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灭菌器内部干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2.蒸汽灭菌器是利用高温高压状态下饱和水蒸汽所具有的高温、高湿特点,促使灭菌物品表面污染物的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致使不能复原,达到灭菌目的。灭菌后的物品因受高温蒸汽影响含有较多水分,且具有一定余温。若直接取出暴露于非洁净环境,则可能因被灭菌物品表面冷凝水发生二次污染。
3.现有的蒸汽灭菌器存在不便对内部物品进行快速干燥降温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蒸汽灭菌器存在的不便对内部物品进行快速干燥降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包括灭菌室,所述灭菌室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灭菌室的侧面上方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灭菌室的侧面下方设置有进气装置;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器属于现有技术,通过加热电源加热,电加热器便于将灭菌室内物品进行加热烘干,且灭菌室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便于对灭菌室内部起到保温作用。
6.所述真空装置包括导气块、排气电磁阀、冷凝器、气源处理器和真空泵,所述导气块固定安装在灭菌室的内腔顶部,所述排气电磁阀、冷凝器、气源处理器和真空泵之间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所述导气块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排气电磁阀的进气端,所述导气块的底部中间向内凹进,所述导气块的底部向内凹进部分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导气块的底部边缘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导气块的内部开设有和进气孔以及出水孔相连通的气室,所述排气电磁阀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室的内部;排气电磁阀打开后便于灭菌室内灭菌后饱和蒸汽的排放及真空干燥过程中灭菌室内空气的排除,管路上的冷凝器用于灭菌室内蒸汽的冷凝去除和空气的降温冷却,避免高温对真空装置后续部件造成损伤,气源处理器便于对灭菌室内被抽离的气体进行分离作业,保护后续真空泵不受杂质的污染与损伤,真空泵通过管路连接对灭菌室进行真空作业,为实现灭菌室内的真空干燥提供真空环境,真空泵真空作业时,进气孔便于将灭菌室内部蒸汽均匀导入导气块内并被排出灭菌室,便于提高蒸汽的去除效率,同时蒸汽在通过进气孔时便于使得蒸汽在进气孔的孔壁内聚集液化,蒸汽液化后滴落,便于去除蒸汽内部分水分,使得通过冷凝器内的水分减少,便于降低冷凝器的负荷,进而降低能耗。出水孔便于气室内液化的水分的排出。
7.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进气电磁阀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灭菌室的内腔下端,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进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
的进气端和空气过滤器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和进气电磁阀均位于灭菌室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进气电磁阀便于对真空状态的灭菌室进行压力平衡,其连接的空气过滤器便于对平衡压力的外部空气进行过滤,避免补充的空气对已灭菌的物品造成污染,进气管便于使得外界气体进入灭菌室时在灭菌室内分布均匀,使得灭菌室内蒸汽均匀上升,便于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去除效率。
8.优选地,所述排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冷凝器的进气端,所述冷凝器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气源处理器的进气端,所述气源处理器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真空泵的进气端,所述排气电磁阀、冷凝器、气源处理器和真空泵均位于灭菌室的外部。便于真空装置在灭菌室整体上的安装。
9.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和气源处理器之间固定安装有真空电磁阀,所述冷凝器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真空电磁阀的进气端,所述真空电磁阀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气源处理器的进气端。真空电磁阀便于辅助无油真空泵的启动。
10.优选地,所述导气块的底部向内凹进部分为半球面结构。便于使得进气孔的孔壁液化的水滴便于从导气块的底部边缘滴落,避免水分落在干燥的物品上。
11.优选地,所述气室整体半球面结构。便于气室内部液化的水滴从导气块的底部边缘滴落,避免水分穿过进气孔落在干燥的物品上。
12.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为环形结构。便于使得外界气体均匀进入灭菌室的内部。
13.优选地,所述进气孔在导气块的底部半球面呈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出水孔在导气块的底部边缘呈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出气孔在进气管的底部呈均匀间隔分布。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真空装置通过管路对环绕了电加热器的灭菌室进行真空作业,便于使灭菌室内形成真空状态,以便于提升干燥效率及效果。更好地排除灭菌室内的水分并达成被灭菌物品温度的调节的目的;完成干燥后,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压力平衡装置对灭菌室进行压力平衡和灭菌器开门前灭菌室的预冷。通过新风换气的方式对灭菌室内的物品进行风冷降温,便于解决物品取出灭菌室后表面冷凝水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的主视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的导气块及其上设置结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的导气块及其上设置结构仰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的进气管及其上设置结构立体图。
