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管制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橡胶管的应用非常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水管、输气管等,在橡胶管的制作中,通过熔融状态的原料进入到管型模具对其压制成型,由于传统的制作模具在生产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冷却和脱模,耽误生产效率,不便于使用且停工后一部分原料残余在内部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能够加快冷却且方便对模具内部残留料进行清理。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包括口模和芯模,所述口模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芯模设于所述口模内,且所述芯模与所述口模间构造出成型道,所述口模设置有以连通所述成型道的进料管口,所述口模外圆表面设置环形均匀布置有散热条片;所述成型道中远离出口侧一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由撑板、螺杆、驱动电机和刮环组成,所述刮环设于所述成型道内与之相接触,刮环端面与所述撑板固定相连,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撑板螺纹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口模开设有绕所述成型道设置的环槽口,所述散热条片设于所述环槽口内,所述环槽口外部连通有通风气泵。
6.进一步的,所述芯模一端连接有脱模柱,所述脱模柱中安装有冷凝装置,所述脱模柱与所述芯模螺纹连接,其前端设置有扭动把手,所述脱模柱的直径与所述芯模直径相同。
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8.进一步的,所述芯模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刮环外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过将热熔状态的胶管原料输入到成型道中不断挤压成管型并从芯模一端移动,通过多根散热条片增大散热面积,从而缩短了胶管成型散热效率,能够尽快脱模,其次,完成加工后,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从而撑板推动刮环朝向口模出口处移动挤出成型道中的残余料,保证下次加工生产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的左侧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撑板与刮环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15.图标:1-口模,2-芯模,3-进料管口,4-环槽口,5-散热条片,6-成型道,7-扭动把手,8-清理机构,81-撑板,82-螺杆,821-限位块,83-驱动电机,84-刮环,841-橡胶层,9-通风气泵,10-脱模柱,11-冷凝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19.实施例1
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1为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包括口模1和芯模2,口模1为内部中空结构,芯模2设于口模1内,且芯模2与口模1间构造出成型道6,口模1设置有以连通成型道6的进料管口3,口模1外圆表面设置环形均匀布置有散热条片5;成型道6中远离出口侧一端设置有清理机构8,清理机构8由撑板81、螺杆82、驱动电机83和刮环84组成,刮环84设于成型道6内与之相接触,刮环84端面与撑板81固定相连,螺杆82的一端与撑板81螺纹相连,其另一端与驱动电机83相连,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在使用时,用以输油的胶管原料从注塑机中挤出并通过进料管口3,通过金属壁热传导至散热条片5上进行快速散热,胶管能够更快冷却脱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完成胶管生产后,进料管口3停止输入原料,驱动电机83转动带动螺杆82使得撑板81向右移动,从而刮板紧贴成型道6将内部残留的胶管料刮除排出,避免残余影响后续生产的胶管质量。
21.本实施例中的口模1开设有绕成型道6设置的环槽口4,散热条片5设于环槽口4内,环槽口4外部连通有通风气泵9,具体的,通风气泵9持续吹出空气在环槽口4中形成风道,将散热条片5上的热量带出。
22.本实施例中的芯模2一端连接有脱模柱10,脱模柱10中安装有冷凝装置11,脱模柱10与芯模2螺纹连接,其前端设置有扭动把手7,脱模柱10的直径与芯模2直径相同,具体的,胶管从芯模2前移至脱模柱10时,冷凝装置11使得脱模柱10整体温度较低,从而胶管内壁更易与之分离,方便取下,其次若胶管与脱模柱10存在粘连状态,可通过扭动把手7转动脱模柱10,脱模柱10与胶管形成周向错位,从而分离。
23.本实施例中的螺杆82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21,具体的,通过设置限位块821避免螺杆82带动刮环84前移的过程中与撑板81分离。
24.本实施例中的芯模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体的,芯模2不锈钢材质且抛光,胶管成型前移过程中摩擦力较小。
25.本实施例中的刮环84外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层841,具体的,增大刮环84与成型道6接触的紧密度,从而能够将成型道6中的残余料清除的较为干净。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包括口模(1)和芯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1)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芯模(2)设于所述口模(1)内,且所述芯模(2)与所述口模(1)间构造出成型道(6),所述口模(1)设置有以连通所述成型道(6)的进料管口(3),所述口模(1)外圆表面设置环形均匀布置有散热条片(5);所述成型道(6)中远离出口侧一端设置有清理机构(8),所述清理机构(8)由撑板(81)、螺杆(82)、驱动电机(83)和刮环(84)组成,所述刮环(84)设于所述成型道(6)内与之相接触,刮环(84)端面与所述撑板(81)固定相连,所述螺杆(82)的一端与所述撑板(81)螺纹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8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1)开设有绕所述成型道(6)设置的环槽口(4),所述散热条片(5)设于所述环槽口(4)内,所述环槽口(4)外部连通有通风气泵(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2)一端连接有脱模柱(10),所述脱模柱(10)中安装有冷凝装置(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柱(10)与所述芯模(2)螺纹连接,其前端设置有扭动把手(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柱(10)的直径与所述芯模(2)直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2)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2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环(84)外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层(84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油胶管成型模具,包括口模和芯模,所述口模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芯模设于所述口模内,且所述芯模与所述口模间构造出成型道,所述口模设置有以连通所述成型道的进料管口,所述口模外圆表面设置环形均匀布置有散热条片;所述成型道中远离出口侧一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由撑板、螺杆、驱动电机和刮环组成,所述刮环设于所述成型道内与之相接触,刮环端面与所述撑板固定相连,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撑板螺纹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能够降低冷却时间,方便胶管脱模,同时在模具加工完成后对成型道进行清理,避免影响下次生产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唐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遂宁森帝汽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