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状敷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敷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锯齿状敷贴。


背景技术:

2.颈内静脉导管广泛用于患者的输液、输血、药物治疗、肠外营养等,同时是监测血流动力学、大手术和救治危重患者不可缺少的手段。其留置时间为1-4周,随着大手术及危重患者日益增多,颈内静脉置管也不断增多,而颈内静脉导管的敷贴固定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和防止导管脱落的必要条件。
3.目前临床使用的无菌透明敷贴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粘贴于病员颈部会限制其活动范围,给病员带来了严重的牵拉感,颈部活动非常受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锯齿状敷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锯齿状敷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锯齿状敷贴,包括密封组件和离型纸,所述密封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敷料组件,且敷料组件包括硅凝胶胶带、防溢层和敷料本体,所述硅凝胶胶带的前端中部衔接有防溢层,且防溢层的前端中部安置有敷料本体,所述离型纸设置于敷料组件的前端表面。
6.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背膜、第一附加卡片、第一纳米无痕粘胶和透明拉伸膜,且背膜的后端表面通过第一纳米无痕粘胶粘贴有第一附加卡片,所述第一附加卡片的中部衔接有透明拉伸膜。
7.优选的,所述背膜和离型纸的尺寸相一致,且第一纳米无痕粘胶关于背膜的表面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8.优选的,所述第一附加卡片和透明拉伸膜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透明拉伸膜和背膜位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
9.优选的,所述硅凝胶胶带的四周呈锯齿状,且硅凝胶胶带、防溢层和敷料本体之间呈一体化结构。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锯齿状敷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锯齿状敷贴,通过在敷料本体后端表面设置防溢层,可以使渗出的多余液体被防溢层聚集起来,以免穿刺点渗血、渗液致患者的其他皮肤,有效维持硅凝胶胶带表面的洁净。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硅凝胶胶带的外部一周改进为锯齿状的设计,能够在便于粘贴固定的同时减轻周围的张力,确保患者的颈部可以活动自如,以增强置管后颈部的舒适度。
12.2、本实用新型为密闭无菌敷贴,一次性使用,粘贴牢固,方便撕取。
13.3、本实用新型敷贴中间为透气透明塑料薄膜,便于观察穿刺点局部情况,周围为无纺布防溢层,较好的吸取局部渗液。
14.4、本实用新型透明拉伸膜在拉伸至一定程度后,能够对揭离后的处于收卷状态的敷料组件进行包裹密封,以此能够防止敷料组件中聚集的渗液外溢。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锯齿状敷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锯齿状敷贴的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锯齿状敷贴的硅凝胶胶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密封组件;101、背膜;102、第一附加卡片;103、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4、透明拉伸膜;2、敷料组件;201、硅凝胶胶带;202、防溢层;203、敷料本体;3、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锯齿状敷贴,包括密封组件1和离型纸3,密封组件1的前端设置有敷料组件2,且敷料组件2包括硅凝胶胶带201、防溢层202和敷料本体203,硅凝胶胶带201的前端中部衔接有防溢层202,且防溢层202的前端中部安置有敷料本体203,硅凝胶胶带201的四周呈锯齿状,且硅凝胶胶带201、防溢层202和敷料本体203之间呈一体化结构,通过将硅凝胶胶带201的外部一周改进为锯齿状的设计,能够在便于粘贴固定的同时减轻周围的张力,确保患者的颈部可以活动自如,以增强置管后颈部的舒适度;离型纸3设置于敷料组件2的前端表面,离型纸3用于防止敷料组件2在未使用前受到污染。
20.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1包括背膜101、第一附加卡片102、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3和透明拉伸膜104,且背膜101的后端表面通过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3粘贴有第一附加卡片102,背膜101和离型纸3的尺寸相一致,且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3关于背膜101的表面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附加卡片102的中部衔接有透明拉伸膜104,第一附加卡片102和透明拉伸膜104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透明拉伸膜104和背膜101位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透明拉伸膜104在拉伸至一定程度后,能够对揭离后的处于收卷状态的敷料组件2进行包裹密封,以此能够防止敷料组件2中聚集的渗液外溢。
21.综上,该锯齿状敷贴,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3所示的结构,在对颈内静脉导管进行敷贴固定时,需要先将离型纸3于敷料组件2前端表面揭离,并将硅凝胶胶带201设有防溢层202、敷料本体203的一面精准对于颈内静脉导管处进行粘贴,使之颈内静脉导管处四周溢出的液体能够被防溢层202、敷料本体203所吸收聚集,其中硅凝胶胶带201的外部一周改进为锯齿状的设计,能够在便于粘贴固定的同时减轻周围的张力,确保患者的颈部可以自由活动不受限制,以有效增强置管后患者颈部的舒适度,接着当颈内静脉导管需要取出时,可通过将硅凝胶胶带201于皮肤表面揭开,并收卷至最小的体积形状,此时将透明拉伸膜104于背膜101表面揭离,并将其拉伸至最大程度,使之处于收卷状态的敷料组件2能够被透明拉伸膜104所包裹,以此通过透明拉伸膜104对使用后的敷料组件2进行密封,能够有效防止敷料组件2中渗液外溢,为处理敷料组件2提供了解决办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锯齿状敷贴,包括密封组件(1)和离型纸(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的前端设置有敷料组件(2),且敷料组件(2)包括硅凝胶胶带(201)、防溢层(202)和敷料本体(203),所述硅凝胶胶带(201)的前端中部衔接有防溢层(202),且防溢层(202)的前端中部安置有敷料本体(203),所述离型纸(3)设置于敷料组件(2)的前端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状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包括背膜(101)、第一附加卡片(102)、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3)和透明拉伸膜(104),且背膜(101)的后端表面通过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3)粘贴有第一附加卡片(102),所述第一附加卡片(102)的中部衔接有透明拉伸膜(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锯齿状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101)和离型纸(3)的尺寸相一致,且第一纳米无痕粘胶(103)关于背膜(101)的表面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锯齿状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卡片(102)和透明拉伸膜(104)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透明拉伸膜(104)和背膜(101)位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状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胶带(201)的四周呈锯齿状,且硅凝胶胶带(201)、防溢层(202)和敷料本体(203)之间呈一体化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锯齿状敷贴,包括密封组件和离型纸,所述密封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敷料组件,且敷料组件包括硅凝胶胶带、防溢层和敷料本体,所述硅凝胶胶带的前端中部衔接有防溢层,且防溢层的前端中部安置有敷料本体,所述离型纸设置于敷料组件的前端表面,所述离型纸的前端表面通过第二纳米无痕粘胶粘贴有第二附加卡片,且第二附加卡片的内部中部设置有分隔条。该锯齿状敷贴通过将硅凝胶胶带的外部一周改进为锯齿状的设计,在不改变敷贴的使用范围下,便于粘贴固定,同时减轻粘贴皮肤周围的张力,确保患者的颈部可以活动自如,以增强颈内静脉置管后颈部的舒适度。颈内静脉置管后颈部的舒适度。颈内静脉置管后颈部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艳 蒋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充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