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的呼吸过程卡痰,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当人体内严重缺氧时,器官和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广泛损伤和坏死,因此在呼吸内科中需要人为的辅助清肺排痰,叩击排痰是清肺排痰中一种常用的手段,其通过叩击背部,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以利肺炎控制,以防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操作步骤是协助患者坐位或者侧卧位,医护人员五指并拢呈弓形,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叩击,帮助患者进行排痰,但是这种操作方式非常麻烦且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肺排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通过凸轮滚动的方式能够带动推杆往复的推动气囊来叩击患者背部,继而来模拟医护人员手部叩击的方式来对病患进行辅助清肺排痰,操作方式简单易实现且省时省力,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去掉椅背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一侧水平向外延伸固定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外端顶面竖直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上部竖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敞开,所述滑槽远离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沿横向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且多个所述限位孔位于同一竖向;
6.所述滑槽竖向滑动配合有调节组件,且所述调节组件与最顶部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安装有能够沿向下倾斜的方式往复推移锤击病患背部的叩击组件。
7.作为优选,所述叩击组件包括支座和驱动电机,所述支座为l型结构且水平部分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支座的水平部分固定在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所述支座的水平部分顶面垂直固定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支座的水平部分相互垂直且顶端固定有凸轮,所述支座竖直部分的顶部垂直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同轴滑动配合有推杆,所述推杆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支座的水平部分彼此平行,所述推杆的上端同轴固定有压板,且所述压板与所述凸轮的外轮廓面接触,所述推杆的下端垂直固定有气囊,以此通过所述推杆往复推移的方式带动所述气囊锤击病患背部,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支座之间的部分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支座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凸轮为渐开线式,且所述凸轮外轮廓面的最近点接触所述压板。
9.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为空心硅胶材质。
10.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座和限位杆,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滑槽竖直滑动配合,且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移动座的外侧顶部,所述移动座的下部内侧沿横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同轴设置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立板的内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伸出所述移动座外侧,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部分同轴间隙配合有压簧,所述压簧远离所述限位孔的外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靠近所述限位孔的内端固定有套环,且所述套环同轴固定在所述限位杆外侧。
11.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的外端固定有手柄。
12.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所述限位孔在竖向上均布设置。
13.采用上述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初始时,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滑槽竖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移动座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滑槽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且所述滑槽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中的一种,则此时通过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能够使所述移动座无法沿所述滑槽滑移,从而此时所述叩击组件的位置高度被固定,使用时,使病患坐在所述座椅本体上并通过调整坐在所述座椅本体的位置使病患的背部叩击位置与所述气囊位于同一竖向,若此时病患的背部弓下后未接触所述气囊,则需要调节所述气囊的位置高度以适应病患的身材高度,调节时手持所述手柄外拉所述限位杆脱出对应的所述限位孔,保持所述限位杆的外拉即可通过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滑槽滑移的方式带动所述叩击组件下降调节自身的位置高度,直至所述气囊靠近接触患者的背部后松开所述手柄,若此时所述限位杆恰好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对照,则所述压簧随即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插入对照的所述限位孔,以此来完成所述叩击组件位置高度调节后的锁止,若此时所述限位杆不与所述限位孔对照,所述压簧随即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抵在所述滑槽表面,此时可提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滑槽上升一端距离,所述限位杆在上升的过程中会与相近的所述限位孔对照,所述压簧会继续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插入对照的所述限位孔,以此来完成所述叩击组件位置高度调节后的锁止,后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所述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所述电机轴转动,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凸轮转动,由于初始时所述压板与所述凸轮的最近点接触,则所述凸轮转动过程中会压动所述压板靠近所述支座而压缩所述弹簧,所述推杆随即带动所述气囊前推而推动患者背部,而当所述凸轮转动至最远点经过所述压板后,所述凸轮无法继续带动所述气囊前推,所述弹簧会通过释放自身的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压板实时接触所述凸轮,此过程中所述压板随即带动所述推杆及所述气囊后移回位,如此通过所述凸轮滚动的方式能够带动所述推杆往复的推动所述气囊来叩击患者背部,继而来模拟医护人员手部叩击的方式来对病患进行辅助清肺排痰,操作方式简单易实现且省时省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了清肺排痰效果,同时由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则通过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滑槽竖向滑移并通过所述限位杆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对所述叩击组件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以此能够供不同身材高度的病人坐在所述座椅本体上使用,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范围,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14.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滚动的方式能够带动推杆往复的推动气囊来叩击患者背部,继而来模拟医护人员手部叩击的方式来对病患进行辅助清肺排痰,操作
