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头的屏蔽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工电子产品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在工作的同时会产生一些无用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会互相影响其他设备或系统的工作。这些电磁干扰有可能使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出现不希望的偏差,甚至可以导致其失灵,使得设备或者系统的效能下降或者摧毁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使用的器件较多,产生电磁干扰源有发送设备、本地振荡器、非线性器件等。分系统之间通常由金属密封腔体进行电磁密封,由线缆连接完成分系统的命令交互以及信息传递,普通插头、线缆仅解决了信息交互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线缆的电磁结构为开放结构,抗干扰及其对抗电磁波溢出的能力有限。目前的线缆只包裹有单层屏蔽层,单层屏蔽层会在强磁场中饱和,导致其丧失屏蔽效能,同时由于单层编织层稀疏,吸收损耗不够,不能满足屏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的屏蔽封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线缆只包裹单层屏蔽层,导致其屏蔽效能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连接器插头的屏蔽封装结构,其包括连接器插头、连接尾罩、屏蔽管以及导线,连接尾罩与连接器插头连接,屏蔽管伸入到连接尾罩中,屏蔽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屏蔽层、绝缘薄膜以及外屏蔽层,外屏蔽层与连接尾罩连接,导线穿过内屏蔽层并与连接器插头的插口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导线均穿过连接尾罩与连接器插头的插口连接,连接尾罩起到封闭作用,并且还可以对导线进行限位,避免导线与连接器插头的连接位置暴露,屏蔽管设置有两层屏蔽层,屏蔽效能较高,工艺简单易于加工,在两层屏蔽层之间设置绝缘薄膜,提高结构的电绝缘性。
7.进一步地,连接尾罩包括连接端和尾端,连接端与连接器插头连接,尾端可拆卸连接有压板,外屏蔽层与尾端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导线穿过连接尾罩后,连接尾罩的尾端与压板连接,压板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导线不易与连接器插头脱离。
9.进一步地,连接尾罩与压板形成容纳空腔,容纳空腔嵌设有绝缘块,绝缘块套设在屏蔽管上。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绝缘块套设在屏蔽管上,嵌设在连接尾罩中之后,用压板将绝缘块压紧,设置绝缘块可以提高连接尾罩处的绝缘性,压板与尾端可拆卸连接,使用灵活并使绝缘块可以较为稳固地嵌设在连接尾罩中。
11.进一步地,外屏蔽层套设有导电胶带,导电胶带伸入到连接尾罩中,外屏蔽层通过
导电胶带与尾端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导电胶带可以完成电搭接和缝隙的电封闭,使用方便并较为容易获取。
13.进一步地,外屏蔽层的外侧包裹有编织护套。
14.进一步地,外屏蔽层还套设有硅胶密封层,硅胶密封层的两侧分别与编织护套和导电胶带连接。
15.进一步地,编织护套套设有热缩管,热缩管依次包裹连接尾罩和连接器插头。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热缩管具有遇热收缩的功能,起到防水的作用,提高屏蔽管、连接尾罩和连接器插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尾罩起到封闭作用,并且还可以对导线进行限位,避免导线与连接器插头的连接位置暴露,屏蔽管设置有两层屏蔽层,屏蔽效能较高,工艺简单易于加工,在两层屏蔽层之间设置绝缘薄膜,提高结构的电绝缘性。
19.2.本实用新型设置绝缘块可以提高连接尾罩处的绝缘性,压板与尾端可拆卸连接,使用灵活并使绝缘块可以较为稳固地嵌设在连接尾罩中。
20.3.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胶带可以完成电搭接和缝隙的电封闭,使用方便较为容易获取。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的屏蔽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尾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尾罩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连接尾罩;2-连接器插头;3-屏蔽管;301-内屏蔽层;302-绝缘薄膜;303-外屏蔽层;4-压板;5-导电胶带;6-硅胶密封层;7-编织护套;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实施例
28.请参照图1,一种连接器插头的屏蔽封装结构其连接器插头2、连接尾罩1、屏蔽管3以及导线8,连接尾罩1与连接器插头2连接,屏蔽管3伸入到连接尾罩1中,导线8穿过屏蔽管3并与连接器插头2的插口连接,屏蔽管3设有两层屏蔽层,连接尾罩1与导线8穿过连接尾罩1与连接器插头2的插口连接,连接尾罩1起到封闭作用,同时对导线8进行限位,避免导线8与连接器插头2的连接位置暴露;屏蔽管3设置有两层屏蔽层,屏蔽效能较高;工艺简单易于加工,提高结构的电绝缘性。
29.请参照图1至图3,连接器插头2设有带孔的凸台,连接尾罩1包括连接端和尾端,连接端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当凸台与凹槽对接后,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凸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并与相对应的凸台连接。尾端设有嵌设槽,嵌设槽上设
有压板4,压板4通过螺钉与嵌设槽连接,连接尾罩1与压板4形成容纳空腔,容纳空腔嵌设有绝缘块,绝缘块套设在屏蔽管3上并嵌设在嵌设槽中,绝缘块套设在导线8上,嵌设在连接尾罩1中之后,用压板4将绝缘块压紧,设置绝缘块可以提高连接尾罩1处的绝缘性,压板4与尾端可拆卸连接,使用灵活并使绝缘块可以较为稳固地嵌设在连接尾罩1中。
30.请参照图1和图4,屏蔽管3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屏蔽层301、绝缘薄膜302以及外屏蔽层303,内屏蔽层301、绝缘薄膜302和外屏蔽层303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本实施例中,导线8有多根,内屏蔽层301和外屏蔽层303均为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把线缆包裹起来的传输线,绝缘薄膜302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多根导线8均由同一个屏蔽管3包裹,即内屏蔽层301先将多导线8缆包裹起来,再在内屏蔽层301依次包裹绝缘薄膜302和外屏蔽层303,在内屏蔽层301和外屏蔽层303之间设置,提高结构的电绝缘性。
31.外屏蔽层303套设有导电胶带5,导电胶带5伸入到连接尾罩1中,外屏蔽层303通过导电胶带5与尾端连接,导电胶带5可以完成电搭接和缝隙的电封闭,不仅使用方便还较为容易获取。外屏蔽层303的外侧包裹有编织护套7,外屏蔽层303还套设有硅胶密封层6,硅胶密封层6的一侧与编织护套7接触,硅胶密封层6的另一侧与导电胶带5接触,硅胶密封层6可以将编织护套7与尾端进行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是将绝缘胶浇筑后形成硅胶密封层6,在其他实施中硅胶密封层6还可以是绝缘胶带。编织护套7套设有热缩管,热缩管依次包裹连接尾罩1和连接器插头2,热缩管具有遇热收缩的功能,提高编织护套7与外屏蔽层303的包裹性,并且热缩管还可以起到密封和绝缘的作用。
32.在其他实例中,若线缆为双头线缆,也可采用同样的屏蔽封装结构。
33.导线8与连接器插头2封装的过程:1)将屏蔽管3包裹住导线8,将绝缘块和连接尾罩1依次套设在导线8上;2)外屏蔽层303套设导电胶带5,将导电胶带5伸入到连接尾罩1中,导线8与连接器插头2的插口连接;3)绝缘块嵌设在嵌设槽中,将压板4与嵌设槽连接,再浇筑硅胶密封层6,使编织护套7与导电胶带5密封,将热缩管依次包裹住连接尾罩1和连接器插头2,热缩管加热收缩。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