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外水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外水切和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车辆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车辆的车门外水切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自身特殊结构,在车门玻璃运动过程中使得外水切与玻璃保持贴合,起到切水、密封、降噪的作用。这就对外挡水结构的车门外水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但要保证车门外水切本身安装稳定、不变形,还要同时保证车门外水切与车门玻璃贴合紧密,车门外水切外露不能过大,避免影响造型外观和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外水切,旨在优化结构,提高密封防尘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门外水切,包括:
5.骨架,所述骨架用于与车门外板相配合,以及
6.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骨架相连接,所述密封条包括在所述骨架朝向车窗玻璃一侧高度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唇边、第二唇边,所述第一唇边包括与所述骨架连接的上唇边和与所述上唇边连接的导水边,所述上唇边与所述导水边围合形成有导水槽,所述第二唇边在车窗玻璃的挤压下与所述导水边相抵接以与所述第一唇边配合形成排水槽。
7.可选地,所述导水边包括连接段和延伸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上唇边相连接,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上唇边之间的夹角不大于2度。
8.可选地,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延伸段的连接处设有弱化槽。
9.可选地,所述第二唇边包括主体段和折弯段,所述折弯段连接在所述主体段朝向所述第一唇边的一侧,在车窗玻璃的挤压下,所述主体段带动所述折弯段靠近所述延伸段并与之相抵接。
10.可选地,所述折弯段与所述延伸段相接触的一侧均设有耐磨涂层。
11.可选地,当所述折弯段与所述延伸段相抵接时,所述主体段的上端所在高度低于所述上唇边的上端所在高度。
12.可选地,当所述折弯段抵接所述延伸段时,所述上唇边、所述导水边、所述折弯段以及所述延伸段围合构成一排水槽。
13.可选地,还包括外水切卡扣,所述外水切卡扣设于所述骨架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所述外水切卡扣用于卡接于所述车门外板。
14.可选地,所述密封条为橡塑材料。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外水切。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骨架、密封条,骨架用于与车门外板相配合,密封条与骨架相连接,密封条包括朝向车窗玻璃一侧高度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唇边、第二唇边,第一
唇边包括与骨架连接的上唇边和与上唇边连接的导水边,上唇边与导水边围合形成有导水槽,第二唇边在车窗玻璃的挤压下与导水边相抵接以与第一唇边配合形成排水槽,通过在第一唇边上形成上唇边和导水边,导水边再与第二唇边配合,既优化了车门外水切的导水功能,也提高了密封性和美观性,密封防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外水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车门外水切第二唇边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0022][002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
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车辆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车辆的车门外水切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自身特殊结构,在车门玻璃运动过程中使得外水切与玻璃保持贴合,起到切水、密封、降噪的作用。这就对外挡水结构的车门外水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但要保证车门外水切本身安装稳定、不变形,还要同时保证车门外水切与车门玻璃贴合紧密,车门外水切外露不能过大,避免影响造型外观和整体效果。
[0028]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外水切。
[0029]
