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澄清槽自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化工企业一般有三套气化炉,两开一备,煤浆和氧气在气化炉燃烧室中进行气化反应,生成以co和h2为有效成分的水煤气。煤浆中未转化组份和灰形成的熔融态灰渣和水煤气在气化炉激冷室中洗涤、冷却,粗渣去往锁斗系统收集、外排,经激冷室洗涤后的合成气送往碳洗塔进一步洗涤,气化炉激冷室和碳洗塔的洗涤黑水送往闪蒸系统,经浓缩后的黑水送往澄清槽顶部的管道混合器,在混合器中黑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后送往澄清槽,澄清槽中设置缓慢转动的澄清槽耙料机,将沉淀的细渣推至澄清槽底部出口,通过泵送往真空带式过滤机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细渣外排至渣场。
3.澄清槽直径20m、深5.6m,底部为圆锥形,内部的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包括两个长耙和两个短耙,两两对称排布,将沉降在澄清槽底部的细渣推至澄清槽底部出口,由于澄清槽底部为圆锥形,细渣易在锥底积聚,在过滤机工作不正常时,细渣极易堵塞澄清槽底部出口,导致细渣不能排出,而且疏通困难,情况严重时,导致澄清槽耙料机升耙,过扭矩停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澄清槽自清洗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冲洗澄清槽底部的细渣,防止细渣堆积,而且构造简单,易于推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澄清槽自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的供水组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上;所述的清洗组件与供水组件连接,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上,所述的清洗组件包括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所述的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均与供水组件连接,并通过管道固定件分别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的两个长耙上;所述的清洗短管上设有冲洗口,且冲洗口与细渣堆积区域相对;所述的清洗长管的长度是清洗短管长度的两倍,随着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的转动同时对澄清槽进行清洗。
7.优选的,所述的清洗短管上的冲洗口包括第一冲洗口、第二冲洗口和第三冲洗口,三个冲洗口将清洗短管等分成两段,从而对澄清槽底部细渣堆积区域形成集中冲洗;所述的清洗长管上布置了第四冲洗口和第五冲洗口;所述的第四冲洗口和第五冲洗口与澄清槽边缘区域相对;所述的清洗长管上冲洗口之间的间距与清洗短管上冲洗口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在清洗槽轴线的俯视方向上清洗短管冲洗口与清洗长管清洗口覆盖区域彼此避让。
8.优选的,所述的供水组件包括主供水管;所述的主供水管通过管道固定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旋转轴的外侧,并沿着澄清槽耙料机的旋转轴向底部延伸至耙料机的长耙支撑部;所述的主供水管的底端与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连通。
9.优选的,所述的供水组件还包括旋转接头、供水软管和软管安装架;所述的软管安
装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的顶端;所述的旋转接头安装在主供水管的进水端;所述的供水软管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主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固定在软管安装架上,并通过旋转密封接头与生产线上的供水管连通
10.优选的,所述的供水组件包括中空旋转轴、内部供水管和可旋转密封接头;所述的中空旋转轴替代澄清槽耙料机旋转轴;所述的内部供水管安装在中空旋转轴内部,并与中空旋转轴同轴线转动,且内部供水管底端贯穿空旋转轴与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连通,顶端通过可旋转密封接头与生产线上的供水管连通。
11.优选的,所述的冲洗口均为短管构成;所述的短管的出水口设置为扁平状或锥状。
12.优选的,所述的供水软管采用金属软管。
13.优选的,所述的冲洗口与澄清槽底部相对,且与澄清槽底部的间距为30cm。
14.优选的,所述的主供水管采用规格为dn100;所述的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采用的规格为dn80;所述的短管采用的规格为dn32。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澄清槽耙料机的旋转轴上安装主供水管,在澄清槽耙料机的两个长耙上布置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实现了在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的转动同时对澄清槽进行自动清洗。该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冲洗澄清槽底部的细渣,避免细渣堆积、澄清槽耙料机升耙、过扭矩停车现象的出现,而且替代了人工清理澄清槽,方便便捷,同时提升了生产安全。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澄清槽耙料机的两个长耙上布置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并将清洗长管的长度设置为清洗短管长度的两倍,提升了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内部的水压。同时避免由于主供水管安装在旋转轴的一侧,导致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出现受力不均,从而影响耙料机运行的现象出现,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清洗短管上设置三个冲洗口,而在清洗长管上只设置两个冲洗口,保证了清洗短管与清洗长管内的水压足够大,使得水经过冲洗口时有足够的冲力。同时兼顾了实际情况,即细渣主要集中在澄清槽底部,而清洗短管与澄清槽底部相对,清洗短管上的三个冲洗口冲力较大,从而加强了对澄清槽底部细渣的冲洗,提升了冲洗效果。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清洗长管的长度设置为清洗短管长度的两倍,在清洗短管上设置三个冲洗口,三个冲洗口将清洗短管等分成两段,而在清洗长管上只设置两个冲洗口,清洗长管上冲洗口之间的间距与清洗短管上冲洗口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在清洗槽轴线的俯视方向上清洗短管冲洗口与清洗长管清洗口冲洗覆盖区域彼此避让,提升的冲洗效果。