21.图中:1、灭菌室;2、电加热器;3、导气块;4、排气电磁阀;5、冷凝器;7、气源处理器;8、真空泵;9、进气孔;10、出水孔;11、空气过滤器;12、进气电磁阀;13、进气管;14、真空电磁阀;15、出气孔;16、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包括灭菌室1,灭菌室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2,灭菌室1的侧面上方设置有真空装置,灭菌室1的侧面下方设置有进气装置;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器2型号为dn40,属于现有技术,通过加热电源加热,电加热器2便于将灭菌室1内物品进行加热烘干,且灭菌室1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便于对灭菌室1内部起到保温作用。
26.真空装置包括导气块3、排气电磁阀4、冷凝器5、气源处理器7和真空泵8,导气块3固定安装在灭菌室1的内腔顶部,排气电磁阀4、冷凝器5、气源处理器7和真空泵8之间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导气块3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排气电磁阀4的进气端,导气块3的底部中间向内凹进,导气块3的底部向内凹进部分开设有进气孔9,导气块3的底部边缘开设有出水孔10,导气块3的内部开设有和进气孔9以及出水孔10相连通的气室16,排气电磁阀4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室16的内部;排气电磁阀4打开后便于灭菌室1内灭菌后饱和蒸汽的排放及真空干燥过程中灭菌室1内空气的排除,管路上的冷凝器5用于灭菌室1内蒸汽的冷凝去除和空气的降温冷却,避免高温对真空装置后续部件造成损伤,气源处理器7便于对灭菌室1内被抽离的气体进行分离作业,保护后续真空泵8不受杂质的污染与损伤,真空泵8通过管路连接对灭菌室1进行真空作业,为实现灭菌室1内的真空干燥提供真空环境,真空泵8真空作业时,进气孔9便于将灭菌室1内部蒸汽均匀导入导气块3内并被排出灭菌室1,便于提高蒸汽的去除效率,同时蒸汽在通过进气孔9时便于使得蒸汽在进气孔9的孔壁内聚集液化,蒸汽液化后滴落,便于去除蒸汽内部分水分,使得通过冷凝器5内的水分减少,便于降低冷凝器5的负荷,进而降低能耗。出水孔10便于气室16内液化的水分的排出。
27.进气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11、进气电磁阀12和进气管13,进气管13固定安装在灭菌室1的内腔下端,进气管13的进气端和进气电磁阀12的出气端固定连接,进气电磁阀12的进气端和空气过滤器11的出气端固定连接,空气过滤器11和进气电磁阀12均位于灭菌室1的外部,进气管13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15。进气电磁阀12便于对真空状态的灭菌室1进行压力平衡,其连接的空气过滤器11便于对平衡压力的外部空气进行过滤,避免补充的空气对已灭菌的物品造成污染,进气管13便于使得外界气体进入灭菌室1时在灭菌室1内分布均匀,使得灭菌室1内蒸汽均匀上升,便于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去除效率。
28.排气电磁阀4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冷凝器5的进气端,冷凝器5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气源处理器7的进气端,气源处理器7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真空泵8的进气端,排气电磁阀4、冷凝器5、气源处理器7和真空泵8均位于灭菌室1的外部。便于真空装置在灭菌室1整体上的安装。
29.冷凝器5和气源处理器7之间固定安装有真空电磁阀14,冷凝器5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真空电磁阀14的进气端,真空电磁阀14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气源处理器7的进气端。真空电磁阀14便于辅助真空泵8的启动。
30.导气块3的底部向内凹进部分为半球面结构。便于使得进气孔9的孔壁液化的水滴便于从导气块3的底部边缘滴落,避免水分落在干燥的物品上。
31.气室16整体半球面结构。便于气室16内部液化的水滴从导气块3的底部边缘滴落,避免水分穿过进气孔9落在干燥的物品上。
32.进气管13为环形结构。便于使得外界气体均匀进入灭菌室1的内部。
33.进气孔9在导气块3的底部半球面呈均匀间隔分布,出水孔10在导气块3的底部边缘呈均匀间隔分布,出气孔15在进气管13的底部呈均匀间隔分布。
3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5.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立式蒸汽灭菌器的干燥系统,工作时,通过由无油真空泵8、气源处理器7、真空电磁阀14、冷凝器5组成的真空装置,经由排气电磁阀4实现对灭菌室1的真空作业,达成利于干燥的真空环境。此时通过启动电加热器2开始对灭菌室1内的物品进行干燥。一定时间后,控制系统打开进气电磁阀12,向灭菌室1引入经空气过滤器11净化的洁净空气。待灭菌室1内压力平衡后,再次启动真空装置,如此反复,进行脉动真空干燥。在完成干燥后,通过进气电磁阀12和空气过滤器11组成的压力平衡装置对处于真空状态的灭菌室1进行压力平衡,此过程中由引入的洁净室温空气对灭菌室1进行预冷。其后,逐渐降低灭菌室1周围电加热器2的加热温度,并在启动真空装置的同时开启进气电磁阀12,形成空气循环,达到新风换气的目的,由此有效解决灭菌物品因温差而引起的表面冷凝水问题,最终实现开门取出干燥且与外界无明显温差的灭菌物品。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