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2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管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


背景技术:

2.工业电炉的用途十分广泛,根据工艺来说有退火炉、回火炉、正火炉、淬火炉等。按照加热原理包括电阻炉、电弧炉、感应炉、电子束炉、等离子束炉等。
3.利用工业电炉烧热水供暖时,炉内的热水会产生水蒸汽,水蒸气的聚集使得炉内气压升高,从而导致电炉进水困难;现有的电炉排气管排气时需要手动开启,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能够对工业电炉进行自动排气,同时自动调节,使得排气管使用便利。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包括管体、第一活塞和二级调节机构,第一活塞设置在管体内部,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通槽,第一活塞的侧壁设有与通槽位置对应的滑块,滑块设置在通槽内;
6.二级调节机构设置在管体的顶部,二级调节机构包括气筒、第二活塞、t字杆和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气筒和管体的轴线平行,第二活塞设置在气筒内,气筒和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气孔并通过软管连通,气筒侧壁的气孔位于活塞下方;t字杆的其中一端与气筒平行且与第二活塞固定连接,t字杆的另外两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活塞的侧壁上的滑块连接;t字杆的其中一端上套设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气筒的顶部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抵接。
7.进一步地,所述气筒的顶部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安装环,所述管体的底部与安装环的内环面焊接固定,所述管体通过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炉体上。
9.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的外侧壁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
11.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上部宽度大于所述通槽的下部宽度和所述滑块的宽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通过炉体内部的气压推动管体内部的活塞,部分通槽导通,炉体内部的气体从导通的部分通槽内排出,从而自动排气,气压恢复后活塞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由于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远小于第二弹簧的进度系数,因此此时第二弹簧形变量较小,炉内气压通过软管推动第二活塞的运动量较少,主要是第一弹簧压缩蓄能,通槽下部排气;当炉内气压持续增大,无法通过下部排气时,第一弹簧完全收缩,炉内气压通过软管推动第二活塞,使得第二弹簧压缩量增加,第一弹簧和滑块能够继续沿通槽向上活动,使得导通的通槽面积更大,增加排气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弹簧的自动排气结构,使得排气管的排气效率更强,同时
排气效率更高,自动调节,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如下:1-管体、2-第一活塞、3-第一弹簧、4-气筒、5-第二活塞、6-第二弹簧、7-t字杆、8-软管、11-通槽、12-安装环、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包括管体1、第一活塞2和二级调节机构,第一活塞2设置在管体1内部,管体1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通槽11,第一活塞2的侧壁设有与通槽11位置对应的滑块21,滑块21设置在通槽11内;
17.二级调节机构设置在管体1的顶部,二级调节机构包括气筒4、第二活塞5、t字杆7和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6,气筒4和管体1的轴线平行,第二活塞5设置在气筒4内,气筒4和管体1的侧壁上开设气孔并通过软管8连通,气筒4侧壁的气孔位于活塞下方;通过软管8使得气筒4与管体1内(即炉内)气压保持一致;
18.t字杆7的其中一端与气筒4平行且与第二活塞5固定连接,t字杆7的另外两端通过第一弹簧3与第一活塞2的侧壁上的滑块21连接;t字杆7的其中一端上套设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的一端与气筒4的顶部固定,具体地,气筒4的顶部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环,第二弹簧6的一端与限位环抵接,第二弹簧6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5抵接;第一弹簧3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二弹簧6的劲度系数;
19.在炉内低压较小时,由于第二弹簧6的劲度系数远大于第二弹簧6的进度系数,因此第二活塞5的运动量较小,依靠第一弹簧3收缩蓄能,使得部分的通槽11与外部导通进行排气,炉内气压大时第一弹簧3收缩量大,使得导通的通槽11面积较大,排气量大,炉内气压变小时,弹簧伸展,使得滑块21下降,导通的通槽11面积小,直至动态平衡,从而实现自适应调节;当炉内的气压持续上升,第一弹簧3的压缩量达到最大值还无法实现平衡的情况下,第二弹簧6在气压的作用下收缩,使得,第一弹簧3和第一活塞2继续上升,上升过程中使得通槽11的上部导通,通槽11的上部宽度大于滑块21和通槽11下部的宽度,通道的面积进一步提升,使得排气速率进一步提升,使得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6收缩产生的合力与炉内气压作用于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5上的压力平衡。
20.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环12,管体1的底部与安装环12的内环面焊接固定,管体1通过安装环12固定设置在炉体上,管体1通过安装环12固定在炉体上,安装环12上设有多个通孔,炉体的对应位置设置排气孔,排气孔周围设置与通孔位置对应的螺纹柱,螺纹柱穿设在通孔内并设置螺母进行固定,同时设置环形橡胶垫片进行密封。
21.本实施例中,滑块21设置在第一活塞2的底部的外侧壁上,通过管体1的气流从活塞底部排出。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通过炉体内部的气压推动管体1内部的活塞,部分通槽11导通,炉体内部的气体从导通的部分通槽11内排出,从而自动排气,气压恢复后活塞在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6的作用下复位,由于第一弹簧3的劲度系数远小于第二弹簧6的进度系数,因此此时第二弹簧6形变量较小,炉内气压通过软管8推动第二活塞5的运动量较少,主要是第一弹簧3压缩蓄能,通槽11下部排气;当炉内气压持续增大,无法通过下部排气时,第一弹簧3完全收缩,炉内气压通过软管8推动第二活塞5,使得第二弹簧6压缩量增加,第一弹簧3和滑块21能够继续沿通槽11向上活动,使得导通的通槽11面积更大,增加排气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弹簧的自动排气结构,使得排气管的排气效率更强,同时排气效率更高,自动调节,便于使用。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第一活塞和二级调节机构,第一活塞设置在管体内部,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通槽,第一活塞的侧壁设有与通槽位置对应的滑块,滑块设置在通槽内;二级调节机构设置在管体的顶部,二级调节机构包括气筒、第二活塞、t字杆和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气筒和管体的轴线平行,第二活塞设置在气筒内,气筒和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气孔并通过软管连通,气筒侧壁的气孔位于活塞下方;t字杆的其中一端与气筒平行且与第二活塞固定连接,t字杆的另外两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活塞的侧壁上的滑块连接;t字杆的其中一端上套设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气筒的顶部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的顶部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安装环,所述管体的底部与安装环的内环面焊接固定,所述管体通过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炉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的外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上部宽度大于所述通槽的下部宽度和所述滑块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电炉专用排气管,包括管体、第一活塞和二级调节机构,第一活塞设置在管体内部,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通槽,第一活塞的侧壁设有与通槽位置对应的滑块,滑块设置在通槽内;二级调节机构设置在管体的顶部,二级调节机构包括气筒、第二活塞、T字杆和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弹簧的自动排气结构,使得排气管的排气效率更强,同时排气效率更高,自动调节,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