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2.对于不同客户,同一款灯在灯板、功率、色温及光控上会有不同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实现灯板、功率、色温及光控的切换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3.1、采用继电器实用灯的各种功能切换,但是采用此种方式价格昂贵而且体积大;
4.2、通过使用mcu实现灯的各种功能切换,但是采用此种方式同样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同时此种方式涉及软件开发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继电器或mcu实现灯的各种功能切换,存在价格贵和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灯控制模块。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7.一种灯控制模块,包括:
8.至少两个灯单元,两个所述灯单元配置为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
9.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为所述第一灯单元和/或第二灯单元提供驱动电源;
10.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件,所述开关单元分别连接灯单元,通过开关单元控制第一灯单元和/或第二灯单元工作。
11.进一步地,所述灯控制模块还包括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
12.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用于切换第一灯单元和/或第二灯单元工作以及灯的工作功率。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灯单元,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四端连接第二灯单元,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三端分别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连接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五端、第六端和第八端分别经至少一个电阻连接调光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七端连接所述调光单元的第二端。
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灯单元包括至少两种色温led。
15.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二开关件用于切换第一灯单元和/或第二灯单元的色温。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第三端和第八端分别连接第一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四端、第五端和第六端分别连接第一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二端和第七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单元。
17.进一步地,所述灯控制模块还包括光敏元件、第三开关件和光控单元,所述光敏元件经第三开管件连接所述光控单元,所述光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灯单元和所述第二灯单
元。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纯硬件的方式实现灯板、功率和色温的切换切换,解决了现有现有技术中采用继电器或mcu实现灯的切换存在成本高且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控制模块成本低。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控制模块的原理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件的连接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开关件的连接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开关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灯单元和开关单元,两个所述灯单元配置为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件,所述开关单元分别连接灯单元和驱动单元,通过开关单元控制第一灯单元和/或第二灯单元工作,本实施例通过开关单元实现灯板、功率和色温的切换,本实施例中通过纯硬件控制灯的工作模式,可以降低现有技术的成本且开发周期短。
27.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单元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分别设置在两块电路板上且第一灯单元设置在第二灯单元上,通过第一开关控制上面的第一灯单元亮或下面的第二灯单元工作,在切换灯板的同时,此时灯的工作功率会随之变化。
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均包括至少两路led灯珠,两路led灯珠分别为不同色温的led灯珠,两路led灯珠采用共阳极连接方式,两路led灯珠分别配置为不同色温,通过控制第一路led灯珠和/或第二路led灯珠工作,从而切换灯具工作在不同色温,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还可以分别并联更多不同色温的led灯珠,对此不做过多限制。
29.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包括三个开关件,三个开关件分别配置为第一开关件、第二开关件和第三开关件,第一开关件用于实现灯板和功率的切换,第二开关件用于实现色温的切换,第三开关件用于实现光控的切换。
30.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件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关配置为拨码开关k1,该拨码开关k1包括三个档位,具体地,当工作在拨码开关k1拨动的第一档位,此时拨码开关k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拨码开关k1的第七端和第八端导通;当工作在拨码开关k1的第二档位,拨码开关k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拨码开关k1的第六端和第七端;当工作在拨码开关k1的第三档位,该拨码开关k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拨码开关k1的第五端和第七端导通。
3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灯控制模块还包括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件。
32.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灯单元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四端连接第二灯单元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三端分别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连接第一灯单元的正极和第二灯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五端、第六端和第八端分别经至少一个电阻连接调光单元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七端连接所述调光单元的正极。
33.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实现切换灯板及功率的工作原理如下:
34.1、第一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1的第一档时,此时驱动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灯单元的阳极导通,第一灯单元亮;调光电路的正极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接到调光电路的负极,此时第一灯单元工作在第一功率;
35.2、第一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1的第二档时,此时驱动电源的正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第一灯单元的阳极导通,同时,驱动电源的正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2与第二灯单元的阳极导通,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同时亮;调光电路的正极通过电阻r3和电阻r4并联接到调光电路的负极,此时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工作在第二功率;
36.3、第三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1的第三档时,此时驱动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灯单元的阳极导通,第二灯单元亮;调光电路的正极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并联接到调光电路的负极,此时第二灯单元工作在第三功率。
3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与第三功率相同,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和第三功率的两倍。
38.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件配置为拨码开关k2,拨码开关k2与拨码开关k1采用相同型号,其工作模式与拨码开关k1相同,对此不再过多赘述。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第三端和第八端分别连接第一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四端、第五端和第六端分别连接第一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二端和第七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单元。
40.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实现色温切换的工作原理如下:
41.1、当第二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2的第一档位时,此时驱动电源的负极、第一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的色温为3000k。
42.2、当第二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2的第二档位时,此时驱动电源的负极、第一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第二灯单元的第一色温控制端、第一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一灯单元和第二灯单元的色温为4000k。
43.3、当第二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2的第三档位时,此时驱动电源的负极、第一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和第二灯单元的第二色温控制端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二灯单元的色温为5000k。
44.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关件的具体实施例,该第三开关件配置为拨码开关k3,该拨码开关k3包括两个档位,两个档位分别配置为第三开关件的第一档位和第三档位,具体地,当工作在拨码开关k3的第一档位时,拨码开关k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当工作在拨码开关k3的第二档位时,拨码开关k3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
45.进一步地,所述灯控制模块还包括光敏元件和光控单元,所述光敏元件经第三开管件连接所述光控单元,所述光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灯单元和所述第二灯单元。
46.具体地,如图4所示,jp1连接光控电路,jp2连接光敏元件,该光敏元件配置为光敏二极管,本实施例实现光控切换的工作原理如下:
47.1、当第三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3的第一档位时,jp1与jp2导通,光敏二极管开始工作,此时实现白天灯不亮,晚上自动灯亮。
48.2、当第三开关件工作在拨码开关k3的第二档位时,jp1与jp2不导通,此时光敏二极管未工作,灯亮或暗由人员给出指令。
4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灯控制模块通过三个开关件实现灯板、功率、色温及光控的控制,即本实施例采用全硬件的控制电路实现灯工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降低灯具的成本和开发周期。
50.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51.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3.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