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


背景技术:

2.现在的播种机种类繁多,但一般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成本高。因此,对于个体农户,一般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撒播方式,但人工撒播的播种质量很差,播种不均匀,无规则,疏密不均,效率低,不利于水稻杀虫、除草,且影响了水稻产量。所以,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构以及与播种机构配合的行走机构;
5.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外筒、与外筒转动配合的内筒以及对应设置于外筒及内筒上的漏孔;所述外筒两端封闭,外侧壁上对称设有调孔机构;所述调孔机构包括设于外筒外侧壁上的滑道槽、与内筒外侧壁固定连接的把手、设于把手内的限位块以及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螺柱;所述把手两端设置于滑道槽内滑动配合,所述限位螺柱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把手且与把手螺纹配合;
6.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外筒两端铰接的行走轮、连接两侧行走轮的拿杆以及设于拿杆上的绳子。
7.作为改进,所述外筒及内筒外侧壁上设有放种口,所述外筒放种口内设有放种门。
8.作为改进,所述外筒外侧壁上设有分离器。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播种机构可根据种子大小调整漏孔大小,行走过程中种子自动落下,产品轻,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人工效率,无需下田作业,结构合理,方便实用,适应性较强,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的图2中b-b处剖面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的图2在圈a的局部放大图。
14.如图所示:1、播种机构,2、行走机构,3、外筒,4、内筒,5、漏孔,6、调孔机构,7、滑道槽,8、把手,9、限位块,10、限位螺柱,11、行走轮,12、拿杆,13、绳子,14、放种口,15、放种门,16、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结合附图1-3,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构1以及与播种机构1配合的行走机构2;
17.所述播种机构1包括外筒3、与外筒3转动配合的内筒4以及对应设置于外筒3及内筒4上的漏孔5;所述外筒3两端封闭,外侧壁上对称设有调孔机构6;所述调孔机构6包括设于外筒3外侧壁上的滑道槽 7、与内筒4外侧壁固定连接的把手8、设于把手8内的限位块9以及与限位块9配合的限位螺柱10;所述把手8两端设置于滑道槽7内滑动配合,所述限位螺柱10一端与限位块9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把手8 且与把手8螺纹配合;
18.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于外筒3两端铰接的行走轮11、连接两侧行走轮11的拿杆12以及设于拿杆12上的绳子13。
19.所述外筒3及内筒4外侧壁上设有放种口14,所述外筒3放种口14内设有放种门15。
20.所述外筒3外侧壁上设有分离器16。
2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放种口14将种子放进内筒4中,通过调孔装置的把手8与滑道槽7的配合,调整内筒4漏孔5与外筒3的漏孔5重叠度,从而调整漏孔5的大小,通过绳子13绑在驱动机构或者人工拉动行走轮11,在行走过程中,种子均匀从漏孔 5中漏出产品轻,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人工效率,无需下田作业,适应性较强,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机构(1)以及与播种机构(1)配合的行走机构(2);所述播种机构(1)包括外筒(3)、与外筒(3)转动配合的内筒(4)以及对应设置于外筒(3)及内筒(4)上的漏孔(5);所述外筒(3)两端封闭,外侧壁上对称设有调孔机构(6);所述调孔机构(6)包括设于外筒(3)外侧壁上的滑道槽(7)、与内筒(4)外侧壁固定连接的把手(8)、设于把手(8)内的限位块(9)以及与限位块(9)配合的限位螺柱(10);所述把手(8)两端设置于滑道槽(7)内滑动配合,所述限位螺柱(10)一端与限位块(9)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把手(8)且与把手(8)螺纹配合;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于外筒(3)两端铰接的行走轮(11)、连接两侧行走轮(11)的拿杆(12)以及设于拿杆(12)上的绳子(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及内筒(4)外侧壁上设有放种口(14),所述外筒(3)放种口(14)内设有放种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外侧壁上设有分离器(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构以及与播种机构配合的行走机构;播种机构包括外筒、与外筒转动配合的内筒以及对应设置于外筒及内筒上的漏孔;形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外筒两端铰接的行走轮、连接两侧行走轮的拿杆以及设于拿杆上的绳子。本装置播种机构可根据种子大小调整漏孔大小,行走过程中种子自动落下,产品轻,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人工效率,无需下田作业,结构合理,方便实用,适应性较强,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晏永翔 晏世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晏永翔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