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洪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常造成江河沿岸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海岸地,防洪带的淹没,但由于洪水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带被淹没的范围和时间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是不固定的和有机率性的,因此需要在河道的堤岸上安装防洪水装置,可用于进行防洪防涝的作用。
3.但是,现有的防洪水装置中的挡水板通常都直接拼接在装置上,在使用中由于洪水冲击力很大,挡水板易发生晃动位移的情况,位移后挡水板间出现缝隙导致洪水渗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由于洪水冲击力很大,挡水板易发生晃动位移的情况,位移后挡水板间出现缝隙导致洪水渗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包括主撑板,所述主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支块与第二侧支块,所述第一侧支块与第二侧支块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板槽,所述第一侧支块与第二侧支块通过板槽与防洪水机构连接。
6.优选的,所述防洪水机构包括多个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紧块,所述挡水板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多个挡水板间通过卡槽与加紧块卡接,所述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挡水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主撑板与连接块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孔,主撑板和连接块分别通过连接孔与限位柱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外壁设置有高度尺,所述挡水板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
7.优选的,所述主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橡胶垫层的两侧分别于抬升板的一侧贴合连接,橡胶垫层的上端与防洪水机构的下端贴合连接,橡胶垫层能够提高部件间连接的紧密度,防止部件间连接不够严密出现渗漏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主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三角块,固定三角块可以将防洪水装置固定在地面,保证防洪水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主撑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主撑板的另一侧对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0.优选的,第一侧支块的一侧设置有竖接槽,第二侧支块的一侧对应固定连接有竖接块,当需要将多个防洪水装置进行拼接连接时,可以将一个防洪水装置中的竖接块与限位块分别与另一个防洪水装置中的竖接槽与限位槽插接固定,有效提高了多个防洪水装置连接间的紧密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首先将限位柱穿过主撑板中部的连接孔后并固定在地面中,然后将挡水板通过连接块插接在限位柱的外壁,限位柱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接着,挡水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第一侧支块与第二侧支块一侧的板槽中,安装后有效的提高了挡水板安装的牢固度,减少挡水板在洪水的冲击中出现位移晃动的情况,保证了防洪的安全性,其中限位柱的外壁设置有高度尺,挡水板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高度尺与观察窗便捷的对洪水的高度进行读取,然后在挡水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紧块,挡水板的上端设置有卡槽,多个挡水板间通过卡槽与加紧块进行卡接,有效的提高了挡水板之间连接的紧固度,最后在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拿取挡水板进行安装或拆卸等操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
17.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
18.图中:1、主撑板;2、抬升板;3、第一侧支块;4、第二侧支块;5、防洪水机构;6、竖接槽;7、竖接块;8、限位槽;9、限位块;10、橡胶垫层;11、固定三角块;12、板槽;501、挡水板;502、连接块;503、限位柱;504、连接槽;505、加紧块;50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一种河道防洪水装置,包括主撑板1,主撑板1为矩形结构,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主撑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抬升板2,抬升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支块3与第二侧支块4,具体的,第一侧支块3与第二侧支块4平行安装于主撑板1的上端两侧,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第一侧支块3与第二侧支块4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板槽12,板槽12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第一侧支块3与第二侧支块4通过板槽12与防洪水机构5连接,防洪水机构5能够对洪水进行阻挡,保证防洪水机构5在安装后的稳定性,提高防洪的安全度,主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0,其中,橡胶垫层10的两侧分别于抬升板2的一侧贴合连接,橡胶垫层10的上端与防洪水机构5的下端贴合连接,橡胶垫层10能够提高部件间连接的紧密度,防止部件间连接不够严密出现渗漏的情况。
21.参阅图3-4,防洪水机构5包括挡水板501、连接块502、限位柱503、连接槽504、加紧
块505和观察窗506,挡水板501的设置为矩形结构,使用中可以根据洪水高度对挡水板501的数量进行增减操作,挡水板501主要起到阻隔洪水的作用,挡水板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紧块505,挡水板501的上端设置有卡槽,多个挡水板501间通过卡槽与加紧块505进行卡接,有效的提高了挡水板501之间连接的紧固度,挡水板5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504,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拿取挡水板501进行安装或拆卸等操作,挡水板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2,主撑板1与连接块502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孔,主撑板1与连接块502分别通过连接孔与限位柱503可拆卸连接,使用中,先将限位柱503固定在地面中,然后将连接块502插接在限位柱503的外壁,限位柱503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连接后有效的提高了挡水板501安装的牢固度,减少挡水板501在洪水的冲击中出现位移晃动的情况,保证了防洪的安全性,其中限位柱503的外壁设置有高度尺,挡水板501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506,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高度尺与观察窗506便捷的对洪水的高度进行读取。
22.进一步的,主撑板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三角块11,固定三角块11可以将防洪水装置固定在地面,保证防洪水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主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8,主撑板1的另一侧对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第一侧支块3的一侧设置有竖接槽6,第二侧支块4的一侧对应固定连接有竖接块7,使用中,当需要将多个防洪水装置进行拼接连接时,可以将一个防洪水装置中的竖接块7与限位块9分别与另一个防洪水装置中的竖接槽6与限位槽8插接固定,有效提高了多个防洪水装置连接间的紧密度。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