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99



1.本技术涉及橡胶注射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


背景技术:

2.橡胶注射成型机又名橡胶注射机简称注射机,是橡胶模压制品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模压制品的生产,诸如电器绝缘件、减震件、密封件等。
3.由于一些精密橡胶制品需要在真空环境下注射成型,因制品在真空负压环境中模压硫化成型,更容易排气,不易形成气泡,效率高,成品率高。尤其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不易排气等成型难度较高的橡胶模型制品。
4.相关技术中,普通的单层真空罩用于立式橡胶注射机,当模具厚时,导致真空罩高度高、相应升降行程大,注射头更长,难以保证注射精度,故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以上缺陷且能形成真空腔的橡胶注射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橡胶注射成型时,在真空腔内的成型废品率小,为了解决立式橡胶注射模具厚、注射头长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包括底座、顶板、导向柱、动模板、上热板、下热板、真空柱塞、真空罩组件、动模板驱动源以及驱动源组件,所述导向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固定于底座与顶板上,所述动模板滑移连接于导向柱上,所述动模板驱动源设于底座上驱使动模板升降,所述下热板设于动模板上,所述真空柱塞固定于顶板的下侧,所述上热板固定于真空柱塞的下侧,所述真空罩组件滑移连接于导向柱上,所述驱动源组件用于驱使真空罩组件升降,所述真空罩组件具有一抽气孔;
8.下热板上的下模与上热板上的上模合模后,所述真空罩组件的上侧与真空柱塞密封连接,所述真空罩组件的下侧与动模板密封连接,以形成容纳合模模具的真空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真空罩组件能够在驱动元件的驱使下与上热板、下热板配合形成容纳合模模具的真空腔,以注射成型制品,保证了产品能够在真空环境下注射成型,减小废品率。
10.可选的,所述真空罩组件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滑移连接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罩体套设于真空柱塞的外侧且与真空柱塞滑移连接,所述第一罩体与真空柱塞密封连接,所述驱动源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设于顶板上且驱使第一罩体滑移,所述抽气孔开设于第一罩体侧壁上;
11.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后,所述第一罩体的上侧与所述真空柱塞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下侧与所述动模板密封连接,以在模具外侧形成真空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后,第一罩体在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与上热板、下热板、真空柱塞配合形成容纳合模模具的真空腔,以供产品在真空环境下注射
成型。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罩体侧壁上固定有与导向柱一一对应的第一滑移筒,所述第一滑移筒套设于导向柱上且与导向柱滑移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罩体通过第一滑移筒滑移连接于导向柱上,使得第一罩体升降时不易发生晃动。
15.可选的,所述真空罩组件还包括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滑移连接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驱动源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设于第一罩体外侧壁上且驱使第二罩体升降,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在动模板上合模后,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真空柱塞、动模板配合形成容纳模具的真空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仅设有第一罩体,第一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较小,第一罩体上升抵接在顶板上时,上热板裸露于第一罩体的下侧,方便将上模安装于上热板上或将上模从上热板上拆下,提高了上模的拆装效率。
17.可选的,所述第二罩体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滑移筒,所述第二滑移筒套设于导向柱上且与导向柱滑移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罩体通过第二滑移筒滑移连接于导向柱上,使得第二罩体升降时不易发生晃动。