方式简单易实现且省时省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了清肺排痰效果;
15.2、通过移动座沿滑槽竖向滑移并通过限位杆分别与不同的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对叩击组件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以此能够供不同身材高度的病人坐在座椅本体上使用,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范围,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外部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叩击组件;101、凸轮;102、电机轴;103、驱动电机;104、支座;105、压板;106、推杆;107、弹簧;108、气囊;109、导向孔;2、立板;201、限位孔;202、滑槽;3、座椅本体;301、翼板;4、调节组件;401、移动座;402、手柄;403、限位杆;404、安装槽;405、套环;406、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5.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去掉椅背的座椅本体3,座椅本体3的一侧水平向外延伸固定有翼板301,翼板301的外端顶面竖直固定有立板2,立板2的上部竖向开设有滑槽202,且滑槽202靠近座椅本体3的侧部敞开,滑槽202远离座椅本体3的侧部沿横向开设有多个限位孔201,且多个限位孔201位于同一竖向。滑槽202竖向滑动配合有调节组件4,且调节组件4与最顶部的限位孔201横向滑动配合,调节组件4的外侧安装有能够沿向下倾斜的方式往复推移锤击病患背部的叩击组件1。
26.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叩击组件1包括支座104和驱动电机103,支座104为l型结构且水平部分向下倾斜设置,支座104的水平部分固定在调节组件4的外侧,支座104的水平部分顶面垂直固定有驱动电机103,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102与支座104的水平部分相互垂直且顶端固定有凸轮101,支座104竖直部分的顶部垂直开设有导向孔109,导向孔109同轴滑动配合有推杆106,推杆106倾斜设置且与支座104的水平部分彼此平行,推杆106的上端同轴固定有压板105,且压板105与凸轮101的外轮廓面接触,推杆106的下端垂直固定有气囊108,以此通过推杆106往复推移的方式带动气囊108锤击病患背部,推杆106位于压板105和支座104之间的部分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107,且弹簧107两端分别与压板105和支座104固
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凸轮101滚动的方式能够带动推杆106往复的推动气囊108来叩击患者背部,继而来模拟医护人员手部叩击的方式来对病患进行辅助清肺排痰,凸轮101为渐开线式,且凸轮101外轮廓面的最近点接触压板105,如此设置,便于凸轮101具有良好稳定的运动效果来带动气囊108平稳的往复锤击患者背部。
27.气囊108为空心硅胶材质,如此设置,便于气囊108在叩击患者背部时不易弄疼患者,调节组件4包括移动座401和限位杆403,移动座401与滑槽202竖直滑动配合,且支座104固定在移动座401的外侧顶部,移动座401的下部内侧沿横向开设有安装槽404,安装槽404内同轴设置有限位杆403,限位杆403靠近立板2的内端与其中一个限位孔201横向滑动配合,限位杆403另一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伸出移动座401外侧,限位杆403位于安装槽404内的部分同轴间隙配合有压簧406,压簧406远离限位孔201的外端与安装槽404固定连接,压簧406靠近限位孔201的内端固定有套环405,且套环405同轴固定在限位杆403外侧,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限位杆403与限位孔201配合的方式来锁止移动座401无法沿滑槽202滑移调节叩击组件1的位置高度,同时便于通过限位杆403脱出限位孔201的方式即可通过移动座401沿滑槽202竖向滑移来调节叩击组件1的位置高度。
28.限位杆403的外端固定有手柄402,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手持手柄402施力的方式拉动限位杆403,滑槽202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以便移动座401仅能沿滑槽202竖向滑移且滑槽202具有良好的导向纠偏设计,限位孔201在竖向上均布设置,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孔201的方式使叩击组件1具有多个不同位置高度的调整空间。
29.采用上述结构,初始时,移动座401与滑槽202竖向滑动配合,同时移动座401的限位杆403与滑槽202中的其中一个限位孔201横向滑动配合,且滑槽202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中的一种,则此时通过限位杆403与限位孔201的配合能够使移动座401无法沿滑槽202滑移,从而此时叩击组件1的位置高度被固定,使用时,使病患坐在座椅本体3上并通过调整坐在座椅本体3的位置使病患的背部叩击位置与气囊108位于同一竖向,若此时病患的背部弓下后未接触气囊108,则需要调节气囊108的位置高度以适应病患的身材高度,调节时手持手柄402外拉限位杆403脱出对应的限位孔201,保持限位杆403的外拉即可通过移动座401沿滑槽202滑移的方式带动叩击组件1下降调节自身的位置高度,直至气囊108靠近接触患者的背部后松开手柄402,若此时限位杆403恰好与其中一个限位孔201对照,则压簧406随即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限位杆403插入对照的限位孔201,以此来完成叩击组件1位置高度调节后的锁止,若此时限位杆403不与限位孔201对照,压簧406随即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限位杆403抵在滑槽202表面,此时可提动移动座401沿滑槽202上升一端距离,限位杆403在上升的过程中会与相近的限位孔201对照,压簧406会继续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限位杆403插入对照的限位孔201,以此来完成叩击组件1位置高度调节后的锁止,后使驱动电机103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驱动电机103工作带动电机轴102转动,电机轴102带动凸轮101转动,由于初始时压板105与凸轮101的最近点接触,则凸轮101转动过程中会压动压板105靠近支座104而压缩弹簧107,推杆106随即带动气囊108前推而推动患者背部,而当凸轮101转动至最远点经过压板105后,凸轮101无法继续带动气囊108前推,弹簧107会通过释放自身的压缩状态而带动压板105实时接触凸轮101,此过程中压板105随即带动推杆106及气囊108后移回位,如此通过凸轮101滚动的方式能够带动推杆106往复的推动气囊108来叩击患者背部,继而来模拟医护人员手部叩击的方式来对病患进行辅助清肺排痰,操
作方式简单易实现且省时省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了清肺排痰效果,同时由于限位孔201的数量为多个,则通过移动座401沿滑槽202竖向滑移并通过限位杆403分别与不同的限位孔201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对叩击组件1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以此能够供不同身材高度的病人坐在座椅本体3上使用,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范围,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