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
背景技术:
2.输送线主要是完成其物料的输送任务。在环绕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场地,设有许多由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组成的一条条输送链。输送过程中会对物品进行称重,但输送称重时不稳定会影响称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对物品进行准确称重。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包括称重机构、输送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均与所述称重机构的称重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的主动辊和从动辊均与输送带连接,所述主动辊内侧设有第一调节辊,所述从动辊内侧设有第二调节辊,所述第一固定槽内部的所述主动辊、所述第一调节辊、所述第二调节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连接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称重架四角与所述称重输送机底座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电机一侧设有导向架;
5.所述第二调节辊和第一调节辊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辊两端均与所述调节机构倾斜设置的调节螺杆连接,所述调节螺杆在所述第一调节辊与之连接处两侧设有调节块,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两端均与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轴承座连接。
6.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固定架与所述称重架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两侧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槽内部的所述主动辊、所述第一调节辊、所述第二调节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连接第二同步带。
8.优选的,所述输送带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节轴承座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调节螺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调节螺杆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内部与固定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
11.优选的,所述电机与组合式减速器连接。
12.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对物品进行准确称重。
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正视剖面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侧视剖面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未画主动辊等)正视剖面图。
17.附图标记
18.1、第一固定槽;2、第二固定槽;3、主动辊;4、从动辊;5、称重架;6、输送带;7、称重传感器;8、第一调节辊;9、第二调节辊;10第一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2、电机;13、支撑板;14、导向架;15、调节螺杆;16、调节轴承座;17、组合式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0.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正视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未画主动辊等)正视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包括称重机构、输送机构和调节机构。输送机构两侧的第一固定槽1和第二固定槽2均与称重机构的称重架5连接,第一固定槽1和第二固定槽2之间的主动辊3和从动辊4均与输送带6连接。主动辊3内侧设有第一调节辊8,从动辊4内侧设有第二调节辊9。第一固定槽1内部的主动辊3、第一调节辊8、第二调节辊9和从动辊4之间连接第一同步带10,第一同步带10与电机12连接。称重架5四角与称重输送机底座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7,电机12一侧设有导向架14。输送机构将称重物品从称重输送机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称重机构在物品输送过程中对其进行在线称重。电机12通过第一同步带10带动主动辊3和从动辊4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6转动。第一固定槽1和第二固定槽2的设置,给第一同步带10和第二同步带11留有运动空间,同时,便于称重传感器7对物品进行称重。称重架5与第一固定槽1和第二固定槽2连接,称重传感器7通过称重架5对输送带6上的物品进行称重。电机12与组合式减速器17连接,便于根据是否运输货物的情况调节输送带6的速度,保证称重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导向架14的设置,将在输送带6上的物体进行导向,避免物品部分离开输送带6,影响称重数据。
22.第二调节辊9和第一调节辊8结构相同,第一调节辊8两端均与调节机构倾斜设置的调节螺杆15连接。调节螺杆15在第一调节辊8与之连接处两侧设有调节块,主动辊3和从动辊4两端均与调节机构的调节轴承座16连接。调节螺杆15和调节块相互配合,调节第一调节辊8和第二调节辊9相对主动辊3和从动辊4之间的位置。第一调节辊8和第二调节辊9位于第一同步带10和第二同步带11外侧,保证将第一同步带10和第二同步带11拉紧。
23.电机12的固定架与称重架5连接,电机12的输出轴两侧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同步带10连接。第一同步带10依次穿过第一导向轮、主动辊3、从动辊4和第二导向轮与电机12连接。
24.第二固定槽2内部的主动辊3、第一调节辊8、第二调节辊9和从动辊4之间连接第二同步带11。第二同步带11的设置,保证在第一同步带10带动下运动的主动辊3和从动辊4运动时的平衡稳定性。
25.输送带6内部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槽1和第二固定槽2连接。支撑板13的设置,将输送带6撑起,当货物在输送带6上时,避免输送带6在货物的压力下下沉。
26.调节轴承座16的数量为四个,调节螺杆15的数量为四个,调节螺杆15在第一固定槽1和第二固定槽2内部与固定座连接。主动辊3和从动辊4均与调节轴承座16连接,调节轴承座16可调节主动辊3和从动辊4的位置。第一调节辊8和第二调节辊9配合主动辊3和从动辊4的位置进行调节,将第一同步带10和第二同步带11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固定座的设置,使得调节螺杆15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第一调节辊8和第二调节辊9位置的移动。
27.称重传感器7的数量为四个,数量的设置,保证称重的准确性。
28.电机12与组合式减速器17连接,对电机12的转速进行调节。当输送带6上有货物时,电机12速度降低,保证称重的准确性。
29.使用时,调节调节轴承座16和主动辊3和从动辊4之间的位置,再根据主动辊3和从动辊4之间的位置调节第一调节辊8和第二调节辊9的位置。启动电机12,带动第一同步带10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同步带11和输送带6运动。待称重物品位于输送带6上时,带动称重架5下压称重传感器7,从而对待称重物品进行称重。
30.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立式在线称重输送机,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对物品进行准确称重。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