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过程为将熔融的原料利用压力注进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成品件。在取出成品时涉及到模具的开闭,现有的模具一般通过液压缸等设备将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分离,在汽车脚垫等大型产品中,模具体积大,单个液压缸的力量难以撑开模具,因此需要设置多个液压缸协同工作,各液压缸一般采用单向节流阀单独调节进油量来实现同步动作,由于大型模具重量大,同步动作的调试难度较大,并且不同的模具重量分布不尽相同,因此更换模具后则需要对每个液压缸重新进行调试,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多个液压缸且同步性好,稳定性高的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站、液压缸、托举板、导向柱、同步板、同步阀,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模站上,液压缸设有多个,每个液压缸上对应设有一托举板,所述托举板上方对应上模位置,通过液压缸抬升托举板以带动上模与下模分离,所述导向柱上端连接托举板,导向柱设有多个,各导向柱下端连接于一同步板,所述同步阀连接各液压缸并对各液压缸供给液压动力,使各液压缸同步工作。
5.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固定安装于模站上,导套设有若干个并对应各导向柱,一导向柱于一导套内穿过。
6.进一步的,一液压缸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柱,一托举板由一液压缸及两侧对应的导向柱连接托举。
7.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板侧边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液压缸位于让位缺口内,该液压缸两侧的导向柱分别连接于同步板在让位缺口两侧的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杆,所述托举板上侧设有托槽,托槽位置与托杆位置相对应。
9.进一步的,上模一侧边设有两根托杆,托举板上设有与托杆位置对应的两个托槽。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通过同步阀保证了各液压缸的同步动作,通过导向柱保证了托举板升降动作的稳定性,各导向柱通过同步板连接以实现同步动作,从多个角度保障各托举板升降动作的同步性,保证准确合模,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主视示意图(合模状态)。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侧视示意图(合模状态)。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主视示意图(开模状态)。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同步板及导向柱布局示意图。
15.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模具、11.上模、12.下模、13.托杆、2.模站、3.液压缸、4.托举板、41.托槽、5.导向柱、6.导套、7.同步板、71.让位缺口、8.同步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7.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包括模具1、模站2、液压缸3、托举板4、导向柱5、导套6、同步板7、同步阀8。
18.模具1包括上模11、下模12,下模12设于模站2上,上模11放置于下模12上方。
19.液压缸3安装于模站2上,液压缸3设有多个,每个液压缸3上对应设有一托举板4,所述托举板4上方对应上模11位置,上模11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杆13,所述托举板4上侧设有托槽41,托槽41位置与托杆13位置相对应,上模11一侧边设有两根托杆13,托举板4上设有与托杆13位置对应的两个托槽41。
20.通过液压缸3抬升托举板4以带动上模11与下模12分离,所述导向柱5上端连接托举板4,导向柱5设有多个,各导向柱5下端连接于一同步板7,同步板7侧边设有让位缺口71,所述液压缸3位于让位缺口71内,该液压缸3两侧的导向柱5分别连接于同步板7在让位缺口71两侧的位置。所述导套6固定安装于模站2上,导套6设有若干个并对应各导向柱5,一导向柱5于一导套6内穿过。一液压缸3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柱5,一托举板4由一液压缸3及两侧对应的导向柱5连接托举。所述同步阀8连接各液压缸3并对各液压缸3供给液压动力,使各液压缸3同步工作。
21.该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22.开模动作:液压油通过同步阀8后进入各液压缸3内(本实施例为两组液压缸3),两组液压缸3同步伸出动作,使两块托举板4向上升至托杆13置于托槽41内,继续上升将上模11抬升并与下模12分离而完成开模动作;合模动作:液压缸3的液压油通过同步阀8回流,两组液压缸3同步收缩动作,使托举板4下降并带动上模11下降至放置于下模12上,完成合模动作。
23.在开模与合模动作过程中,由于各液压缸3通过了同步阀8进行协调,因此各液压缸3可实现较好的同步动作,一液压缸3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柱5,可保证托举板4抬升的竖向稳定性,所有的导向柱5下端连接一同步板7,因此各导向柱5同步升降,进而从多重角度保证了各托举板4的同步上升与下降,上模11下降后可准确的对应下模12位置,可靠性高。
24.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站、液压缸、托举板、导向柱、同步板、同步阀,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模站上,液压缸设有多个,每个液压缸上对应设有一托举板,所述托举板上方对应上模位置,通过液压缸抬升托举板以带动上模与下模分离,所述导向柱上端连接托举板,导向柱设有多个,各导向柱下端连接于一同步板,所述同步阀连接各液压缸并对各液压缸供给液压动力,使各液压缸同步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固定安装于模站上,导套设有若干个并对应各导向柱,一导向柱于一导套内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液压缸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柱,一托举板由一液压缸及两侧对应的导向柱连接托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侧边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液压缸位于让位缺口内,该液压缸两侧的导向柱分别连接于同步板在让位缺口两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杆,所述托举板上侧设有托槽,托槽位置与托杆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一侧边设有两根托杆,托举板上设有与托杆位置对应的两个托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开合模装置。包括模具、模站、液压缸、托举板、导向柱、同步板、同步阀,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模站上,液压缸上对应设有一托举板,所述托举板上方对应上模位置,通过液压缸抬升托举板以带动上模与下模分离,所述导向柱上端连接托举板,导向柱设有多个,各导向柱下端连接于一同步板,所述同步阀连接各液压缸并对各液压缸供给液压动力,使各液压缸同步工作。通过同步阀保证了各液压缸的同步动作,通过导向柱保证了托举板升降动作的稳定性,各导向柱通过同步板连接以实现同步动作,从多个角度保障各托举板升降动作的同步性,保证准确合模,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苏义阳 潘文祥 田园春 陈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市凯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