19.可选的,所述真空罩组件还包括第三罩体,所述第三罩体设于所述动模板上且与所述动模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第一罩体连接后,所述第三罩体和动模板在所述动模板驱动源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二罩体的下侧密封连接,上模和下模合模后,所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与真空柱塞配合形成容纳模具的真空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仅设置有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设置,使得第二罩体于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更小,第一罩体滑移收纳于真空柱塞的外侧且第二罩体抵接于第一罩体的下侧时,第二罩体的下侧与下热板之间的距离更大,以方便将下模安装于下热板上。
21.可选的,所述第一罩体包括内罩部和外罩部,所述外罩部套设滑移于内罩部上,所述外罩部与所述内罩部密封连接,所述内罩部上设有供真空柱塞穿设滑移的通孔,所述内罩部与所述真空柱塞密封连接,所述真空柱塞的下端设有限位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罩部套设于内罩部的外侧,使得外罩部与内罩部能够折叠收纳于真空柱塞的外侧,增加内罩部与外罩部之间的相对滑移行程,从而缩短注射头的长度,便于提高注射精度。
23.可选的,所述内罩部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边沿设置有压板,所述第一驱动源驱使外罩部上升时,所述外罩部可抵接于压板的下侧以驱使内罩部上升。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罩上升时,内罩上的压板抵压在外罩的上侧带动内罩同步上升。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真空罩组件在驱动源组件的驱动下,在导向柱上滑移连接,连接后密封形成容纳合模模具的真空腔,在真空罩组件上开设有抽气孔,真空腔通过抽气孔抽气形成真空环境;
27.2.真空罩组件包括三个罩体,相较于一个罩体,通过调节对应的驱动源以调节相
邻罩体之间的距离,便于将模具的上下模分别安装于上热板和下热板。
28.3.第一罩体设有内罩部、外罩部,增加了第一罩体的行程,缩短了注射头长度,注射精度得以保障。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中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中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底座和动模板、导向柱、下热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中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32.图4是本技术中真空柱塞、第二罩体、第一罩体、顶板、驱动源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顶板;3、导向柱;4、动模板;41、下热板;42、滑移孔;5、真空柱塞;51、上热板;52、限位板;6、真空罩组件;61、真空腔;62、第一罩体;621、外罩部;622、抽气孔;623、第一滑移筒;624、内罩部;625、通孔;626、压板;63、第二罩体;631、第二滑移筒;64、第三罩体;7、动模板驱动源;8、驱动源组件;81、第一驱动源;82、第二驱动源。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图中中坐标轴z轴所示方向为上方,以z轴的反方向为下方。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参照图1,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包括底座1、顶板2、导向柱3、动模板4、下热板41、真空塞5、上热板51、真空罩组件6、动模板驱动源7以及驱动源组件8。
36.参照图1,导向柱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间隔设置,四个导向柱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于顶板2的下侧,四个导向柱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侧。真空柱塞5安装于顶板2的下侧,上热板51固定于真空柱塞5的下侧,真空柱塞5呈圆筒状设置。顶板2上设有注射装置,注射装置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此处不作赘述,注射装置依次贯穿顶板2、真空柱塞5与上热板51,以为合模模具的型腔注入胶料。
37.参照图2,动模板4上开设有四个滑移孔42,导向柱3一一对应穿设于滑移孔42内,动模板4与导向柱3滑移连接。动模板驱动源7固定于底座1上,本实施例中动模板驱动源7以油缸为例进行介绍,油缸固定于底座1上,油缸的活塞杆与动模板4的下侧固定,以驱使动模板4沿导向柱3升降。
38.参照图1和图3,真空罩组件6滑移连接于导向柱3上,驱动源组件8用于驱使真空罩组件6升降。模具合模之后,驱动源组件8驱使真空罩组件6下降,真空罩组件6的下侧与动模板4密封连接,真空罩组件6的上侧与真空柱塞5密封连接,以形成容纳合模模具的真空腔61。