20.(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供水软管与主供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同时将旋转安装架布置在澄清槽耙料机的顶端,并使供水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接头与生产线上的供水管连通。使得供水软管能随主供水管转动的过程中绕澄清槽耙料机的顶部同步转动,并由于两端的旋转接头可以自动回正。避免出现供水软管缠绕澄清槽耙料机的旋转轴现象出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的稳定性。
21.(6)本实用新型将供水软管设置成金属软管,提升了软管的耐磨损度,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2.(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冲洗口的出水口为扁平状,并设置冲洗口与澄清槽底部
相对,且与澄清槽底部的间距为30cm,同时设置主水管采用规格为dn100;清洗短管和清洗长管采用的规格为dn80;短管采用的规格为dn32,保证了冲洗口的水压足够大,从而提升了该装置对澄清槽的冲洗效果。
23.(8)本实用新型针对主供水管提供了并列方案,通过将内部供水管集成到中空旋转轴内部,不仅省空间,而且避免供水软管暴露在外容易老化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上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上另一方案结构示意图。
27.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28.10-供水软管
ꢀꢀ
20-主供水管
ꢀꢀ
30-清洗短管
ꢀꢀ
40-清洗长管
29.51-第一冲洗口
ꢀꢀ
52-第二冲洗口
ꢀꢀ
53-第三冲洗口
30.54-第四冲洗口
ꢀꢀ
55-第五冲洗口
ꢀꢀ
60-旋转接头
31.70-中空旋转轴
ꢀꢀ
80-内部供水管
ꢀꢀ
90-可旋转密封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一
34.如图1-2所示的一种澄清槽自清洗装置,该装置由供水组件和清洗组件组成。供水组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上,而清洗组件则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上,同时清洗组件与供水组件连接。当供水组件给清洗组件供水时,清洗组件随着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的转动而转动,同时对澄清槽中的细渣进行清洗。
35.供水组件由主供水管20、旋转接头60、供水软管10和软管安装架组成。自上而下,软管安装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的顶端,供水软管10的一端固定在软管安装架上,并通过旋转密封接头与生产线上的供水管连通,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60与主供水管20的进水端连通。而主供水管20通过管道固定件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旋转轴的外侧,并顺着澄清槽耙料机的旋转轴一直向底部延伸,直至至耙料机的长耙支撑部。使得供水软管能随主供水管转动的过程中绕澄清槽耙料机的顶部同步转动,并由于两端的旋转接头可以自动回正。避免出现供水软管缠绕澄清槽耙料机的旋转轴现象出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的稳定性。而供水软管10采用金属软管,不易老化磨损,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36.清洗组件则由清洗短管30和清洗长管40组成。由于主供水管20安装在旋转轴的一侧,导致澄清槽耙料机的料耙出现受力不均。所以将清洗长管40的长度设置为清洗短管30长度的两倍,并将清洗短管30安装与主供水管20位置处于同一侧的澄清槽耙料机的长耙上,而清洗长管40则安装在澄清槽耙料机的另一个长耙上。清洗短管30和清洗长管40都与主供水管20的出水端连通。
37.同时,在清洗短管30上布置了三个冲洗口,分别为第一冲洗口51、第二冲洗口52和第三冲洗口53,三个冲洗口将清洗短管30等分成两段。同样的,在清洗长管40上也设置了两个冲洗口,分别为第四冲洗口54和第五冲洗口55。通过设置的五个冲洗口,并设置清洗长管40两个冲洗口之间的间距与清洗短管30上的三个冲洗口的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在保证了冲洗口水压的同时也使得澄清槽内部被五个冲洗口覆盖,特别是澄清槽细渣主要集中在锥底的区域能够被清洗短管的冲洗口集中冲洗。同时在清洗槽轴线的俯视方向上清洗短管30冲洗口与清洗长管40冲洗口冲洗覆盖区域彼此避让。
38.另外,冲洗口均为短管构成,为了增加冲洗口出的水压,经多次试验得出主水管采用规格为dn100,清洗短管30和清洗长管40采用的规格为dn80,短管采用的规格为dn32,并将短管的出水口都设置为扁平状或锥状时,冲洗口处的水压效果最佳。同时将冲洗口设置为与澄清槽底部相对,且与澄清槽底部的间距为30cm时,对澄清槽底部的冲洗效果最佳。
39.实施例二
40.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该装置的可选择性,本实用新型还针对主供水管20提供了并列方案。包括中空旋转轴70、内部供水管80和可旋转密封接头90。中空旋转轴70替代澄清槽耙料机旋转轴,将内部供水管80安装在中空旋转轴70的内部,并与中空旋转轴70同轴线转动,且内部供水管80的底端贯穿空旋转轴70与清洗短管30和清洗长管40连接,顶端通过可旋转密封接头90与生产线上的供水管连通。通过将内部供水管80集成到中空旋转轴70内部,不仅省空间,而且避免供水软10管暴露在外容易老化磨损的问题。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