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目前,框架柱模板加固采用钢管配合对拉螺栓加固方式比较常见,此方式比较费工费时,且加固效果不太好。
3.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法对框架柱模板加固,存在如下缺点:一、固定不牢固,存在涨模风险;二、加固需要大量钢管和对拉螺栓,比较耗费材料;三、加固工艺比较复杂,比较耗费人工。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固定不牢固且较为耗费材料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框架柱主体,所述框架柱主体的外侧四周安装有木模板主体,所述木模板主体远离框架柱主体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方钢,所述方钢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带肋扁钢,所述带肋扁钢的一侧安装有带肋扁铁贯穿孔,所述带肋扁钢靠近带肋扁铁贯穿孔的一侧安装有楔形钢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带肋扁钢为长条状结构,所述带肋扁钢远离带肋扁铁贯穿孔的一侧安装有带肋扁铁弯钩。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木模板主体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木模板主体均为长条状的板体结构,所述木模板主体组成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方钢为长条状的矩形体结构,所述方钢与木模板主体相交处的各侧均安装有五个。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带肋扁铁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带肋扁钢的厚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带肋扁铁贯穿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均为错位结构,所述带肋扁铁贯穿孔贯穿在带肋扁钢的内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楔形钢板为三角状结构,所述楔形钢板由下至上的尺寸依次增加,所述带肋扁铁贯穿孔的尺寸大于楔形钢板的下方尺寸且小于楔形钢板的上方尺寸。
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可节省框架柱加固所用材料,并可以重复周转使用,同时能解决框架柱尺寸不一的问题。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框架柱模板加固工艺繁琐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框架柱模板牢固
性。
16.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固方式不牢固、加固耗材大和加固工艺复杂的缺点,并可重复周转使用,有效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肋扁钢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楔形钢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肋扁铁弯钩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带肋扁钢;2、楔形钢板;3、带肋扁铁贯穿孔;4、带肋扁铁弯钩;5、方钢;6、框架柱主体;7、木模板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如图1所示,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框架柱主体6,框架柱主体6的外侧四周安装有木模板主体7,木模板主体7远离框架柱主体6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方钢5,方钢5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带肋扁钢1,带肋扁钢1的一侧安装有带肋扁铁贯穿孔3,带肋扁钢1靠近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一侧安装有楔形钢板2。
27.具体使用时,带肋扁钢1的一端安装有错位带肋扁铁贯穿孔3,一端设置有带肋扁铁弯钩4,并且弯曲直径大于带肋扁钢1的厚度,之后利用带肋扁铁弯钩4将四块带肋扁钢1互相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矩形。
28.【实施例2】
29.如图1所示,带肋扁钢1为长条状结构,带肋扁钢1远离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一侧安装有带肋扁铁弯钩4。
30.具体使用时,这样可以利用带肋扁铁弯钩4将四块带肋扁钢1互相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矩形。
31.【实施例3】
32.如图1所示,木模板主体7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木模板主体7均为长条状的板体结构,木模板主体7组成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
33.具体使用时,从而在木模板主体7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框架柱主体6更好的进行浇注。
34.【实施例4】
35.如图1所示,方钢5为长条状的矩形体结构,方钢5与木模板主体7相交处的各侧均安装有五个。
36.具体使用时,从而可以在方钢5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将木模板主体7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出现木模板主体7倾斜的现象。
37.【实施例5】
38.如图1所示,带肋扁铁弯钩4的弯曲直径大于带肋扁钢1的厚度。
39.具体使用时,从而可以使得带肋扁铁弯钩4更好的达到限位的作用。
40.【实施例6】
41.如图1所示,带肋扁铁贯穿孔3设置有若干个,且均为错位结构,带肋扁铁贯穿孔3贯穿在带肋扁钢1的内部。
42.具体使用时,通过贯穿有若干个带肋扁铁贯穿孔3,这样可以使得楔形钢板2与带肋扁铁贯穿孔3更好的插接。
43.【实施例7】
44.如图1所示,楔形钢板2为三角状结构,楔形钢板2由下至上的尺寸依次增加,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尺寸大于楔形钢板2的下方尺寸且小于楔形钢板2的上方尺寸。
45.具体使用时,这样可以使得将楔形钢板2下方与带肋扁铁贯穿孔3插接,从而可以使得带肋扁钢1将木模板主体7固定紧密。
46.工作原理:带肋扁钢1的一端安装有错位带肋扁铁贯穿孔3,一端设置有带肋扁铁弯钩4,并且弯曲直径大于带肋扁钢1的厚度,之后利用带肋扁铁弯钩4将四块带肋扁钢1互相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矩形。
47.然后将此装置放置在框架柱主体6的次龙骨外,将楔形钢板2穿入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孔内调节矩形边长。根据框架柱主体6尺寸确定带肋扁钢1的长度,通过楔形钢板2穿入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孔洞内,来加固该框架柱模板。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框架柱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主体(6)的外侧四周安装有木模板主体(7),所述木模板主体(7)远离框架柱主体(6)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方钢(5),所述方钢(5)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带肋扁钢(1),所述带肋扁钢(1)的一侧安装有带肋扁铁贯穿孔(3),所述带肋扁钢(1)靠近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一侧安装有楔形钢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扁钢(1)为长条状结构,所述带肋扁钢(1)远离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一侧安装有带肋扁铁弯钩(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模板主体(7)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木模板主体(7)均为长条状的板体结构,所述木模板主体(7)组成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5)为长条状的矩形体结构,所述方钢(5)与木模板主体(7)相交处的各侧均安装有五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扁铁弯钩(4)的弯曲直径大于带肋扁钢(1)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扁铁贯穿孔(3)设置有若干个,且均为错位结构,所述带肋扁铁贯穿孔(3)贯穿在带肋扁钢(1)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钢板(2)为三角状结构,所述楔形钢板(2)由下至上的尺寸依次增加,所述带肋扁铁贯穿孔(3)的尺寸大于楔形钢板(2)的下方尺寸且小于楔形钢板(2)的上方尺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框架柱主体,所述框架柱主体的外侧四周安装有木模板主体,所述木模板主体远离框架柱主体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方钢,所述方钢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带肋扁钢,本实用新型可节省框架柱加固所用材料,并可以重复周转使用,同时能解决框架柱尺寸不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框架柱模板加固工艺繁琐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框架柱模板牢固性。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固方式不牢固、加固耗材大和加固工艺复杂的缺点,并可重复周转使用,有效节约了材料。有效节约了材料。有效节约了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 耿超 崔泽停 吴邦驰 郑喜超 傅佳骏 李亚南 康春蕾 孙耀 刘家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