39.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罩组件6包括第一罩体62,第一罩体62包括外罩部621和内罩部624。外罩部621呈上下贯通设置,外罩部621上设有抽气孔622,抽气孔622用于连接抽气装置,本实施例中抽气装置为真空泵。外罩部621滑移连接于导向柱3上,具体地,外罩部62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滑移筒623,第一滑移筒623与导向柱3一一对应,
第一滑移筒623套设于导向柱3上且与导向柱3滑移连接,以将外罩部621滑移连接于导向柱3上并引导外罩部621升降。内罩部624呈上下贯通设置,内罩部624穿设于外罩部621内且与外罩部621滑移连接,内罩部624的外侧壁与外罩部621的内侧壁抵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内罩部624具有供真空柱塞5穿设滑移的通孔625,通孔625的内侧壁与真空柱塞5外侧壁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真空柱塞5的下侧固定有限位板52,以使得内罩部624与真空柱塞5进行相对滑移时不易滑脱。
40.参照图4,驱动源组件8包括第一驱动源81,第一驱动源81为油缸,第一驱动源81固定于顶板2上,第一驱动源81的活塞杆与外罩部621固定连接,以驱使外罩部621升降。
41.参照图4,为了使得内罩部624能够随外罩部621升降,内罩部624的上侧固定有压板626,压板626向外延伸伸出内罩部624。外罩部621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外罩部621的上侧与压板626的下侧抵接,以带动内罩部624随外罩部621同步上升。
42.参照图3和图4,产品注射成型前,动模板驱动源7驱使动模板4上升,动模板4带动下模上升与上模合模,第一驱动源81驱使外罩部621下降,与此同时内罩部624在自身的重力下下降并在限位板52限位作用下悬挂于真空柱塞5上。外罩部621的下侧与动模板4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以使得外罩部621与内罩部624、真空柱塞5、动模板4配合形成封闭腔。通过真空泵对封闭腔抽真空,达到设定真空压力值后,向模具内注橡胶,产品注射成型后,对处于真空的封闭腔泄压,第一驱动源81驱使外罩部621上升,外罩部621上升至一定高度,外罩部621的上侧与压板626的下侧抵接,之后外罩部621部带动内罩部624一起上升收纳于真空柱塞5的外侧。后续对注射产品进行硫化,硫化完成后,动模板驱动源7驱使动模板4下降,下模与上模分离,取出产品。
43.参照图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模具的上模安装于上热板51上,真空罩组件6还包括第二罩体63。第二罩体63抵接于外罩部621的下侧,第二罩体63滑移连接于导向柱3上。具体地,第二罩体63的外侧固定有用于滑移连接在导向柱3上的第二滑移筒631,第二滑移筒631与导向柱3一一对应设置有四个。
44.参照图4,驱动源组件8包括第二驱动源82,第二驱动源82为油缸,第二驱动源82固定于外罩部621体上,第二驱动源82的活塞杆固定于第二罩体63上,以驱使第二罩体63升降。
45.参照图3,在形成容纳模具的真空腔61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第二罩体63的设置使得第一罩体62于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使得第一罩体62收纳于真空柱塞5的外侧时,上热板51裸露于第一罩体62的外侧,进而方便将上模安装于上热板51的下侧。
46.参照图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模具的下模安装于下热板41上,真空罩组件6还包括第三罩体64。第三罩体6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模板4上,第三罩体64下侧与动模板4上侧之间密封连接,且第三罩体64套设于下热板41的外侧,第三罩体64的尺寸与第二罩体63的尺寸相适配,即形成真空腔61时,第二罩体63抵接于第三罩体64的上侧,第二罩体63与第三罩体64密封连接。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罩式橡胶注射机的实施原理为:初始时,外罩部621与内罩部624在第一驱动源81的驱使下收纳于真空柱塞5的外侧,外罩部621的上侧抵接于压板626的下侧,动模板4在动模板驱动源7的驱使下带动下模上升,下模与上模合模,第一驱动源81驱使外罩部621下降,使得外罩部621的下侧与第二罩体63的上侧抵接,此时第二罩体63不
动作,位置在调模时已固定,第二罩体63的下侧与第三罩体64的上侧抵接,内罩部624在自重的作用下与外罩部621一起下降,外罩部621与内罩部624、第二罩体63、第三罩体64、动模板4、真空柱塞5配合形成真空腔61,抽气装置将真空腔61内的空气抽出,然后注射成型生产产品。产品成型之后,第一驱动源81驱使外罩部621上升至一定高度,外罩部621的上侧与压板626的下侧抵接,随后外罩部621和内罩部624在第一驱动源81的驱使下同步收纳于真空柱塞5的外侧,动模板驱动源7驱使动模板4带动下模下降,从模具中取下产品。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