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屑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废屑收集装置,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工程装修、家用和办公场所的专业清洁设备,目的是增加清洁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目前在废屑收集装置的实际使用中,由于结构的限制,当清洁装置在长期使用后内部灰尘积累过多的时候,对于内部的灰尘比较难以清洁,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表面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装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一侧上端形状为圆角,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的侧表面,所述集尘箱的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把手环,所述壳体的侧表面装有过滤清洁机构。
5.为了防止灰尘、废屑等与电机相接触同时实现对于滤网本身的清洁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过滤清洁机构包括滤网,所述滤网滑动连接在壳体的侧表面,所述滤网的一侧装有拉杆,所述壳体的内侧装有硬毛刷,所述硬毛刷的顶端贴合滤网的下表面。
6.为了在壳体内部形成吸引力,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壳体的内侧上表面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装有扇叶片。
7.为了对所形成吸引力的气流位置进行自由控制实现对于灰尘、废屑的收集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集尘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贯穿集尘箱的侧表面。
8.为了能够方便的对于通风管位置进行调节并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装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一端装有吸尘壳,所述吸尘壳的形状为向外拓跋的空心方块,空心筒的侧表面装有握手。
9.为了实现底板的移动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壳体、凸块、转轴、扭簧、集尘箱和把手环,能够在日常状态中通过扭簧的弹力使集尘箱收纳在壳体的内部形成闭合,在集尘箱内部灰尘过多需要清洁的时候,通过拉动把手环将集尘箱转动拉出贴合地面,对于内部的灰尘进行方便的清洁,在清洁完成后通过扭簧的弹力使集尘箱收回至壳体内部,缩减了集尘箱内部灰尘废屑的清
理流程,给集尘箱的清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滤网、拉杆和硬毛刷,能够通过滤网在不影响电机风力的同时,实现对于灰尘、废屑的阻隔,防止了灰尘和废屑接触电机的输出端位置,进而对电机的运作造成影响,同时在滤网阻隔的灰尘过多堵住风口的时候,通过拉杆反复的推拉滤网可以通过硬毛刷对于过滤孔内部的灰尘进行清洁,给滤网长期有效的过滤工作提供了帮助。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的整体部件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图1的右视角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的侧视角剖视示意图。
16.图例说明:
17.1、壳体;2、凸块;3、转轴;4、扭簧;5、集尘箱;6、把手环;7、滤网; 8、拉杆;9、硬毛刷;10、电机;11、扇叶片;12、通风管;13、空心筒;14、吸尘壳;15、握手;16、底板;17、转盘;1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用施工废屑收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壳体1的两侧均装有凸块2,凸块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侧表面装有扭簧4,扭簧4的一端装有集尘箱 5,集尘箱5的一侧上端形状为圆角,这种形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集尘箱5进行转动的时候其顶部边缘位置抵住壳体1的内侧,对于集尘箱5的转动造成阻隔,扭簧4套设在转轴3的侧表面,集尘箱5的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把手环6,在日常状态中通过扭簧4的弹力使集尘箱5收纳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闭合,在集尘箱5内部灰尘过多需要清洁的时候,通过拉动把手环6将集尘箱5转动拉出贴合地面,对于内部的灰尘进行方便的清洁,在清洁完成后通过扭簧4的弹力使集尘箱5收回至壳体1内部,缩减了集尘箱5内部灰尘废屑的清理流程,给集尘箱5的清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21.壳体1的侧表面装有过滤清洁机构过滤清洁机构包括滤网7,滤网7滑动连接在壳体1的侧表面,滤网7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影响电机10风力的同时,实现对于灰尘、废屑的阻隔,防止了灰尘和废屑接触电机10的输出端位置,进而对电机10的运作造成影响,滤网7的一侧装有拉杆8,壳体1的内侧装有硬毛刷9,硬毛刷9的顶端贴合滤网7的下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滤网7阻隔的灰尘过多堵住风口的时候,通过拉杆8反复的推拉滤网7 可以通过硬毛刷9对于过滤孔内部的灰尘进行清洁,给滤网7长期有效的过滤工作提供了帮助。
22.壳体1的内侧上表面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装有扇叶片11,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电机10的运作带动扇叶片11做旋转运动,产生一些向内侧的风旋,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吸引力,给废屑的收集工作提供前置条件,集尘箱5 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管12,通风管12的一端贯穿集尘箱5的侧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对于通风管12一端位置的自由调节,实现对于不同位置灰尘、废屑的收集功能,通风管12的一端装有空心筒13,空心筒13的一端装有吸尘壳14,吸尘壳14的形状为向外拓跋的空心方块,这种形状的设计是为了通过向外拓跋的形状对于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防止因为建筑装修废屑之中一些比较尖锐的物体而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损伤,提升了废屑收集工作的安全性和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空心筒13的侧表面装有握手15,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握手15更加方便的移动空心筒13的位置,对于各部位的废屑进行收集,壳体1的下表面装有底板16,底板16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17,转盘1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18,这种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转盘17和滚轮18的转动可以减少底板16在进行移动时的阻力,在进行废屑收集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拉动握手15,拖拽集尘箱5进而拖拽底板16进行移动,给废屑收集工作的位置变动提供方便。
23.工作原理:在日常状态中通过扭簧4的弹力使集尘箱5收纳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闭合,在集尘箱5内部灰尘过多需要清洁的时候,通过拉动把手环6将集尘箱5 转动拉出贴合地面,对于内部的灰尘进行方便的清洁,在清洁完成后通过扭簧4 的弹力使集尘箱5收回至壳体1内部,缩减了集尘箱5内部灰尘废屑的清理流程,给集尘箱5的清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在电机10运作时,能够通过滤网7在不影响电机10风力的同时,实现对于灰尘、废屑的阻隔,防止了灰尘和废屑接触电机 10的输出端位置,进而对电机10的运作造成影响,同时在滤网7阻隔的灰尘过多堵住风口的时候,通过拉杆8反复的推拉滤网7可以通过硬毛刷9对于过滤孔内部的灰尘进行清洁,给滤网7长期有效的过滤工作提供了帮助。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