瑞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