参照图1至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水切1包括骨架2、密封条3,所述骨架2用于与车门外板相配合,所述密封条3与所述骨架2相连接,所述密封条3包括在所述骨架2朝向车窗玻璃一侧高度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唇边4、第二唇边5,所述第一唇边4包括与所述骨架2连接的上唇边41和与所述上唇边41连接的导水边42,所述上唇边41与所述导水边42围合形成有导水槽43,所述第二唇边5在车窗玻璃的挤压下与所述导水边42相抵接以与所述第一唇边4配合形成排水槽。
[0030]
车门外水切1的密封条3的长度稍短于骨架2,骨架2呈“u”型设置能够与车门外板相配合,使得车门外水切1能固定在车门外板,使得车门外水切1具有美观的外形和良好的装配性能,密封条3与骨架2可通过挤出一体成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骨架2与密封条3沿着长度方向彼此连接,骨架2可以为钢条,具有一定强度和韧度,可通过挤出一体成型。挤出后,冲切端部的密封条3,保留端部的骨架2,使密封条3的长度稍短于骨架2。
[0031]
第一唇边4分叉形成有上唇边41和导水边42,上唇边41和导水边42围合形成有导水槽43,第二唇边5在车门玻璃的挤压后,第二唇边5与第一唇边4的导水边42接触,第一唇边4和第二唇边5构成腔体闭合。当下小雨时,雨水会沿着上唇边41和导水边42形成的导水槽43排车门两侧;当下大雨时,大量的水会通过大量水流向翻出车外,在车门外侧仅看到车门外水切1的第一唇边4,车门外水切1的第一唇边4较短,与b柱配合时无需将第一唇边4切除,其他位置的第一唇边4也较小,比较美观。同时第二唇边5抵压导水边42对第一唇边4提供一个额外的支撑力,使密封防尘效果更好。
[003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骨架2、密封条3,骨架2用于与车门外板相配合,密封条3与骨架2相连接,密封条3包括朝向车窗玻璃一侧高度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唇边4、第二唇边5,第一唇边4包括与骨架2连接的上唇边41和与上唇边41连接的导水边42,上唇边41与导水边42围合形成有导水槽43,第二唇边5在车窗玻璃的挤压下与导水边42相抵接以与第一唇边4配合形成排水槽,通过在第一唇边4上形成上唇边41和导水边42,导水边42再与第二唇边5配合,既优化了车门外水切1的导水功能,也提高了密封性和美观性。即本方案的车门外水切1结构不仅优化了导水功能,保证了车门外观的美观性,而且密封防尘效果更好。
[0033]
为了避免在第二唇边5的挤压下使得第一唇边4凸出车门,所述导水边42包括连接段421和延伸段422,所述连接段421与所述上唇边41相连接,所述延伸段422与所述上唇边41之间的夹角不大于2度。即延伸段422与上唇边41可以是平行设置,或角度偏差不超过2度,如此当车门玻璃挤压第二唇边5,使得第二唇边5接触导水边42后不会因为过大的支撑力而使得第一唇边4产生外翻出车门,影响美观性。
[0034]
为了保证车门外水切1的密封性,所述连接段421和所述延伸段422的连接处设有
弱化槽423。弱化槽423的作用可以使得导水边42在第二唇边5抵压下能进行一定的移动,在削弱了来自第二唇边5的抵压力的同时,也能保证第一唇边4和第二唇边5配合形成的腔体的稳定,保证密封的效果。
[0035]
为了密封和排水效果更好,所述第二唇边5包括主体段51和折弯段52,所述折弯段52连接在所述主体段51朝向所述第一唇边4的一侧,在车窗玻璃的挤压下,所述主体段51带动所述折弯段52靠近所述延伸段422并与之相抵接。折弯段52呈“l”型,与主体段51配合形成的开口朝向底部,折弯段52的底部抵接导水边42底部后,所述上唇边41、所述导水边42、所述折弯段52以及所述延伸段422围合构成一排水槽。即可理解为折弯段52和主体段51形成有凹槽,当折弯段52抵接导水边42后,第一唇边4的导水槽43和第二唇边5的凹槽共同配合构成排水槽。避免了雨水会顺着外水切第一唇边4流入车门内腔,保证密封性,也避免了在保证密封性时,需要使得第一唇边4延伸出车门外侧而不美观的问题。
[0036]
为了提高车门外水切1的使用寿命,所述折弯段52与所述延伸段422相接触的一侧均设有耐磨涂层。在一实施例中,密封条3为橡塑材料,如橡胶,耐磨涂层可以为氟碳橡胶改性涂层材料,氟碳表面改性涂层材料赋予普通橡胶表面耐磨、防粘、耐腐等特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其他的材料的耐磨涂层。
[0037]
另外,当所述折弯段52与所述延伸段422相抵接时,所述主体段51的上端所在高度低于所述上唇边41的上端所在高度。外水切第一唇边4能更短,外观更美观,且可实现与第二唇边5的完美配合,密封防尘效果更好。
[0038]
为了方便与车门外板固定,还包括外水切卡扣6,所述外水切卡扣6设于所述骨架2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所述外水切卡扣6用于卡接于所述车门外板。外水切卡扣6设于骨架2的内部,外水切卡扣6整体为s型,一端抵靠于骨架2的端部,另一端环绕骨架2的另一端部且伸出的卡钩,外水切卡扣6与骨架2连接,通过外水切卡扣6可将骨架2更方便地固定连接于车门外板。
[0039]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门外水切1,该车门外水切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具有车门,车门外水切1安装于车门外板,车门外水切1与车窗玻璃抵接配合,保证车窗的密封性。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