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组件。
背景技术:
2.积木玩具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是提高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一个方法,积木玩具的连接玩法很多,可以排列,接合,环形,对称的多种样式对于孩子的智力都有帮助的,在玩积木玩具时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比例,对称等问题,对于孩子算数早期培养很有意义。
3.现有的积木玩具,积木零件之间拼接结构紧密,积木零件的拆卸非常麻烦,大多数使用者会用指甲抠,而小朋友们由于力气不够,经常会用牙齿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零件容易出现变形和破损,而使用者的牙齿和指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用牙齿咬并不卫生,对使用者的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存在安全风险,且整体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组件,具有便于拆卸积木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接组件,包括拼接件以及拆卸件;
6.所述拼接件包括两组用于拼接相邻积木的拼接部,所述拼接部包括与积木卡扣连接的弹性卡扣;所述拼接部还包括按压时带动所述弹性卡扣收缩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弹性卡扣固定,所述拼接件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接触部以及所述引导槽均与所述弹性卡扣对应设置;
7.所述拆卸件包括与所述接触部对应设置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穿设所述引导槽。
8.与现有技术相对比,需要拆卸两个相互连接的积木时,将拆卸件上的联动杆对准引导槽,随后向下按压拆卸件,联动杆将在引导槽的引导下向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将对接触部进行按压,促使弹性卡扣向内收缩,随后即可将拼接件从卡接孔中拔出,整体的拆卸操作极为简便,实用性较高。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拆卸件还包括呈对向设置的两组弹性挂钩,所述拼接件开设有供所述弹性挂钩通过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弹性挂钩对应设置,所述弹性挂钩的勾部向内收缩越过所述通槽后挂扣在所述拼接件底部。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挂钩与所述拆卸件固定设置,所述弹性挂钩还包括供操作者按压的压板。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接触部呈圆滑形弧度设置。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拼接部均设置有两个呈对向设置弹性卡扣。
13.具体有益效果:
14.1.拆卸件还包括呈对向设置的两组弹性挂钩,拼接件开设有供弹性挂钩通过的通槽,通槽与弹性挂钩对应设置,弹性挂钩的勾部向内收缩越过通槽后挂扣在拼接件底部。即
便弹性卡扣与卡接口在联动杆的作用下解除卡扣连接,但拼接件与积木之间仍然存在静摩擦力,此时仍然难以抠出拼接件,通过弹性挂钩的设置,当拆卸件插入到拼接件时,弹性挂钩亦同步插入到通槽内,弹性挂钩的勾部向内收缩越过通槽后挂扣在拼接件底部,此时弹性挂钩与拼接件实现卡扣连接,故拆除拼接件时,仅需向上拔出拆卸件即可,如此的结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积木的拆卸操作,其使用灵活度较高;
15.2.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拼接组件的灵活可控性,弹性挂钩与拆卸件固定设置,弹性挂钩还包括供操作者按压的压板。故拆出拼接件时,使用人员可通过按压压板,压板在按压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挂钩收缩,最终实现解除弹性挂钩与拼接件的卡扣连接,此时即可轻易将拼接件与拆卸件相互分开;
16.3.接触部呈圆滑形弧度设置。弧度起到过渡的作用,联动杆对接触部进行按压时,能够优化两者之间的贴合度,让联动杆的移动过程更为顺滑,提高本拼接组件的拆卸操作体验感;
17.4.更优的是,为了提高本拼接组件的整体受力效果,每个拼接部均设置有两个呈对向设置弹性卡扣。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卡扣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动杆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挂钩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拆卸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卡扣4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动杆7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5.一种拼接组件,包括拼接件1以及拆卸件2。在本实施例中,本拼接组件用于连接两个积木3。
26.拼接件1包括两组用于拼接相邻积木3的拼接部,拼接部包括与积木3卡扣连接的弹性卡扣4。在本实施例中积木3上设置有与弹性卡扣4相互对应的卡接孔,需要连接的积木3相互拼接时,将两个积木3上的卡接孔与弹性卡扣4相互对应,随后装上弹性卡扣4,安装过程中,弹性卡扣4通过卡接孔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向内收缩,待弹性卡扣4越过卡接孔后,弹性卡扣4将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弹,此时弹性卡扣4与卡接孔卡接,通过如此的结构关系实现两个积木3的相互固定连接。
27.拼接部还包括按压时带动弹性卡扣4收缩的接触部5,接触部5与弹性卡扣4固定,
拼接件1开设有引导槽6,接触部5位于引导槽6下方;接触部5以及引导槽6均与弹性卡扣4对应设置。
28.拆卸件2包括与接触部5对应设置的联动杆7,联动杆7穿设引导槽6。
29.需要说明的是,联动杆7与引导槽6穿设,故按压拆卸件2时,联动杆7将在引导槽6的引导下向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将对接触部5进行按压,起到促使弹性卡扣4向内收缩、解除弹性卡扣4与卡接孔的卡扣连接,从而实现拆卸的效果。
30.示例性的,需要拆卸两个相互连接的积木3时,将拆卸件2上的联动杆7对准引导槽6,随后向下按压拆卸件2,联动杆7将在引导槽6的引导下向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将对接触部5进行按压,促使弹性卡扣4向内收缩,随后即可将拼接件1从卡接孔中拔出,整体的拆卸操作极为简便,实用性较高。
31.参照图4以及图5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挂钩8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拆卸件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32.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拆卸件2还包括呈对向设置的两组弹性挂钩8,拼接件1开设有供弹性挂钩8通过的通槽9,通槽9与弹性挂钩8对应设置,弹性挂钩8的勾部向内收缩越过通槽9后挂扣在拼接件1底部。
33.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弹性卡扣4与卡接口在联动杆7的作用下解除卡扣连接,但拼接件1与积木3之间仍然存在静摩擦力,此时仍然难以抠出拼接件1,通过弹性挂钩8的设置,当拆卸件2插入到拼接件1时,弹性挂钩8亦同步插入到通槽9内,弹性挂钩8的勾部向内收缩越过通槽9后挂扣在拼接件1底部,此时弹性挂钩8与拼接件1实现卡扣连接,故拆除拼接件1时,仅需向上拔出拆卸件2即可,如此的结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积木3的拆卸操作,其使用灵活度较高。
34.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拼接组件的灵活可控性,弹性挂钩8与拆卸件2固定设置,弹性挂钩8还包括供操作者按压的压板10。故拆出拼接件1时,使用人员可通过按压压板10,压板10在按压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挂钩8收缩,最终实现解除弹性挂钩8与拼接件1的卡扣连接,此时即可轻易将拼接件1与拆卸件2相互分开。
35.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5呈圆滑形弧度设置。弧度起到过渡的作用,联动杆7对接触部5进行按压时,能够优化两者之间的贴合度,让联动杆7的移动过程更为顺滑,提高本拼接组件的拆卸操作体验感。
36.更优的是,为了提高本拼接组件的整体受力效果,每个拼接部均设置有两个呈对向设置弹性卡扣4。
37.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