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重工业的逐渐发展,钢材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在钢材储放过程中,表面容易产生锈迹和氧化皮,所以钢材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打磨,以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层,现在钢材在进行表面处理时,主要采用硬质合金刀粒或砂轮来除去钢材表面的锈迹和氧化皮,该种加工方式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方便快捷地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层,成本低、效率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以及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板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钢丝辊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钢丝辊组连接。
6.其中,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钢丝辊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可转动连接。
7.其中,所述钢丝辊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钢丝辊以及第二钢丝辊,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钢丝辊的两端以及第二钢丝辊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
8.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三转轴上均固定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为圆状,所述传动件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9.其中,所述传动件的边沿处均设置有环形卡槽,三个传动件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
1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边沿处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均活动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底部均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11.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把手以及螺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
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二螺孔,所述螺柱连接所述第一螺孔以及所述第二螺孔,所述调节把手与所述螺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12.其中,所述第一支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柱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支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柱均设置有4条。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活动板可通过调节组件沿第一支柱上下移动,使用时根据待打磨钢材的厚度调节活动板的位置,使得待打磨产品的表面与钢丝辊组的输出端接触,驱动电机驱动钢丝辊组工作,对待打磨产品进行加工,加工过程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6.附图标记分别为:1、底座,2、第一固定板,3、活动板,4、第一支柱,5、调节组件,6、驱动电机,7、钢丝辊组,8、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一钢丝辊,13、第二钢丝辊,14、第二支柱,15、第二固定板,16、调节把手,17、螺柱,18、传动带,19、传动件,20、环形卡槽,21、第三转轴,2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18.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座1、第一固定板2以及活动板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柱4,所述第一支柱4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连接,所述活动板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板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柱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板3高度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与所述活动板3连接,所述活动板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活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钢丝辊组7,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钢丝辊组7连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活动板3可通过调节组件5沿第一支柱4上下移动,使用时根据待打磨钢材的厚度调节活动板3的位置,使得待打磨产品的表面与钢丝辊组7的输出端接触,驱动电机6驱动钢丝辊组7工作,对待打磨产品进行加工,加工过程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灵活性高。
19.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活动板3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所述钢丝辊组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可转动连接。
20.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钢丝辊组7包括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一钢丝辊12以及第二钢丝辊13,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钢丝辊12的两端以及第二钢丝辊13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转轴11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
21.具体地,上述设置的稳定性强,同时设置第一钢丝辊12以及第二钢丝辊13使得钢
材的氧化层打磨效果更好。
22.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1以及所述第三转轴21上均固定有传动件19,所述传动件19为圆状,所述传动件19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23.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传动件19的边沿处均设置有环形卡槽20,三个传动件19通过传动带1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18与所述环形卡槽20卡接。
24.具体地,使用时采用传动带将三个传动件连接,传动带18设置于环形卡槽20内,传动的稳定性强,驱动电机6带动第三转轴21转动,通过传动件以及传动带18传动使得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同步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钢丝辊12以及第二钢丝辊13工作。
25.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边沿处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均活动设置有第二支柱14,所述第二支柱14的底部均与所述活动板3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支柱1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板1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5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15,所述调节组件5用于调节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第一固定板2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15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调节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即调节底座1与活动板3之间的距离,上述设置在调节时稳定、快捷。
26.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把手16以及螺柱17,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板15上贯穿有第二螺孔,所述螺柱17连接所述第一螺孔以及所述第二螺孔,所述调节把手16与所述螺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地,转动调节把手16,使螺柱17转入第一螺孔中,缩短了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反向转动调节把手16,使螺柱17旋出第一螺孔,增加了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上述设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加工效率。
27.本实例所述的一种钢材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所述第一支柱4以及所述第二支柱14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支柱4以及所述第二支柱14均设置有4条。具体地,上述设置的稳定性强。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